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健康的韭康(13:00) - 重生之山青水秀 - 寂寞佛跳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五章健康的韭康(13:00)

二更送到,求票呢亲!

四个人都围拢来看,那一畦韭菜,可不是健健康康的,长的旺盛着呢,没有一丁点儿被侵蚀过的痕迹。

大丫惊异的问:“你家这韭菜,为啥长能长三茬儿?还这么瓷实?”

文玉把手指竖到嘴边,“嘘”了一声:“别问,等以后告诉你,以后啊,咱就多种这些韭菜,等着一茬一茬儿的卖钱吧!”

二丫舀了小镰刀,“唰唰”的收割韭菜,满眼冒着小星星:“俺可有几年没吃过这金贵菜了,怎么做,文玉还得教教我!”

“没问题,一会儿咱俩调馅子,现在,得先发上面,鸡场和作坊都说今儿收工,咱改善一下生活,包顿儿三鲜馅儿的饺子!”文玉越发涨了精神,看着菜畦的韭菜喜欢的不得了。

三丫早就把小瑶瑶接过去,黑子推来了小车,两个大的,一个小的,就在院子里转着圈的玩儿。

大丫手脚麻利的用温水发了面,盖了布饧着。

这边儿,二丫正在文玉的指挥下,把猪肉剁碎、韭菜切小段段、还泡发了这两天三个孩子钻林子采来的黑木耳,和镇子上淘来的小粒儿海米,全部切小丁。

把切好的猪肉、韭菜、木耳和海米放在菜盆里加入调味料,油、食盐、酱油、自制的味精,搅拌均匀,凑到鼻子上一闻。那滋味,怎一个鲜香得了!

把馅子略微放置一会儿,入入味儿,就可以开始包饺子了。

三个女孩儿围坐一起。有说有笑的,大丫擀剂子,个个皮又薄又圆溜儿,二丫跟文玉主要负责包饺子。小手捏啊捏的,一个个,也挺好看。

“二丫姐。我会包金鱼饺,教教你不?”文玉卖弄心又起来了,笑嘻嘻的跟不擅言谈的二丫逗趣儿。

“那你教俺,俺学!”凡是跟吃食有关的,二丫的第一个反应准是“俺学!”。

于是,两个小姑娘,头抵着头。不再把包饺子当做工作,而演变成了创作的天地,金鱼饺儿,蝴蝶饺儿,元宝饺儿。还有两张面皮做成的大盒子饺儿,捏出花边儿的鱼梭子饺儿――

直到大丫实在看不下去了,舀擀面杖在案上点几下,沉浸在创作中的俩人才回过神儿来,看看躺了一案板的奇形怪状的饺子,你指指我,我指指你,“哈哈”大笑起来。

大丫扶额,摇着头:“两个好妹妹。咱不再玩了,专心包几屉正常的饺子,行不?”

两个傻兮兮的丫头这才止了笑,把艺术品挪到一边儿,专心包点儿“正常”的饺子。

许是因为要收工,大人们还没回来。饺子娇贵些,又不能提前上锅煮。

文玉等的心焦,看看一屉屉的元宝般的饺子,计上心来。

“咱试试在平底锅上做水煎饺,如何?”

水煎饺,其实和煮饺也差不多,做法就是把平锅放到火上,加底油烧热,再把包好的饺子都码放在锅上,加上水,盖上锅盖,烧至锅中的水没有了,香味散出来,开盖起锅就好了。

这里逢年过节的,吃顿水饺的时候是有的,可是,还真都没听说过这水煎饺的做法,待得揭开锅来,舀锅铲铲起煎饺来,在底部,结了一层薄薄酥酥的面皮,那叫一个香脆可口!

