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玉佩
赵虎回到开封府时,天色才刚蒙蒙亮。他把看到的那两个人的相貌和听到的奇怪哭声,一一向包大人做了禀报。包大人示意赵虎先去休息,然后就和公孙先生及其他捕快一起商议此事。
经过短暂的商议,包大人决定先派人到陈家去将陈元方拿来审问,同时查一下赵虎所说的那个房间究竟有何玄机。陈元方很快被带到了,他一脸无辜的看着包大人,不知道为何要将自己叫来。
与此同时,派去查看陈家后花园那所小屋的人也回来了。他们回禀说那个小屋只是一间普通的柴房,屋中有一个地下室,进去看了之后,发现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包大人当堂审问陈元方,将正空和尚此前说过的话,一一转述给他听。陈元方听后,依然是一脸无辜的样子,极力辩称自己对于寡嫂决无伤害之心。包公审问之后,一无所获,就吩咐人将陈元方暂且收押起来,然后回到后堂和公孙先生计议此事。
公孙先生说道:“据赵捕头所说的情形来看,那个柴房内一定有蹊跷。现在查无所获,可能是昨晚赵捕头夜探陈家时被陈元方发觉,他便提前一步做了手脚。”
包大人道:“陈元方说昨日到他家的客人是其亲戚――霍松庄的霍员外,本官意欲派人到霍松庄再查探一番,公孙先生觉得可行否?”
公孙先生说:“现在我们将陈元方拿来开封府,想必霍员外也定会知晓此事,此时再派人去查访,其家必有防备。”
包大人点头说道:“公孙先生所言甚是。本官也曾虑及此处,故而未曾贸然派人前去搜查。不过,现在本官心中已有计较,既然已经打草惊蛇,不如顺水推舟……”
听了包大人所说的一番话之后,公孙先生连连点头,说道:“大人此计甚妙,照此而行,陈元方是人是鬼,很快便可知晓。”
包大人重新升堂,将陈元方和正空和尚两人一齐提审。在大堂上,二人互相指认对方是拐人的元凶,包大人一时难以判断。
略微思考之后,包公对堂下的两个人说道:“你二人既然都说自己所言属实,可敢将刚才所说的话写下来,签字画押吗?”
陈元方和正空两个人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有差役为他们拿上笔墨,两个人很快就写下了自己方才所说过的话,并签字画押。
差役呈上两人所写的内容,包大人仔细看了片刻,然后说道:“你二人全都言之凿凿,本官一时也难辩真伪,今日暂且审到此处,待本官细细思量后再行审理,退堂。”
陈家是当地的富户,陈元方也精通人情世故,故此他一到开封府,就吩咐跟着的家人为他上上下下地打点。包大人和公孙先生虽然听闻了此事,也只当做不知,并未过问。
陈元方在开封府的牢中并没有受到半点的委屈,吃的喝的全都是家人给他送来的上好饭菜,牢头狱卒对他也都相当客气,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他为“陈员外”。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赵虎赵捕头就不是这样。他似乎对陈元方特别感兴趣,有事没事总爱到陈元方所在的牢前转悠。陈家下人送上的银子,赵虎照收不误,但他似乎抱定了“贪赃不枉法”的宗旨,拿了陈家的钱,在陈元方面前依然威风凛凛,还时不时地陈元方呼来喝去。
陈元方一看到赵虎心里就打鼓。他从其他差役的口中,已经听说了赵虎近来性情有变的事情,因此每当赵虎过来时,他就格外小心。
俗话说,财去人安乐,陈元方深通此道。当赵虎再一次到他的牢门前转悠时,陈元方看看四周并没有其他的差役在,就忙伸出手来,一把拉住赵虎的胳膊,跪在牢里说道:“自来到开封府后,多承赵捕头关照,小人无以为报,现有家传玉佩一块,就此奉上,聊表谢意。”
说话之间,陈元方松开双手,解下了自己腰间的一块玉佩,递给了赵虎。
每次赵虎来牢前转悠时,陈元方都觉得他的眼睛一直盯着自己腰间所带的玉佩。这块玉佩虽说不上价值连城,但也是价值不菲,就这么送出去,陈元方着实有些心疼。只是赵虎三番五次地来他的牢前指手划脚,陈元方还真怕这个捕快会借故找他麻烦,那时不但玉佩没有了,保不齐还得皮肉受损。
算了,只要能安然无恙地出了开封府大牢,一块小小的玉佩又算得了什么。陈元方反复计议之后,终于痛下决心,决定将玉佩送给赵虎。
看到陈元方双手奉上的玉佩,赵虎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意,伸手接了过来。
这时赵家的家丁正好来给陈元方送饭,待家丁放下食物,走出监牢后,赵虎从后面跟了出来。
赵虎思量此时已经脱离了陈元方的视线范围,不用担心被他看到,于是就将这个陈家家丁一把拉住,带进了开封府的后堂……
这天傍晚,开封城外五十里处的霍松庄,庄主的书房内灯光通明,有两个人正在密谋商议着一件事情。这二人神情紧张,其中一人脸上的刀疤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出可怖的血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