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七格格的婚事 - 娴妃传 - 燕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娴妃传 >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七格格的婚事

第二日明瑞下令,大军扎营蛮结。暂不前行。同时派了斥候,兵分几路查探军情。其中一路,便是前往北路军的方向。一旦老官屯被攻下,便可与明瑞率领的南路军,遥遥呼应形成犄角之势,逼近缅甸阿瓦。同时,作为缅境与宛顶之间的木邦也得加大防守。假如木邦被缅人重夺了去,处在缅境里头的两路大军,便会与边内断开联系。

如此一来,清军的后路可说是完全被缅人断了去。明瑞不是初次带兵的将领,只是一路走来,所到之处,缅兵皆是不敌败退。心中也不由自主生了轻敌的念头,思考时不免带上了这种情绪。如今沉下心,一番思量后,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骄兵必败,这个理儿,连个小孩子都晓得的道理,而自个竟然忽略了。

明瑞不是个一意孤行之人,相反他心思缜密,性格坚定。反复思量之后,知晓自个的作战计划充满漏洞,便重新与诸位将领商量。同时,快马传递捷报上京。

“皇上,云南传来捷报!”高无庸匆匆走进屋内,喜气洋洋的道。唉,打了这么久,终于听到了喜讯.

“是么?”弘历眼前一亮,接过高无庸递来的折子,打开一看,面上的喜色越来越盛。折子中,如实奏上了大军前行中的一应作战。尤为提到了蛮结大战中,王连与高Z二人的表现。更将其后的言论置在了折子上,字里行间充满了赞叹欣赏之意。并在折中细细分析了目前的局面,以及应对之策。

弘历边看边连连点头,于第二日在朝堂之中,加封明瑞为一等公。贵州籍藤牌兵王连与云南籍藤牌兵高Z升为游击。同时在明瑞的折子中回复,肯定了他的作战计划。并将卓一送来的秘报一同让人带了回去。

失踪已久的卓一终于递来了密信,原来缅甸目前当政的贡榜王朝,乃是个新兴强权。其现任君主孟驳是个铁腕统治者,作风强悍,兴兵黩武。今年,忠于大清的属国暹罗已被缅军所灭。主力部队开始赶回阿瓦,其中包括最厉害的象兵。另外,缅兵向西洋人采购了大量火器。这些火器,无论是换弹药的速度,还是射程,皆要厉害的多。

卓一不懂军事,他只是忠实的将自己所查探到的事情一一道来。弘历见了这份情报后,则是大惊。就待让人快马加鞭给明瑞送去。恰好接到了他的捷报与接下来的行军计划。方松了口气,同时对明瑞口中提起的那个年轻的清兵,起了好奇。只待日后,大军班师回朝时,好生接见一番。

皇上的心情一好,宫里的气氛当然也是不见先前的紧张。宫妃们也是将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期盼能得到皇上青睐。而将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的景娴,只要她们做得不要过分,没有逾矩,她不会管得太多。

除了八月份的时候,收到小儿子一封家书后,便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消息。多少个午夜梦回,景娴都从梦中惊醒,醒来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而白天,她还得处理诸多宫务。

短短的几个月,就瘦了许多,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冷冽。只要轻轻一扫,后妃们皆不由心生凛冽,而不敢造次。

见着她这般模样,弘历不由自主的感到微微心疼。他明白对反过的心结所在,更是让下面的人加紧查探儿子的行踪。夫妻二人从最初发现儿子离家时的怒火,到了如今只剩下浓浓的担忧。

“景娴,你看看。”弘历笑着拿来一本册子,递给她。不解的瞅了一眼皇上,接过来打开一看,原是满洲八旗勋贵之子。家世、性格、爱好,诸如之类,罗列的无比清楚。“京中所有的八旗才俊,朕都列在了里头。七儿明年可就要十六了。再不寻个合适的额驸,可就来不及了。

关系到女儿日后的幸福,景娴当然看得仔细。从这里也能看出,皇上的心思。里头列着的,皆是家世简单,人品不错,凭着自个的能力谋得差事的年轻男子。而傅恒的儿子,福康安赫然在列。这孩子,景娴认得。是个很努力的孩子,人品也是不错的。倘若他不是傅恒的儿子,倒真的不乏是个好人选。

“海兰察是谁?臣妾怎么从未听说呀?”景娴虽不然不过问朝堂之事,但平日里进宫请安的命妇们,都会谈及这些的。且在京中八旗的公子哥,也就那么些。听得多了,也就晓得了。但这个海兰察,她还真的是陌生的很那。

弘历微微一笑,道,“就你那点子圈子,能识得多少人。朕手里的好男儿多呢。这些个只是其中的一些。”神色中颇有些得意。

“是啊,臣妾身边左右不过是些奴才,外人也就是请安的命妇之类。哪及得您阅历宽广啊!”酸溜溜的瞅了一眼洋洋自得的男人,但她的眼神,却是柔和而又深情。弘历很是喜欢她的这种眼神,每次见着,心里便会一软,暖融融的窝心不已。

笑着在她身边坐下,指着海兰察的名字道,“他不到二十时,便凭着军功图形紫光阁。朕从未听说过任何有关他不好的流言。因着一心为国效力,到如今还未娶妻。”说到最后,弘历不仅有些唏嘘。“而且,未有妾侍通房。”

听着这个,景娴眼前一亮,随后含着淡淡笑容斜斜瞥了眼他,与人家相比,你也不晓得脸红。暗自腹诽了一阵,道,“听着倒是个好的,可惜年纪大了些。”

“年纪大些疼人!”弘历赶紧的来了这么一句。迎着景娴投过来的狐疑目光,淡定道,“朕将他放在这里,就是看重他人品好,又无家世所累,非常不错。”

“皇上,臣妾晓得这些个将军为咱大清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倘若七儿是个正常的孩子,即便远嫁蒙古,臣妾也无半点怨言。可是,您晓得,晓得,七儿她,她,”漆黑清澈的双眸,慢慢湿润些许,她不忍说出后头的话。

暗叹一声,就知道,她是个心思玲珑的女子。断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然而这海兰察十五岁开始从军,算到如今,他在京中待的时日统共加起来来不足两年。又没有父母长辈替他张罗,终身大事便就这么耽搁下来了。且做御前侍卫那会儿,又曾多次救驾。弘历实在是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历代君王喜欢某个臣子,除了加官进爵之外,往往便会嫁个女儿出去。

“八格格与九格格也就比七儿小个一二岁,为何?”言语里头,虽含着淡淡不满,但说话时的是语调则是拿捏的甚好,不至让对方产生反感。相处多年,她怎会不了解眼前这人的性子?

“你说,她俩的性子?合适么?”以八格格九格格的脾气,嫁了出去,不是结亲而是结仇的。自个可不想让她们两个祸害最喜欢的臣子,还是日后让她们祸害蒙古好了。

“合适,怎么不合适。臣妾想着,那海兰察估摸着就是个不爱说话的,配上个活泼的格格恰恰好!”二十七八的年岁,有身份,却还未娶亲,十有八九应是个不擅理事的。不然,但凡脑袋活络一点的,早就央人替他寻亲了。“您想啊,八格格多好的一个孩子啊,相貌漂亮不说,那性子顶顶适合做个当家主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