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开张
赵虎在开封府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期间跟着包大人经历了一些案子,对于如何探查案情,获得证据,多少有了一些心得。再加上穿越之前,他对于侦探破案一类的事情也一直兴趣有加,因此,一路之上,赵虎暗暗拿定主意,回到开封府之后,就向包大人辞职,然后自立门户,做一个职业侦探。
且说赵虎和展昭二人一路赶回开封府,见过了包大人和众位同僚,展昭将他们路上遇到的事向包大人说了一遍。
包大人听后连连赞叹,说道:“想不到一路之上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不过好在你们最终能惩奸除恶,也算是不虚此行。”
公孙先生也说道:“展护卫文武全才,这些宵小奸恶之徒,又岂是你的对手。”
展昭说道:“这也多亏了赵捕头的全力相助。”
赵虎听到展昭在包大人和公孙先生面前夸自己,忙谦逊地说道:“其实这都是展护卫的功劳,赵虎只不过是按着展护卫的吩咐做的。”
包大人微微笑道:“赵捕头不必过于谦逊,此前公孙先生也常常与我提起,说赵捕头近来性情有变,不再如以往那般鲁莽,反而是变得心思细密,行事沉稳,对此老夫是深为赞同的。”
赵虎本来想要跟他说辞职的事,但是听到包大人当着大家的面夸奖自己,他一时倒难以开口。
公孙先生看到赵虎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他道:“赵捕头可是有话要说?”
赵虎心想辞职的事早晚都要说的,既然如此,不如现在就说出来吧。
于是赵虎说道:“大人,属下在开封府当差以来,得到您不遗余力的教诲和众位同僚的鼎力相助,实在是受益良多。只不过上次伤愈之后,属下自觉武功尽失,已难以胜任捕头一职,因此,现在想辞去此职务,望大人首肯。”
听到赵虎要辞职,包大人有些意外,公孙先生脸上也露出了诧异的神情。他二人虽然有心相劝,但是看到赵虎心意已决,一时倒也不知从何劝起。
展昭听到赵虎要辞职,也有些吃惊,他说道:“虎弟为何要这样做,离开开封府后,你将去往何处,还到二龙山继续做草寇吗?”
赵虎笑道:“展兄勿须担心,以小弟现在的身手,路遇打劫之人尚且不能自保,又如何能再做那劫人钱财的强盗。小弟现在武功尽失,留在开封府做捕头只会白白耗费朝廷的钱粮,日后捉拿盗贼之时也会成为大家的负累,辞职一事,是小弟一路上仔细思考之后做出的决定,并非是信口说出。”
虽然大家极力相劝,但是赵虎去意已决。包大人看赵虎决心辞职,也就不再勉强挽留。他吩咐公孙先生给赵虎送上一笔银两做为日后安家的费用。赵虎谢过了包大人之后,就回房整理行装。
这时王朝等人来约赵虎,说晚上大家在“醉仙楼”为他饯行。赵虎看到众人如此热情,不好推辞,就答应了下来。
当晚在酒席之上,有人问赵虎离开开封府之后,准备干什么。赵虎早就想好了日后的去路,只是怕众人不理解,所以一直没有说出来。此刻有人问,他也就不再隐瞒了。
赵虎对大家说他以后想做侦探。大家听到“侦探”二字,都有些不解。赵虎就对他们解释,侦探其实就是以个人的名义帮助那些遇到了麻烦的人查探和解决问题。众人以前只听说过有帮人写状书的讼师,还从未听说过有私下帮人查案的侦探。赵虎又向他们解释了一番,众人这才多少有些明白。
当晚赵虎和众人尽欢而散。第二日一早,他取出自己保存了多时的玉扳指,到谢承训所开的银楼里去换银子。谢承训一直感激赵虎曾帮他辩明冤屈,因此就以高出市价三成的价格,给他兑了银子。赵虎又回到衙门辞别了众人,然后就带着行装离开了开封城。
赵虎也曾考虑过是否留在开封城,不过他知道开封城乃是京畿重地,位于天子脚下,在此处做私家侦探,很可能会让官府误解。即使日后包大人肯出手相助,也会有诸多不便,因此他决定离开此处,另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发展。
赵虎记得和展昭一同回开封府时,曾经过一个名叫盛州的地方,那里商贾云集,人烟稠密,周边又有数不尽的好山好水,端的是一个繁华富庶、山清水秀的所在,于是,他决定到盛州落脚。
且说赵虎来到盛州之后,在城中租了一家临街的店面,又请人做了一个“赵虎查事坊”的牌匾,挂上之后,就正式开门营业了。
街上的人见新开了一家门面,都过来看热闹。他们进到店里,发现里面既不卖柴米油盐,也不卖绫罗绸缎,更不是酒家饭馆,只有一个青年男子坐在桌子后面,笑吟吟地望着大家。众人看了一会,觉得这可能是一位悬壶济世、卖药医病的郎中。
一个老人颤巍巍地走过来,坐在赵虎的对面,伸出手来,对他说道:“郎中,我近来夜不安寝,食不甘味,劳烦你给把把脉,再开两副药。”
看到这个老人把自己当成了医生,赵虎哭笑不得。他告诉大家自己开这家店是帮人查案的,并不帮人治病。那些人听到赵虎可以帮人查案,都觉得十分新奇,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查案这种事向来都是官府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