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只认衣冠不认人 - 灾荒年,我让灵气复苏不过分吧 - 是小阿七呀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只认衣冠不认人

“行了行了,爹心里有数了,你快收起来吧。”

乔老大嗔怪的看向自家闺女,他也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爹,你拿着吧。”

说着乔芊就准备把金条塞她爹的手里,乔老大却伸手握住她。

“六丫啊,爹已经知道你的本事了,这些你就自己收着吧,以后家里就你做主了,我会跟你阿奶说的。”

说完就去找张老太了,两个人在角落里也不知道聊些什么,虽然这么说。

乔芊还是不打算管他们的钱,谁赚的谁就自己揣着,她才懒得管呢。

翌日,天才刚泛起一抹鱼肚白,乔家和村里的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起了身,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县里。

乔芊也赶紧掏出牙刷牙膏还有手工香皂刷牙洗脸,别问她为什么不拿洗面奶,因为她还是个孩子。

手工香皂属于比较温和的,小孩子也可以用,又可以洗头洗澡,一举三得。

家里其他人还在睡着呢,乔芊也是轻手轻脚的没有吵醒她们,等收拾好以后就跟着乔老大出门了。

来到石桥边上,发现村里人都在等着他们,就赶紧赶着马车过去,大家也只是赶了牛车过来,没有牛车的就借坐。

通往县城的道路崎岖不平,蜿蜒曲折,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出行。

在路上,偶尔会遇到一些来自其他村和梨花村的村民,这些人大多是要前往县城售卖自己的东西,换取生活所需的物品或金钱。

这路上就遇到不少背着柴火和拎着山货的人。

梨花村的人看见他们都是坐着马车牛车去县里,心里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一些有眼力见嘴甜的。

那些主动搭讪,嘴上说话又好听的,看起来不是那种阿谀奉承的,他们无一例外都借坐在了牛车上。

至于马车,梨花村的人倒是没敢想,也只是偶尔问问牛车上其他人他们的情况。

这一路上颠的乔芊都有些受不了,之前她是跟着走过来的,就觉得路不平难走,没想到坐车更难受,突然感觉古人出行真难。

一个时辰后,众人来到了县城门口,马车和牛车都是可以进城的,只不过城里只限马车和马通行。

牛车只能停在酒楼食肆的后院里给些看护费,要是停在城门口也行,让城门口的茶摊老板帮忙看着,也得给钱,只不过一个多一个少。

众人考虑了一下,就下两个人看着牛车,其他人进城买东西,这样也能省些钱。

乔老大和刘博家则是赶着马车进去,马车是到了梨花村之后乔家给刘博家的,这一路上他身为里正也是尽职尽责,为了大家。

进城费是一人三文钱,坐马车的多加两文,各自交了入城费后,约好回去时间就各走各的,去买需要的东西。

乔老大和乔芊则是先来到一个包子摊上,先吃早饭。

“老板,来五个肉包,再来两碗粟粥。”

“好嘞,您稍等。”

老板看着两个人坐着马车,却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没有说什么,麻利的打两碗粟粥,又拿了五个肉包放到他俩的桌上。

“肉包三文一个,粟粥两文一碗,一共19文,您看是现在付还是等会?”

老板面带标准式笑容看着二人,乔芊见状也没说什么就给了他19个铜板。

“谢谢客官,您慢吃。”

这里的肉包个大肉多,乔芊吃了两个,喝了碗粥,剩下的都是乔老大的。

心满意足的吃完以后,二人驾着马车离开往东市去,东市相当于于一个商业街,有布庄,钱庄,酒楼,胭脂铺等等……

这也是刚才和包子摊老板打探到的,东市就是卖一些生活用品贵重物件的。

还有一个西市是开牙行和卖些米面油盐开杂货铺之类的,还有蔬菜,肉,小摊贩居多的一个市集。

跟路人打探了一下,才找到钱氏钱庄,乔芊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就朝着钱庄去。

乔老大要控制马车,只能坐在驾车的位置上等着。

钱庄管事的一抬头看见是一小姑娘,穿着粗布麻衣还打着补丁也没太当回事,以为是来当东西的。

这时候的钱庄和当铺是一个地方,没有单独的当铺。

“小姑娘是打算当东西还是换银钱啊?”

管事的还是礼貌的问了问,也没有轻视的意思。

乔芊来到柜台前,掏出两张五百两的银票,扬唇一笑道。

“我换钱,给我换两个一百两的银锭子,四个五十两的,五个二十两的,十个十两的,再换十贯钱,剩下的都换成一两碎银子。”

管事的有些错愕的看着她,然后接过银票检查了一下,是真的,而且还是他们钱氏钱庄的印子。

掌柜的抹着额头的汗,转身叫小二给乔芊称碎银子,自己则是去拿银锭子和铜板。

心里腹诽幸好自己没有那种狗眼看人低的性格,不然可是得罪了贵客,毕竟客人拿的多他们也是有钱拿的。

管事的看见乔芊没有地方放,于是给她找了包袱装着,满脸堆笑的从柜台后走了出来。

“贵人,除去手续费之后还有九百八十两,您看看。”

乔芊拎过包袱打开扫了一眼,心里则是暗暗咋舌,好家伙,取个钱竟然还要20两的手续费。

确认数字对得上之后,乔芊拎着包袱回到马车上,还别说挺沉的拿身上也不方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