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指挥使来访
听了谢承训带来的消息,赵虎更加相信了柳菲烟所说的话。想必这个指挥使近来所得的横财,应该就是他上次剿得的贼赃。
看来这指挥使还真是一个贪婪蛮横的王八蛋,为了钱财和官位,他竟然不惜把柳菲烟一家害得充军流放。赵虎一心想要惩治一下他,为那个楚楚可怜的柳菲烟讨个公道,但一时又计无所出。
赵虎知道出谋划策这种事,公孙先生最在行,于是就把自己探听得来的消息告诉了公孙先生。
听赵虎将此事叙述了一遍之后,公孙先生捋捋了胡须,沉思了片刻,说道:“这件事的内情你可曾向谢承训透露过?”
赵虎说道:“由于事关重大,我并没有告诉谢承训实情,只是说最近有人到开封府来上报,说那个指挥使的下属在城中酗酒闹事。包大人听闻他和庞太师关系甚密,为了避免与庞太师失和,因此要派人先查一下指挥使的底细。”
公孙先生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说道:“你是这样和谢承训说的?”
赵虎说道:“是的。”
公孙先生又说道:“那你可曾嘱咐过谢承训,不要将包大人查探指挥使来历这件事,告诉给其他人?”
赵虎一愣,然后说道:“这个……,谢掌柜为人精明,而且心地忠厚,我想他不会贸然将这件事告诉给别人的,因此就没有特意嘱咐。而且我怕特意嘱咐了,会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反而让谢掌柜多心。”
公孙先生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不日之内,这个指挥使必将来访。”
赵虎听公孙先生话中的意思,很明显断定谢承训会将这件事透露给指挥使。但是仔细查看,赵虎发现公孙先生的脸上反而有一丝喜悦之色,似乎并没有责怪他办事不力的意思。
赵虎一向知道公孙先生心思细密而且颇有智谋,他知道这次公孙先生应该又有了破解此案的办法。赵虎想问一问,但看到这位开封府第一师爷又换了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知道自己问了也是多问,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公孙先生入内和包大人商谈此事,包大人对于赵虎带回来的消息也很感兴趣,只是有一处不解,他问公孙先生道:“你如何断定那个指挥使一定会在近日来访?”
公孙先生说道:“据谢承训所说,这个指挥使并非是庞太师的心腹,他贪图庞太师的权力,而庞太师又贪恋他送上的金银,因此二人才会彼此结交。象指挥使这样的人,他一定不会放过任何结交高官显贵的机会。属下以为,他也很有可能早就想要交结大人您了,只是由于民间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这句话,他知道包大人清正廉洁,无欲自刚,因此才不敢贸然送上金银。这次,他听说有人到包大人这里状告他的属下酗酒闹事,横法不法,他一定会趁此机会来拜访大人,一来是为属下讲情,二来是试探一下大人喜欢什么事物,然后再想办法投大人的所好。如果他真的前来,那么后者应该才是他来的主要目的。”
包大人点了点头,说道:“公孙先生观察入微,所言甚是。”
公孙先生又道:“属下只所以断定谢承训会将大人您派人查探的事情透露给指挥使,并非是信不过谢承训的为人,而是因为赵捕头曾告诉他说大人派人查探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和庞太师冲突。谢承训会认为大人在处理这件事时也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因此即使把这种事告诉给指挥使也无妨。另外,据传那个指挥使出手大方,谢承训在商言商,他想通过这个机会结交那个指挥使,为自己的新开的珠宝生意招徕顾客也是很正常的。”
包大人听公孙先生说完,赞道:“公孙先生对于世道人心,果然是了如指掌。”
公孙先生忙拱手说道:“大人过奖了,如果这个指挥使来访,属下猜想应该就在这两日,到时我们将如何应付?属下有一个办法,只是尚未考虑周详……”
听完公孙先生所说的计策,包大人说道:“你所说的办法,本官刚才也想到了,既然我二人不谋而和,不妨就按此计行事,此次定让这个指挥使的登门拜访变成自投罗网……”
果然不出公孙先生所料,第二下午,那个指挥使就来到了开封府拜会包大人。由于他听说包大人从来不收贿赂,因此也不敢象往常拜访其他高官那样,先行送上一份厚厚的重礼。此次指挥使前来拜访包大人,只是带了两个干办亲随,轻装简从,来开封府后就投上了名贴。
包大人听说指挥使来访,就吩咐人将他带到后堂接待。
二人见面寒喧过后,分宾主落坐。包大人一改往日那种不苟言笑的作风,与指挥使攀谈之时,态度极其亲切热忱。他还在言辞之间透露出对庞太师的关心,不时地借机向指挥使询问庞太师的近况。
看到包公如此接待自己,指挥使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安定了下来。他听到包公话里话外总是会提到庞太师,似乎对于庞太师十分恭敬,心中不禁感叹世人总是喜欢以讹传讹,说什么包大人与庞太师势同水火,现在看来,这完全是无知小民的妄言而已。
指挥使暗暗思索:庞太师在朝中位高权重,而且又是皇上的岳父,也难怪包拯会对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么凭自己和庞太师的关系,想必这次一定也可以和包公结下交情,以后如果要办什么事的话,有这位朝廷大员暗中相助,一定会更加顺利。
想到此处,指挥使的脸上不禁浮上了几分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