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嫡女解语 - 春温一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嫡女解语 >

☆、第6章

“那可不成!”一个苍老豪迈的男子声音远远传来,清晰传入众人耳中,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一队精壮骑兵疾风般驰来,为首之人是位满头白发的老者,他勒住马头,哈哈大笑,“岳指挥使,你要带走张,那可不成!我沈迈不答应!”

岳霆微微皱眉,这还没到泽山呢,怎么沈迈竟会在此?自己为追无忌而来,所带这只人马虽然精干,人数却不多,却是不宜动手。况且此地属宁州,若真是动起手来,自己未免担个“越界捕贼”“好大喜功”的虚名,颇为不值。当下只客客气气拱手为礼,却不答话。

张沉着脸,也不看岳霆,也不看沈迈,沈迈眉开眼笑叫“阿”,张装作没听见,他凑近解语,低低声音说道“让他们两边打起来,咱们趁机偷跑。”解语白了他一眼,跑得掉吗?沈迈人没到,声音先到,那副红光满面老当益壮的模样,能容你轻轻松松跑了?岳霆年纪虽不大,也是赫赫扬扬的正三品指挥使,岂是好糊弄的?他如果真是奉了父命,一门心思要捉弟弟回家……

岳霆,张,姓氏虽然不同,名字却有相似之处,细看长相,也隐约有相像的地方;不过一个是威风凛凛、年轻俊朗的军官,一个是不修边幅、满脸胡子的盗匪,他们二人若真是出自同一父亲,还真有点匪夷所思。

解语朗声说道,“岳指挥使本为缉拿盗贼而来,张如今已洗清罪名,并非疑犯,如此一来,公事已了;至于私事么,”解语顿了顿,迎着岳霆的目光,笑道“张要送我回京师。待回到京师后,靖宁侯府在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定能寻到。”你不是让张回家吗,好啊,那总要先回京城。

张黑了脸,他才不回靖宁侯府!想要说些什么,看看解语笑意盈盈的小脸,算了,先不说。岳霆瞅瞅张,忖度下形势,微笑道“如此甚好。无忌,你到了京城后,可要回趟乌衣巷。”靖阳侯府坐落在京城最繁华地段,京城人称“乌衣巷”。

张抬头望天,只不理他。沈迈在旁笑道“回什么京城,回什么乌衣巷,阿,你便跟我在这山中为王,天不收地不管,何等逍遥自在!”张依旧抬头望天,不作理会。

岳霆一向也拿这别扭弟弟没什么法子,且因父亲溺爱,不敢深管,当下也只有长叹一声,一一作别众人,带领卫所兵士疾驰而去。沈迈大悦,“阿,他走了,快,跟我回罢,咱们可不去什么京城,去什么乌衣巷。”他可是松了一口气,这回总算能把张捉到手了。

张和解语对视一眼,沉默不语。沈迈喝道“这女娃!你是什么人,阿为何要陪你去京城?”解语不慌不忙笑道“我雇的一个保镖罢了。沈老英雄若能派人送我出泽山,张我便双手奉上。”沈迈闻言笑成了一朵花,“这有何难!我命人送你便是。”

解语、张随同沈迈一行人奔赴泽山。路上歇息时,张跟解语说着悄悄话,“咱们偷偷跑掉吧。”解语在他耳边低语,“咱们两人一起,跑不了的。不如让他先送我走,你估摸着我已离开泽山,再偷跑出来寻我。”张听着有理,便答应了,又交待“你出了泽山定要等我。你都拉过我的手了。”

解语虽不明白出了泽山等他和拉过他的手之间有何关系,却也不愿横生枝节,含糊应允。当晚在山寨住了一晚,次日沈迈便命人送解语离开泽山,解语坐在宽敞舒适的马车上,心中感概:真是会享受生活的土匪啊。

路上很是安稳太平,两日后便出了泽山,再往前,便是去向京城的大道了。解语对山寨的人礼貌道谢、作别后,高高兴兴上了官道。京城不远了!就快能见着亲人了!

事实证明,她高兴的太早了:张很快追了上来,二人还没说几句话,沈迈也带人追来了,怒气冲冲要把二人捉回泽山。走的时候,解语坐在马车上舒舒服服走的;回的时候,是被绑着回的。

解语瞪着同车的张:你知不知道,我老爹还在诏狱!不知道怎么吃苦呢!张歉意的看看她,那眼神仿佛在说:别怕,我总会有法子救你出去。

解语痛苦的闭上眼睛。诏狱,又称“锦衣狱”,是真真正正的人间地狱。凡进了诏狱的人,必受各种酷刑拷打逼供,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忍闻。解语这些时日慢慢适应了这具身体,慢慢有了这具身体的所有记忆,安瓒,是位疼爱子女的好父亲。这样的父亲,不该在身陷囹圄时,没有亲人陪伴相助。

解语冒着生命危险,狠命挣扎着,滚下马车。张大惊失色,也跟着滚了下来。沈迈眼尖看见了,大怒,一鞭子抽了下来,“想死?老子成全你们!”张怒目瞪着沈迈,滚到解语身上替她挡鞭子。

混乱中,解语口中的塞嘴布掉了,解语大叫“我要回京城!我爹还在诏狱!”这拎不清的山匪,你丫抓我做什么,没招你没惹你的。

沈迈的鞭子停在半空中,神情狰狞,厉声喝道“你方才说什么?再说一遍!”多少年了,又听到诏狱这两个可怕的字。

解语仰起上身,叫道“我爹爹是御史,如今在诏狱,生死不知!”御史一直是有监察性质的官员,若过于认真,极易惹上权贵,惹上祸端。

沈迈面带悲愤,沉声问道“安姑娘,十六年前诏狱中曾关过一位壮士,名唤沈越,你可知道?”

解语声音清朗,“沈越沈都事,大大的英雄豪杰,何人不知,何人不晓!”沈越,官职很小,不过是中军都督府一名都事,从七品官员,名声却很大,他曾在城门口以一人之力,连杀七十二人,其中包括他的顶头上司,包括他在军中的好友。他虽十六年前便去世了,但他的大名,连解语这样的闺阁女儿都听说过。

沈迈眼中闪过一丝狠戾,手里的鞭子又举了起来,“你如何知道沈越是英雄豪杰?”在世人眼中,沈越不过是一介武夫,不过是一介莫名其妙的武夫。好端端的他跑到城门口去杀人,被捉住后终于死在诏狱。

“因为,他没有杀过一名平民百姓!”解语朗声道,“他连杀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全是军人、差役、捕快!”在城门口那样热闹的地方,在一种失控的精神状态下,这位沈越先生,没有杀过一位平民,甚至没有伤及一位平民,真是奇迹,真是了不起。

安瓒在给她讲这件事、这个人的时候,曾满脸敬仰的提及:虽不知沈越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杀人,可他在杀红了眼睛之时,还能顾及到自己所杀之人是否是平民。这样的男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称得上是英雄豪杰。可惜,下场很惨。若真是被当场格杀也算了,偏偏是被生擒活捉,在诏狱被活活折磨了数月,才死去。

沈迈仰天痛哭,老泪纵横,“大哥!总算是有人明白你!”大哥说过,冤有头,债有主,不能牵连不相干的人。总算有人知道,沈越虽爆怒之下连杀七十二人,但这七十二人没有一位是平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