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小年 - 重生之山青水秀 - 寂寞佛跳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四章 小年

形式一天天白热化,镇上倒是天高皇帝远,不见什么太大的危机。老百姓的心里,只要不惹到自己家门口,那就只当是瞧个热闹罢了。

文家的生意又一次进入火爆状态!

火锅,即使在新新世纪,那也是可以爆棚的一种美食系列!

现世的火锅花色纷呈,百锅千味。著名的如广东的海鲜火锅,食而不腻,味美无穷;重庆的毛肚火锅,麻辣醇香,名扬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锅风味别致,吊人胃口。各种火锅风味别具,诱人馋涎,堪称为寒冬里的“席上春风”,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更遑论在古代,这个寡淡的时期,上一份即使是花样单调的火锅,围炉而坐,侃侃而谈,恁的是快意逍遥,温暖如春!

把生意做到爆棚,乃是文玉的最佳期望值,现在,做到了!

预定火锅的客人排的满满的,经常安置不下,文玉对兴奋地搓手的老爹强调:“开了春,必须扩大店面!”

人多,店铺拥挤,就两间卧室,住的也太逼仄了些。天儿冷,伸不出手来,等着春暖花开吧!再买下个大大的院子,多几间住房,既然张惠说自己是个大姑娘了,得单独住一间才好。

进了腊月,新年就不远了。那一场皇家秘辛在民间流传的尽人皆知,慢慢的竟平静了下来,没有人知道追捕出什么结果来了,只在酒余饭后,会生出几分猜测与推断。

这就像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段时期。又或者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人人欢欣鼓舞,小年儿要到了!

文强计划在腊月二十三停业,直至正月十五。这么一大段时间,可都叫做过年。文老爷子和文忠文柱也已经打好包裹。打算在二十三赶回文家村去。文氏商量大家到二十九回去,初三回来,顺便带着姥娘,她也要回家祭拜姥爷的。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辛劳了一年的汉子们停工的停工。归家的归家,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文玉只记得过小年是要洒扫门庭的,待看到姥娘和文氏在灶房打火烧、做灶糖,非常讶异。

“今儿好容易停业歇歇,为什么非要在今天做灶糖?”文玉不耻下问,灶糖,这不就是那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吗?

姥娘手不停,眼睛却看向了文玉:“乖娃儿。你娘没给你讲过祭灶的故事吗?”

“没有啊!姥娘你讲讲!”文玉一听还有故事,兴致就来了。要不人说。“家有一老,犹有一宝”呢?这什么事,都能给你讲出个寅午丑末来!

“传说啊,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老夫妇,仅有一个儿子,两人把儿子看的像眼珠子一样,十分疼爱。但是家中实在贫困,最后连饭都吃不饱了,儿子是个孝顺的,要到煤矿去挖煤,赡养老人。这煤啊,听说可以烧,老贵老贵的了!老夫妇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痛让儿子去了。”姥娘叹口气,这穷困的日子,都过过啊!

“儿子走了一年,都没回来过,两个老人想孩子啊!这天,老太婆嘱咐老汉到煤矿去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着脚丫子走路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的非常好。”

“聊天的时候啊,老汉听说这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专门来矿上收一百名矿工的性命的。老汉心里那个急啊,跪在地上,乞求光脚片一定要留下自己的儿子。”

“那老汉的儿子,活了没?”早早放了假的文乐也溜进来分享故事了。

“自然是答应了!”姥娘看看一双外孙,都睁着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听得入迷,不由笑了,随手递一块儿灶糖到文乐口中,继续讲:“光脚片是个讲义气的,答应了老汉的请求,并且还叮嘱他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装作害病,他儿子孝顺,自然要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矿井。果然,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幸存的儿子领回到家里。”

“那――跟灶糖有什么――关系呢?”文乐的嘴巴被灶糖沾的张不开,含混的问。

“呵呵!”姥娘看到外孙子的样子,心情很好:“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就对老伴说了这件事。他以为家里没有人,说说没什么要紧的。”

“那,是被别人偷听到了?”文乐很紧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