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后记 - 末日回响 - 幻龙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末日回响 >

第120章后记

第120章后记

“孤城,你确定我们没走错路吗?”

方舟扶正了因为急刹车而差点儿甩出去的氧气面罩,然后张望着观察四周,路边的石柱上有着很明显的海蚀痕迹,但她们已经转悠了大半个小时,也没找到所谓适合修建港口的海岸在哪里。

“别问我,我也是第一次来这边,”孤城跳下车,从后座上取下一个装满了玻璃罐子的大号金属盒子,“下车,前面都是未清理过的碎石,车子根本开不过去。”

方舟不情不愿地下了车,顺手取下了一堆勘探工具。

前段时间,一支在死区外围的巡逻队不知怎么迷路跑丢了,竟然稀里糊涂地发现了一条通往海边的新道路,和一片十分适合修建港口的海岸,结果这群着急回来的家伙们走得太匆忙,既没留记号,也没画地图,搞得伊甸那边只能专门派一支勘测小队进行具体调查。

但伊甸这段时间偏又人手紧张,有经验的勘测员不是已有任务在身,就是忙着培训新人,让新人单独行动又放心不下,考虑到港口对伊甸的后续发展影响巨大,已经胜任领导层的孤城只得重出江湖,接下这个难度不大却又十分重要的工作。

“早知道在伊甸还要出勘测任务,还不如留在710号算了,”方舟说着,用专业的夹子将一块大小合适的海蚀岩碎片装进了玻璃罐子内,“在那边还省的和伊甸的这群神经病勾心斗角了。”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人少不代表没有斗争,”孤城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寻路上,说话时连头都不擡一下,“你忘了上次我们回去后的事了嘛?”

五年前的伊甸事件结束后,孤城和方舟踏上了返回0号避难所的路途,这一次行程要比之前顺利得多,一来孤城不必再躲避那些熟人,便可以跟着商队一起走大路;二来沿途的小避难所都知道了自己能入住伊甸是沾了这二人的光,一路上不但没有刁难,反而主动送上补给和地图。

结果这段其乐融融的氛围在到家之后就全没了,避难所中的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本该可以靠着孤城的关系集体搬入伊甸,结果却只是接管了一个破产的避难所遗址,便觉得孤城这是胳膊肘往外拐,对她颇有不满。

而以所长为首的另一群人则看中她的能力,千方百计地阻止她返回伊甸,希望她继续帮避难所做事,结果好好的欢迎宴最终变成了勾心斗角大会,给孤城搞得十分心累。

好在搬家是个麻烦活儿,即使从0号到710号不算远,但穿越危险的酸雨峡谷区依旧需要万全准备,外加二人还要监督东部其它小避难所的搬迁工作,便成功找个机会溜走了。

事后孤城还是托人打听了一下0号——或者叫新710号——的情况,由于当地的土匪和难民已经提前搬走了,即使没有她们的帮助,搬迁行动也没出什么岔子,此后这些人全部被10号接管,专注于处理东部荒原的治理工作,孤城则每年发一起通讯问候一下。

东部的火山倒是如同预言中的那样按时爆发了,不过0号撤离时把沙漠的原住民一起带走了,当年让整支护送车队全军覆没的大火山这次终究没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倒是在结束后产生了一大堆矿产和能肥沃土地的火山灰,让失去了原有产业的710号找到了新工作,所长也听取孤城留下的建议,大力建设加工产业,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再坐吃山空了。

以上就是这个民间小避难所的结局,除了孤城和方舟,可能没多少人在乎它的存在,毕竟,同时期真正的大事是小避难所们的大迁徙活动。

比起最初那场百十人的迁徙,这次可是足足发动了数万人,路程也几乎翻了三五倍,为了保证存活率,跟随离开的小避难所带走了储备的一切物资,途中的大避难所也进行了人道主义援助,派了几支运粮队在途中补给。