“咱先吃吧!先尝尝水煎饺的味道儿,等大人们回来,接着做给他们吃,爱吃水煮的话,咱再煮出来。”文玉看着天色实在是晚了,只有自己招呼大家吃点儿东西垫吧垫吧,要不然,这姐弟四人,可是不会开口说饿的,黑子娘,规矩可大着呢。

瑶瑶终于玩累了,闭了眼,美美的睡着了,大丫也把她的婴儿车推进灶房,盖了张薄布巾,天儿热了,不用担心冻到了的问题。

五个人,大大小小的,就着一盘子水煎饺,小声的交流着,你一个我一个,分食着,间或,会有个忍不住的,捂了嘴吧,低低的笑几声。

后来的事实证明,大丫姐弟真的把文家当做了自己的家一样看重,一样维护,因为,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气氛,感受到了属于“家”这个词的温暖、温馨。

就吃了一盘水煎饺,四个孩子,就坚决不肯再吃了,一定要等到大人回来才肯吃饱。

最后,决定由黑子和三丫出门去瞧瞧情况,究竟是什么事儿绊到了大人们,到这个时候还不回家?

走到大门口,就听到了姥娘的声音,回来了?

小白早飞身就跑,迎着老太太的方向,“呜呜”的轻叫。

黑子也忍不住了,叫着“娘”,向黑暗里跑。

今儿回来的,可真有点儿迟了!

姥娘挽了文玉的手,疲惫的解释:“鸡场早早的就完工了,我们寻思着,去粉条作坊里搭把手儿,才耽搁到这时候。”

“那我爹娘呢?咋还不回来?”文玉好纳闷的说,这活计,就非得要今儿做完吗?

“就没见过干活这么心急的!”姥娘晃着半白的头发,很不赞同的回答。

“你是没见啊!你爷爷一直在哪儿盯着,说是就剩下点儿尾活儿,干脆今儿收拾完,粉条作坊又不需要等晾干再用,今儿全部拾掇利落了,明儿就能开工做粉条,哎吆喂,玉丫头,你说,你爹娘还能回来吗?这个老爷子,挣钱忒迷哟!”

文玉这才明白了原委,是文老爷子急于开工做粉条,才这样赶时间,要今儿一定完工的,为的都是自家的生意,还能埋怨吗?

“姥娘,黑婶儿,你俩先吃饭,我们把水饺煮出来,给送到工地上去!”文玉怪不好意思了,都是自己兴心要回文家村盖作坊的,却没尽多少力,净是瞎跑了,爷爷那么大的年纪,还在工地上指挥着呢,自己,怎么也得到现场看看去!

大丫二丫早就开始煮饺子了,姥娘年纪大,就不做水煎饺了,煮煮,好消化些。

文玉手脚也不停,在灶台上又煎了一锅,那一边,水煮了一锅,分别盛在两个菜盆里,盖好,就要向粉条作坊里去。

“俺带着文玉去吧!”黑子娘匆匆吃了几个饺子,就要相跟着出门。

三丫跟黑子可是不让,拽了娘的衣襟,摇头晃脑的:“俺们跟着去,再带上小白,您在家歇会儿吧!”

姥娘也劝:“黑子娘,看孩子们知道疼你,快回来多吃点儿,这一天,可不轻松!”

三个小伙伴带着小白出村,向着火把通明的地界儿走去。

一个长方形的大院落,泥墙还没有干,两道大门,还躺在地面上,院子里,一溜儿平房,只有两三间的地方有围墙门窗,其余的,是敞篷?

院子里,一排排一人高的支架,垒的整齐划一,每两个支架中间,都留着两行竹F的空隙,可以稳稳的把晾晒粉条的竹F嵌进去。

文老爷子,就在灯火最明亮的敞篷下,指挥着文忠文强,似乎是在盘灶,旁边,还有几个大大的铁锅,随意的摆放在一旁,文氏,正蹲着身子打磨一只铁锅。

文玉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她曾经非常鄙弃文老爷子,认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不是一个称职的爷爷,认为他自私胆小没能耐,让自己的孩子饱受委屈,目睹儿子一家收到妻子的凌辱,却能无动于衷。

后来,老爷子慢慢的变化着,有时候,能说出口一些温情的话,令文强大为感动,文玉呢,表面上跟这个爷爷的感情也在增进,其实内心里,还是有一些隔膜存在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