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桃源县
赵虎吩咐船夫将船摇到岸边停靠,这时,夏子陵所乘的那条船也停了过来。两人在船上见过礼后,赵虎应邀来到夏子陵的船上攀谈。
原来夏子陵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一时无法接受,就想暂时先出去散散心,等心情平复以后再说。赵虎问他为何不回他的山寨去,夏子陵苦笑了一下说道:“我手下的十几个兄弟全都被那三个车夫杀掉了,回去又有何用?以前是为了替父报仇才在山中落草为寇的,现在报仇之事自然不用再提了,我又何必再回去呢?”
赵虎说道:“那夏兄今后有何打算?”
夏子陵习惯性地眯起细长的双眼,看着远方说道:“我现在心乱如麻,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赵虎能够感觉到夏子陵现在的心情,就点了点头,不再发问。
夏子陵转过头来对赵虎说道:“不过无论如何,还是要谢谢贤弟及时提醒我,否则昨夜我将铸成大错。”
赵虎正要谦让,这时看到他的船夫正巴头巴脑地向这边看。他轻轻一笑,说道:“刚才听夏兄说你船上有好酒,可否送小弟一坛?”
赵虎说着,眼光瞥了瞥他的船夫。夏子陵顺着赵虎的目光望过去,看到了那个船夫,他爽朗地一笑,说道:“我喜欢饮酒,所以离岸之前买了几坛放在船上,既然贤弟开口,但拿无妨。”
赵虎叫他的船夫过来拿酒。那个船夫听后兴高采烈地过来拎了两坛酒回去,口中还对夏子陵千恩万谢。夏子陵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多礼。
虽然夏子陵曾委身盗贼之间,但也是事出有因,而且他为人豪爽,看来本性也不坏,因此,赵虎对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两人攀谈之时,赵虎说起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出来游玩,夏子陵也正觉得心中的郁闷无法排遣,于是决定与赵虎结伴同游。
二人乘坐小船,顺着河流一前一后地行进。约有半日光景,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桃源渡”的码头停靠。赵虎和夏子陵二人被这个渡口的名字吸引,于是离舟登岸,准备去探查一下此处是否真的象它的名字那样,是一个世外桃源。
正所谓“看景不如听景”,赵虎和夏子陵二人上岸前行,发现此处不过是在一些山野之间零零星星地种了些桃树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
二人一路走一路闲聊,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桃源县城。此时正是午饭时分,二人又走了一段远路,觉得腹中饥饿,于是就进了一家酒馆坐下。
店小二看到有客人进来,热情地上来招呼。赵虎和夏子陵二人点过酒菜,正在对酌之时,听到店外一阵喧哗。他们二人看向店外,发现一个大汉正在揪着一个十一、二岁小女孩的发辫,拖着她走路。那个小女孩顾不得疼痛,奋力挣扎,大汉就用另一只手抓住她的手臂,不让她挣脱。
旁边虽然有不少人在看热闹,但是他们全都站在一边指指点点,没有一人上前相劝。赵虎不知道这里的人为何如此冷漠,他正想把店小二叫过来问一问,却看到夏子陵早已按捺不住,站起身冲到店外。
赵虎跟着来到店外,看到那个大汉已经被夏子陵攥住了手腕,撒开了小女孩的头发,在那里龇牙咧嘴地喊痛。
刚才那个大汉的恶劣行为有些惹怒了赵虎,他并没有上前拉开夏子陵,而是站在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热闹。
那个小女孩挣脱了大汉的双手,泪汪汪地站在一边。她看到大汉杀猪一般地叫痛,十分解恨,泪汪汪的双眼中显出了几分笑意。
夏子陵伸脚把大汉踹翻在地,然后拉着小女孩的手说道:“小妹妹,你家在哪里,我带你回家。”
那个小女孩闻言摇了摇头,含了多时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小女孩一哭,倒把夏子陵弄得不知所措。
这时,那个大汉从地上爬了起来,气急败坏地说道:“她是我们家老爷买来的丫头,想要逃跑,大爷我正要抓她回去,你是谁,敢拦着大爷办事?”
这个大汉声色俱厉地对着夏子陵大叫。夏子陵一挥拳头,大汉忙双手抱头,再不敢言语,围观的众人一阵哄笑。
这时,赵虎已经从看热闹的人那里,打听到原来这个女孩是桃源县吕员外家刚买的粗使丫头,那个大汉则是吕员外家的管家。看来这是别人的家事,赵虎这才明白那些看热闹的人为什么不上前制止。
夏子陵此时也是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不依不挠地对那个大汉说道:“她虽然是你家的丫头,你也不能任意打骂,如果再有这样的事发生,被爷知道了,决不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