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 - 这个皇帝有点二 - 笙字烧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深宫

夜来迷雾醉清风,青板石街断行踪,羌笛一声远扬处,东方才见日头红。

夫差早早的起身,踏着晨露来到教场,他走了一圈,不禁舒展起筋骨,施起拳脚来。他这边武斗的正热,就见着天边飞来一只燕形风筝,夫差就奇怪了,看那方向,像是宫里人放的,可是,这天色还未大亮,谁人不好好休息,在这里放风筝。

夫差沿着风筝的放向寻去,待走到后宫,才发现放风筝的竟然是后宫宦者沈公公。沈公公见是陛下来了,急忙跪倒施礼。

夫差问道:“寡人奇怪,你这大清早的,不好好服侍皇后她们,跑到这来放风筝所为何故?”

沈公公解释道,这是他家乡的习俗,黎明前放飞一只风筝,可以为出征作战的亲人祈福。说到这里,夫差就更糊涂了,他问道:“沈公公你入宫三十多年,之前怎么没听说你有什么在世的亲人呢?”

“回陛下,老奴确实没有亲人,老奴是在为屠灵昌小主祈福,陛下您忘了?他跟老奴是同乡,当年正是老奴推选他入宫服侍陛下的。”经沈公公这么一说,夫差似乎有了些印象,好像灵昌貌似是沈公公的远方亲戚,家境贫寒,十岁就被卖入朱门做了小厮。夫差点了点头,是了,灵昌此次以军师的身份出征攻齐,可谓责任重大,但愿平安无事才好。

沈公公将风筝线剪断,那风筝随风高高的飞远了,沈公公见提到屠灵昌的时候陛下脸上萌生了一层垂涎之意,便叹息道:“要说到灵昌这个孩子,真是命苦。他们屠家曾是大吴国的名门将相之后,可惜后来没落了,屠家历经了大喜大悲之后隐居荒野,再不理朝堂之事……”沈公公正说着,原本风和日丽的晴空骤变,乌云滚滚,一声闷雷轰顶,狂风四起,飞起的沙尘击打着远飞的风筝,狂风扯断了风筝骨架,只见那风筝飘飘摆摆晃悠了一会儿,直愣愣的坠落下去。

“啊?”沈公公惊嗔,他已然忘了陛下就在身边,颤抖的惨然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也不知是何种力量在作祟,本不迷信这些旧礼的夫差也开始感到唏嘘。早朝时间一到,夫差更换新衣,惴惴不安的上朝去了。

可哪料他刚刚登上大殿,姑苏城外一阵喧哗,战马车队狼狈而归,王城之内的百姓无不惊措。

夫差问其左右:“大殿之外如此喧哗,是怎么回事?”

“回禀陛下!”殿前侍卫飞跑回来急禀道,“是刘将军的战队!”

“这么快!”夫差激动的站立起身,这么快就回了!是、是好是……坏呢?

几点秋雨滴落,夫差静静的站在凉亭上,他闭目沉思,与他表面的沉静截然相反的是他此刻额头上的青筋,暴跳蹿动,额鬓的几丝白发下垂至唇角,秋风扫地,沾在发上的草叶也吹落了。

刘承回报的皆是‘统帅被擒’‘全军撤离’这等噩耗!立时两年,整兵带队、大修邗河!本想一举伐齐,结果却是惨败!

齐国,田筹。还有,屠灵昌和王孙骆尚,落入敌军之手,生死未卜。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夫差亲挑吴国大旗,重整旗鼓,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奔向北方齐国疆土。

入夜子时,后宫。

沈公公提着灯笼,在宫里进行最后的巡查,入宫三十五年,每晚如此,他须要亲自确定了各个别院、厨房等火烛已熄,杂七杂八的细节之处都要巡查一边,宫女们侍奉主子们入睡以后,沈公公方可安心的回房歇息。

国君出征的日子沈公公唯恐宫里出状况,这一晚巡查的格外细致。此时他已经来到皇后的正殿门外,里面烛影黯摇,皇后遣退众宫女道:“你们都退下。”

“是。”宫女们细喏的应道,纷纷退出。沈公公站在殿外,看着众宫女退去,片刻功夫,皇后寝宫内烛光熄灭,一片漆黑一片死寂。

忽然一阵阴风骤起,沈公公心中莫名生起一丝恐怖,他裹紧了衣物急匆匆的离去。

皇后寝宫传来男子的声音:“英雄难过美人关,那夫差待你倒是一往情深。”

“哼,你少说这些阴阳怪气的话,我听着别扭!”红娘子冷冷的道。

“难道我说错了?夫差不但让你做了皇后,又不惜以倾国之力出征抗齐,你看他临行前那副表情了吗?是下定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呐!他会这样,还不是对你红娘子情深意重、为你报‘易牙蒸婴’之仇么。”男子的声音十分低沉诡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