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2 - 穿书后被敌国太子掳走了 - 温饵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32.32

32

府衙。

“太子殿下,勇义侯夫人向下官告状,说是沈良娣杀了她家的凤蕊姑娘,这些是证据。”

“宫中春日宴那天良娣从宫中回来,遇到了凤蕊姑娘,因凤蕊姑娘要成为太子妾室而心存妒忌用利器将人刺死,这是仵作的验尸报告,胸口确实有刺伤,身上也有多处青痕,还有人亲眼看见良娣带走了凤蕊姑娘。”京兆尹将一份份证词递交给楚尽。

楚尽翻着一沓证词,又放在了桌子上,“哦?既如此凶器呢?”

“这……并未在现场发现凶器。”

“既无物证,仅凭一个打更的话,根本不足为信,况且孤的侍卫一直跟着沈良娣,沈良娣只是递了一把伞而已。”

“胡说!就是她掳走了我的爱女,将她活活虐待死,我苦命的女儿啊,她才十六岁啊!你这个贱人!”勇义侯夫人情绪激动,想要冲上前来,被棠芝一把按住。

明明就是她狠心把凤蕊丢下,现在却又要装作一副慈母的模样,真叫人无比恶心。

“我没有。”沈知流一口否认。

“凤蕊手上拿着耳的你饰!那是锦绣阁的新品,独一无二,整个京都只有那么一对!若不是你还能有谁?”勇义侯夫人将耳坠子拿出来。

沈知流一眼就认出,那枚坠子,就是他掉的。

“那日我见凤蕊姑娘孤身在大雨中,于心不忍,想邀请她上车而已,耳坠子只是碰巧在那时掉了。”沈知流朝勇义侯夫人解释着。

勇义侯夫人根本不听这样的解释,一口咬定了就是沈知流杀了凤蕊,“你在狡辩!你就是见我们家凤蕊要给太子殿下做妾,心怀不满,才会下此狠手!”

“我……我为什么要有不满,送妾是你的,拒绝的是长公主,从头到尾我未说过一句,你却要将这样的罪名按在我身上,再说太子殿下从未说过要纳妾,凤蕊姑娘最终也没有成为太子妾室,她对我有何威胁?”沈知流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被冠上杀人犯的名声,更是万万没想到的,所以才极力地辩解。

然而勇义侯夫人却是气得要死,“凤蕊浑身上下还有被打的痕迹,妾身知道沈良娣身边的奴婢会武功,那样的伤痕绝对是她造成的。”

说他可以,但是沈知流绝对不允许有人污蔑他身边的的人,尤其是棠芝。

沈知流也气急,难得变得硬气起来,“我倒想问问侯夫人,为什么那日下着那么大雨,你却将一个弱女子都在雨中。”

侯夫人眼神有些闪躲,“蕊儿嫌车内太闷想要透气才下车的。”

沈知流继续问道:“身为侯府小姐,身边一个下人都没有带,甚至连伞都没有,又是为何?”

“我在和你说杀人的事,你扯那么多做什么?你想抵赖?”

“侯夫人口口声声说凤蕊姑娘是您的爱女,既是爱女为何要这样对待她?大人,那日我确确实实在凤蕊姑娘的手腕上看见了青青紫紫的伤痕,并不是一日就能形成的,定是被人长期虐待,一个虐待子女的母亲说的话岂能当真?”

“你是信不过仵作的验证吗?”京兆尹面上挂不住。

“新伤与旧伤是不一样的,可尸检单上并没有说明是新伤还是旧伤,那我是不是有理由怀疑尸检单的真伪?”或者他身后站着楚尽,让他十分地有底气。

楚尽扯了扯沈知流的衣袖,沈知流领会他的意思,不再多言。

“既然侯夫人觉得仵作证词是真的,而孤的爱妃却认定不是,不如重新验一次吧。”楚尽睨了一眼,淡淡道。

“不行!”侯夫人直接拒绝。

京兆尹的脸色看上去也是十分地难看。

“为何不行?”楚尽淡淡道。

“凤蕊是女子,名节何其重要,能容忍验一次已经是我最大的让步,岂能再验一次!”勇义侯夫人极力反对。

两方争执不下,京兆尹想要从中调解,“太子殿下,仵作验尸,是下官亲自监督的,不会有错。”

“这么说来,错的就是孤的爱妃了?”楚尽反问道。

“下官不敢,只是太子殿下和侯夫人各执一词,又都有目击证人……”

“那不是更要再验一验嘛,尸体是最好的证据”楚尽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孤只是想再验一验而已,为何你们千方百计地想要制止?只要验一次,可以解答爱妃的疑惑,还能让侯夫人的爱女沉冤得雪,岂不是一举两得?”

侯夫人汗颜,京兆尹也有点不安。

如果验了就全完了。

就在此时,勇义侯府的小人来报,“夫人夫人!家里出事了,灵堂被烧了,凤蕊小姐的尸身没有保全!”

“什么?”侯夫人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像是没有预料到一般,但眼光里又有一丝丝不容他人所见的喜色。

在场的人都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话,就无法从尸体身上得到讯息了。

“呵,”楚尽冷声一笑,“才刚说到要掩饰,尸体就被烧了,夫人,这也太巧了吧。”

“大人,我是真不只此事啊,求大人做主啊。”侯夫人噗通一声跪下,成词恳切,“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在狡辩。”

京兆尹看了看楚尽的脸色踟蹰不决。

同太子杠上不是什么好事情,可又不能违抗上面的旨意。

“陛下有旨——”陛下身边的公公前来宣旨。

“陛下有旨,请太子殿下与沈良娣入宫觐见,这件事交给大理寺卿全权负责。”

“公公,这件事……”京兆尹没想到陛下会横插一脚,大惊失色。

勇义侯夫人抢先一步道:“谢陛下恩典,陛下一定要还爱女清白啊。”

她低着头,没有人注意到她隐在眼底的精光。

一路上沈知流都惴惴不安,生怕陛下为了息事宁人而直接将他处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