第64章唐布拉的养蜂人
马志杰迎着成群飞舞的蜜蜂来到养蜂人住的帐篷前,看到一男一女正在忙碌着.
男的戴着养蜂人常戴的纱帽,正在蜂房前忙碌着,看似是把蜂房打开,把一页页蜂房取下来看着。
马志杰猜测他在看那些蜂蜜是否封盖。如果封盖,那就是熟蜜了。
当然,也有可能猜错了,毕竟养蜂是技术活,也可能是在看蜂王的情况,或者蜂王浆的情况。
女人在距离蜂房不远的地方点着一堆湿柴,引起一股子烟来。
这是打算驱蜂摇蜜吗?
马志杰走到跟前,有蜜蜂围着他转,甚至爬到他的衣服上头发上,他并没有去驱赶,因为他知道,万一引起蜜蜂的误会,群起而攻之,他可没有养蜂人的免疫力。
马志杰曾经在部队里的时候,有战友家里养蜂,某天在营房后面发现一坨野蜂,应该是蜂王带着分出来的,在木桩上一大团蜜蜂嗡嗡叫,那个战友找了个纸箱子,用手捧着就把那些蜜蜂一捧一捧的装进了箱子里,然后找到了蜂王也放了进去。
大家都很惊奇,那位战友却说在家里习惯了,反正偶尔蛰两下也没事,通常情况下只要不有剧烈的动作引起蜜蜂的误会,这些小家伙是不会攻击的。
“老板,蜂蜜卖不卖?”马志杰习惯性的用疆味倒装句问着。
虽然《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里说养蜂女来到了那拉提,但其实伊犁蜂蜜最出名的是两个地方的,一个是昭苏,因为那里有百万亩油菜花和各种山花的草原;一个是尼勒克,因为这里是中国黑蜂的故乡,有着最纯正的中国黑蜂种群。
两个地方的蜂蜜马志杰都吃过。昭苏的蜂蜜闻着香,主要是蜂蜜的甜香和山花的清香。
尼勒克的蜂蜜看着颜色略深,不过不是黑的那种深,而是糖色的深。
尼勒克这边的蜂蜜味道略有点儿酸,至于哪个好,那就看各人喜好的。
有一段时间黑蜂蜜非常流行,游客喜欢买,价格曾经炒到了一百八一公斤,这如果放内地来说不算啥,九十块钱一斤,而且是山花蜜,挺值的。
但对于本地人来说,这就是天价了,大家吃蜂蜜是从十块钱一公斤吃起的,慢慢涨价,那也是十五,二十,三十,四十,到现在六十七十块钱的,差不多到顶了。
一下子跑到一百八,大家就不吃这边的蜂蜜,而是去吃昭苏或其他草原的蜜了。
而且有人看着有利可图,就开始造假,甚至有人说黑蜂产的蜜,那就是黑色的啊!
真就染色出来了黑色的蜂蜜,还真有就人相信。
那几年过去,蜂蜜价又慢慢回归了正常。马志杰知道,通常在蜂房这里买,价格就在六十和一百之间,如果再过半个月去昭苏,大量的油菜花蜜下来,价格还能便宜一些。
“你要多少?”养蜂人抬头问道。
这是个四十多岁的哈萨克族人,他的普通话说的还不错。
“二十五公斤,有吗?”
“不够,要摇一下。能等吗?”养蜂的问道。
“可以,多少钱一公斤?”
“六十。你要的多嘛,就便宜些。”养蜂人很实在。
这个价格的确不错。马志杰看着山坡上那些野花,点头答应了。
养蜂人开始拿工具,准备摇蜜。
女人则去了帐篷,出来的时候拿着一串用绳子绑起来的塑料瓶子。这些瓶子都是盛蜂蜜的,黄盖,透明瓶身。
“几公斤装?”女人问道。
李龙想了想几个女孩要的数量,说道:
“一公斤装的吧,我们几个人要,好分。”
养蜂人拿来摇桶,装好中间的摇架,然后从峰箱里取出一页蜂房,用划把封盖划开,卡在摇架上,再取过一页蜂房同样操作,卡好后,开始摇动起来。
蜂蜜在离心的作用下被从蜂房里甩出来流进了桶里,有一两只蜂蜜闻着味儿飞了过来,其中一只被摇架打了一下,落进了蜂蜜桶里。
马志杰替那只蜜蜂惋惜,不过很快就被摇架上源源不断流下来的蜂蜜吸引。
花蜜的香气渐渐浓了起来,不过并没有太多的蜜蜂飞过来,这倒是让马志杰有些意外。
原本帐篷里有不到十公斤的蜂蜜,女人把这些蜂蜜慢慢倒进了瓶子里,盖好。剩下的十多公斤蜂蜜是要摇起来的,这也需要挺长的时间。
马志杰用手机给顾蔓她们发了信息,让她们耐心等等,如果等不及,可以到汽车里休息。
顾蔓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马志杰便举起手机,拍起了摇蜜的过程,他打算后面剪辑一下发到网上去,也算是今天的任务了。
快一个小时之后,马志杰提着两个用胶带捆好的纸箱子离开了蜂房,回到了山坡上,这时候这里并没有女孩的身影。马志杰往车那里走过去,然后就看到几个女孩正在河边上捡着石头玩着水,旁边有两个男人。
马志杰以为也是过来旅游的,便没管那么多,他先把蜂蜜放进了车里,往背包里补充了几瓶水后,关上车门往水边走去。
“小妹妹,我们是也是驴友,你们有想玩的地方告诉我们,我们带你们去。你看这狗熊沟,往里面走才好玩呢,有河流冰川,还有天然湖泊,不比仙女湖差,要不要一起进去玩玩?”
“我们不去。”顾蔓的声音响了起来,“我们想独自呆着,麻烦你们能不能到其他地方去?”
原来是不受欢迎的人啊。马志杰摸了摸鼻子,往顾蔓她们那里走过去。
“来,喝水。”马志杰给几个女孩一个人递了一瓶水,然后对顾蔓说道:“晒够了没有?要不要回酒店?”
“不了,我们刚在这里玩一会儿,感觉很不错,打算在这里再玩会儿。”
“就是啊,这水边有些石头真漂亮,小马哥,你看我捡的这块石头,像不像咱们国家的地图?”
孟蕾抱着一块石头问着。
马志杰看了看感觉还真有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