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之死
次日天明,吴越两国与楚仲基所率领的田氏齐军联合,于艾陵(今山东泰安南)与齐悼公的皇室齐军展开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激战。齐悼公万万没想到田乞吴越会联合起来反咬自己,这场大战齐师几乎全军覆灭,主将国书及其以下五大夫,或者战死,或者被俘,损失革车800乘。齐悼公被杀,田乞再立其子壬,即齐简公,公元前484年,齐简公继位,从此田氏成为齐国的最大专权世家。(引自《左氏春秋》)
转头再说说吴国王城,由于连年战火不断,吴国新政以来所积蓄的国库已经严重亏损,要说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银子!战场上当兵用的兵器战车、宝马良驹,当兵吃的军粮穿戴物资,都是从老百姓手上得来的钱。国库空虚,数年战乱,消耗数不胜数的财力物资,使的百姓税收加重,苦不堪言。
这段日子,在家养病的伍子胥身体稍见起色,太医叮嘱他多多走动,对康复有好处。这一天清早,伍子胥带了两个亲随到姑苏城的市集上遛弯散心,他这一出来才彻底清楚了解到此时此刻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吴国百姓。
伍子胥起初是前庭信步、步履轻盈,而等他真正到了市井之中,看着萧条的铺坊,衣衫褴褛的百姓,面黄肌瘦的儿童,墙根底下三三两两的乞丐……这,这哪里还是往西那个繁华的姑苏城!伍子胥足如注铅一般,脚步越来越沉重。
“现在正是五月,黍米成熟,”伍子胥转身对身后的家奴吩咐道,“你回府上,命厨子多蒸熟些黍米团来,当街发给百姓。”
“是。”家奴得令,撒娇如飞的往国卿府跑。
这时,一个乞丐引起了伍子胥的注意,这个乞丐盘腿坐在墙根底下阴凉处,与其他穿的破破烂烂的乞丐不同的是,这个乞丐白白净净,又年轻壮实,坐在那里,还有一番君临天下的威严,要不是他身前放着一个破碗,没有人会认为他是乞丐。
伍子胥走上前,那乞丐闭目,并不睁眼瞧他,伍子胥对乞丐拱手,随后在他碗里撒了一把碎银,乞丐仍旧闭目,对施主理都不理,更别说道谢了。
伍子胥纳闷,问道:“本官赏你银两,你为何不屑?”
乞丐这才打量了伍子胥一眼,开口道:“是你自己要赏的,我又没非让你赏。”
面对这么有意思的乞丐,伍子胥不怒反笑,遂又蹲□,与他平视,伍子胥问道:“我见你体格健壮,是个大好青年,为什么不去当兵而是当乞丐呢?”
乞丐不屑的反问道:“我体格健壮大好青年,为什么要去当兵?就不能当乞丐呢?”
“当兵驰骋沙场,好男儿应当为江山社稷立汗马功劳,做乞丐低三下四,有何出息?”
乞丐嗤笑着看了看伍子胥,道:“你看这大街小巷,有多少乞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乞丐?”
“为什么?”
“因为吃不上饭,再问,为什么吃不上饭?”乞丐叹了口气,道,“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青壮年都被抓去充军,大片土地荒芜,剩下老弱病残,便只能去当乞丐。因为吃不上饭,就去当兵,当兵的越多,越吃不上饭。齐鲁也好,吴越也罢,他们谁得了天下我都没意见,我只盼着这场仗早些打完,越早越好。”
伍子胥心下愕然,此话虽说的大逆不道,但是,却叫人无力反驳。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他夫差重生后力图匡复王室的斗志呢?难道就是为了一个女人?为她还愿,为她报仇?
伍子胥二话不说,遣退左右亲随,只身一人奔走大殿,势必要找到皇后红娘子本人,与之当面理论!
此时日头偏西,正午时还晴空朗朗却骤然阴云密布起来,枝影乱摇,腥风四起。
伍子胥站定,缓缓合目,侧耳倾听周围动静。他迈过城门,顺着台阶一路向大殿走去。数月来,不曾踏进半步的大殿,此时空阔无物,阴森寂寥,两旁宫女太监纹丝不动,伍子胥自嘲,许久不参朝政,奴才们莫不是忘了自己是谁,连句问安的话都没有。
伍子胥前脚刚迈上最高一层台阶,殿门‘咯吱’作响,不推自开,他斜眼巡视左右见并无异样,便迈步进去。一踏入正殿,身后两扇大门又‘咯吱’一声自动关合。伍子胥停住脚步,环视四周,大殿上上下下充满了邪气。
瞬间,大殿左右的灯烛天旋地转,抬眼向大殿正中央的王座上望去,王座上端坐一人,此人一身艳红装,血染的大红丝袍镶着金牡丹,头戴凤冕,不是正宫皇后红娘子还能是谁?只见她浓妆艳抹、面色苍白,一对空洞无物的黑眼,夹杂着说不清的鬼魅,她终于开启红唇,可她发出来的声音,却如同男子一般低沉:“好久不见,伍将军。”
伍子胥怔住,这低沉的声音似曾相识,他谨慎的打量着红娘子,但见她半坐半卧的倚在龙椅上,仔细一看,她大腹便便,是个身怀六甲的妇人不错。
伍子胥端礼,道:“微臣参见皇后娘娘,今日前来正殿冒犯,还请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