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草稿175
今天继续讨论昨天的那个问题。
似乎就是应该放弃后方的孩子。这样才是最符合现实的。因为我们知道强势方提的条件并不会太过分。慢性死亡也至少有机会。
但是其实他们也不是很敢造成大规模伤亡。毕竟这样也会打破平衡。他们制造出来这种新式武器并不是指望其能将对方亡国,而是为了谋取利益。
然后就是关于科研的事情。如果你是在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你真的觉得你几十年走了别人上百年的路,发明出了大杀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你真的觉得你能获得和对方平起平坐的权利吗?
我记得有一个悖论,是阿基里斯追乌龟的故事,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a倍,然后每次阿基里斯跑到乌龟的上一个起点,跑了s的距离,乌龟又会往前跑a分之一s的距离,然后因为不管任何一个分数指数数列最后求和都小于一,所以这个人比乌龟快很多,也不可能超过乌龟。
通过现实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出,人肯定能追上乌龟。但是这个悖论的在人必须踩着乌龟的每一个起点的前提下是成立的。不成立的原因是最后时间越来越小,距离也是,那么其实我迈出一步就能超过乌龟,不可能踩着乌龟的小脚印。
但是在科研这方面,我们知道我们几乎是必须踩着前者的每一个脚印的。这是必然的。在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是踩着前者的脚印,其实是很难以前进的。毕竟我们本来科技创新能力就不如前者。
所以除非我们有能力跳过很多重要步骤而得到这些知识和经验,否则就是永远追不上。而且可能到某一步就是会被彻底掀桌。
然后之前设定了,这两个组织多数人口其实是作战人员。所以孩子数量直接决定了科研能力,因为科研的主力军应该是在到达服兵役年纪之前的青少年。应该有注意的规定,如果科研做出某些成就就可以免去兵役,有点类似于泡菜国。
同时前线也不是没有可能伤敌八百自损一千。这样的话就能抵消一部分损失了。所以大概率其实这两种选择的损失应该是差不多的。真的要说的话,选前线牺牲应该牺牲更大一些。
当然这是有诡辩成分的,但是确实应该是这样。不然一定会有一方不愿意。
这种情况下选前线就是会更好一点。但是前线牺牲过大还会导致出生率的降低。同时之前说了要靠新生儿填补空缺。这样的话就要补贴来支持多胎。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财政支出扩大,科研支出减少。
所以我们发现一旦陷入被动,不管选哪个都存在一定问题。所以要综合考虑以上问题,还有国民能支持在到达什么程度再动用灭世武器的民心。
现实一点来说。核武器绝不可能不永远不使用。只是可能将来人类的生存星球可能增加或者是对其后续危害能很好处理。但是这样的话核威吓就降低了。相当于它已经失去了它的属性。
那它就只是更具有杀伤力的一种武器,但是该打还是要打的。还可能会有新的武器出现形成新的威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