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月夜
从百草山庄出来太阳才刚落山,回到城里却已是天色擦黑,将贾素素姐弟俩送回到顺义巷,李艺和许靖即告辞回家。
李艺对许靖说:“这竹叶青头一回听说,头一回尝到,当真可谓世间少有的玉露琼浆!皇上闷了许久,送他一坛子高兴一下,再给我父王一坛子解解馋,你知道他老人家好酒,品评美酒佳肴是行家里手!”
李艺之父荣王,是先帝不多的几位兄弟中唯一活到现在的,从小身体孱弱,手无缚鸡之力,却独具慧根,学什么都学得极好,与先帝兄弟情谊还不错,生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李艺的郡王封爵是先帝所赐。
许靖忙道:“原该如此,福郡王想得周到!”
“今晚分明是素素那丫头不让咱们尽兴,下次去山庄,再哄她要几坛子好酒,说不定运气更好,挖到年份更久远的。今日这藏了十年的竹叶青已经如此醇美,那十五年、二十年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只怕一开坛子神仙都要跳出来了!”
李艺半认真半开玩笑:“我可先跟你说了啊:百草山庄碧竹苑里的美酒,我们大家一起发现的,见者有份,你不准独自去找她,要去我们一起去!”
“好,我记着了!”
许靖脸上露出笑容,他想到素素在竹亭子里的表现,怎么越看她越觉得像圆圆?小动作可爱又可笑,他和李艺不是傻子,总会点察颜观色,知道她心里所想,就愿意看她怎么折腾。
以前没发觉素素和圆圆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啊,三人一起说笑融洽自然的感觉,只有在宫里,圆圆在场才会这样。
素素,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之前是那样让人厌憎的性子,现在则柔善温婉让人禁不住心软生怜,难道是他以前看不透她?对她有误解?他眼睛有那么差劲么?
而永远以快乐示人、性子绵软良善得像梅花鹿一样的圆圆自残于昭华宫,令他比无惊痛,同样无法想像得到娇滴滴的圆圆会有那样的勇气和胆略,学飞蛾扑火,以性命抗争求赦贾家之“罪”!
贾家的女孩子,叫人看不懂啊!
贾素素和贾平繁牵着手转过影壁,就见家中气氛有点不寻常,院中悬挂起好几个大灯笼,右边大槐树下除了石桌石凳之外,另添加了木桌子和木椅,男女老少接辈序围坐在一起,家里没这么多人,应该是族里的亲戚们也过来了,虽不似从前逢年过节在国公府里那般欢乐喧闹,低低的说笑声却是此起彼伏,开门领着他们进来的程福喊了一嗓子:
“九小姐、七爷回来了!”
众人都转过头来看,多数人起身相迎,七嘴八知寒喧,多是问他们饿不饿,可是吃过饭了?怎这么夜才回到云云,素素答了几句,便拉着三伯母徐氏略走过一边去,好奇地问家里今夜怎这么多人?出什么事了?
徐氏先不解释,笑着说:“下晌就让程福去接你们,可他却没能进庄门,说是福郡王和许大将军刚来,要巡看药库,你自然得陪着,福郡王的侍卫守着庄门,只说等会让九姑娘随福郡王车驾回转即可,不必担心,程福只好与林伯说一句,就先回来了,不成想你们姐弟这时候才回到!来,先歇会!”
拉了素素的手牵到座位上刚坐下,就见孟氏一身簇新衣裳,海棠红的缎面着锦小夹袄,配银红洒金马面裙,头上梳着高髻,插戴珠花玉钿,一枝金钗步摇晃得素素眼花,她捧着个才添了滚水的茶壶过来,亲热地喊声九妹妹,先往徐氏茶碗里续了茶,再给素素倒一碗,笑盈盈对素素说道:
“你六哥哥在那边陪族里长辈们坐着呢,一看见你和七弟回来,就让我沏壶热烫的茶给你们喝,夜里有凉气,这一路回来吸进去不少,来,趁热喝了,驱驱寒!我给七弟倒茶去!”
“好,多谢六嫂!”
素素看着孟氏朝徐氏福了福身,扭着腰肢走开。从五里巷的小院子搬到顺义巷的大院子,这么住了几个月,没发现孟氏是这样走路的。素素不禁哑然失笑,举起帕子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细汗,过两天才到八月十五,露水是有的,坐在车里不关事,刚刚还被平繁拉着跑进来都冒汗了,不需要驱什么寒气。
“三伯母,六嫂嫂今天打扮得好漂亮啊,你许她穿红着绿了?”
素素贴靠着徐氏小小声问,徐氏说:“你三伯父的意思,家里气息太沉郁也不好,长辈们庄肃些就可以了,女孩儿们可以适当穿戴打扮,你六嫂嫂她却是……这样却又过了!算啦,今儿大家都高兴,你大嫂、二嫂和四嫂五嫂都没见怎么着,也把各自的小姑娘打扮了一下,且由她去,明日却要收敛些!”
两个亲儿媳,徐氏平日对白氏多偏心,怜惜她丧夫是一桩,白氏也是真正的贞静贤惠、勤勉懂事,相比之下孟氏比较会投巧,又懒散怕事,因而最常被敲打的就是这个小儿媳孟氏。
但今晚徐氏瞧看着孟氏的做派,不但没半点嗔怪,反而露出慈爱的笑容,眼里更是多了一丝纵容,实际上做为当家主母,徐氏今晚看着自家哪个儿孙都是这种神情。
贾家没有了功名,折损掉那么多个亲人,活着的人历经生离死别,吃苦受难,但坚持下来了,她和丈夫、兄弟同心协力,带着孩子们熬过苦冬,终将迎来和熙温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