人员上也进行了仔细地筛选,尽量只带走身体健康且有较强离开意愿的人,老弱病残和不愿走的则由6号和10号收编进遗留的避难所遗址内,为此两个大避难所还派人来吵过,觉得留下的这些人纯粹是负担,最后方舟和他们吵了好一会儿,才以留下全部的孤儿并带走一部分残疾人为条件达成了协议。

插个题外话,孤儿是一项非常抢手的贵重资源,因为拥有大量工业设备的避难所们往往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维系运行,而知识的培养费时费力,比起没文化也可以干苦力的成年人,学习也最好从娃娃抓起,而孤儿没有父母牵挂,也不用担心培养好后回去投奔其它势力,自然饱受避难所的青睐。

一些丧心病狂的中大型避难所,甚至会有针对性地杀害失去劳动价值的成年人,从而将他们的孩子被动变成孤儿,再收为己用,一些孤儿可能在长大时意外得知了真相,但由于模式无法独自存活,他们往往也只能继续留在避难所,通过参与内斗等手段报复曾经的高层们。

总之,东部的孤儿们因为失去了父母的照顾,被迫失去了入住伊甸的机会,对此二人也没什么办法,她们的计划需要东部避难所的配合,在这种事上自然也只得放弃决策权。

“我们还遇到了在雪山温泉扎营的890号难民,”方舟将最后一块石头放进罐子,“咱俩都以为他们活不下来,没想到这群人研究出了能利用地热的新式房屋,并以此建设出了一个雪山小镇。”

“是呀,果然困境中的人有无穷的创造力,不过雪山的食物来源还是太匮乏了,”孤城总是会看到充满隐患的一面,“他们的人口受限于食物只能维持在几百人,这几乎没什么抗风险能力,一旦气温再次突变,等待他们的恐怕就没什么好结果了。”

“10号不是已经着手尝试在荒原上种植耐酸作物了吗?只要这次实验成功,八百里荒原就能变成八百里农田,到时候位于荒原腹地的雪山小镇肯定能兴盛起来!”

“那要是失败了呢?”

“一次不成就还有下一次,10号那边双管齐下,一边治理土壤酸化和水土流失,一边利用基因突变研究新作物,只要没出现二次灾害,早晚有一天能解决荒原的困境。”

“你总是这么乐观,”孤城也被方舟的笑容感染了,但她还是提醒道,“别忘了西边还有一条毒水大河。”

当年给二人带来不少麻烦的毒气与酸水河这次也不出意外地阻挠了迁徙队伍,尽管这些更有经验的人知道野外水源的危险,但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还是诞生了十几个心存侥幸之人,结果也不出所料地被酸水烧穿了喉咙和肠胃。

毒气则是严重拖慢了队伍的行进速度,由于氧气面罩的数量不够,队伍只能分成了十多个批次轮替穿越,每次上一批人度过毒气区后,孤城等人再用卡车拉着满满一车厢的氧气罐折返回来,让下一批人戴上通过。

“光是从组织人员再到抵达东部贸易站,就花了将近三个月,当时我还开玩笑说,搞不好咱俩的第二年又要在路上度过咯~”

二人把车子停在显眼的地方,方便后续回来寻找,然后沿着海水退去时留下的微小痕迹,向着南边缓缓前进。

“几万人要安置起来可不容易,”孤城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才住了没多久,水站的地下水直接被喝下去好几米。”

“对,站长还想把咱俩扣下抵债呢,”方舟翻过一块拦路的大石头,算是抄了下近路,“还有咱们曾经送下的45个土匪,听说了伊甸的事后不愿意继续当苦工,非要跟着我们一起走。”

“你没让他们混进来吧?”孤城跟突然想起什么似的。

“当然没有,我巴不得多留下几个人呢,”方舟有些可惜地叹了口气,“结果站长非说我们待久了要把他吃垮,还不到一个星期就把大伙儿撵走了。”

离开了贸易站后,为了防止所有人都走一条路线而导致沿途避难所的补给压力过大,或者遭受土匪袭击导致全军覆没,队伍被分开并走上了不同的路,2号和6号派来协助的人分别另一支大部队走商队常走的两条大路,孤城和方舟则带着剩下的少部分人走曾经走过的路线,一来是寻找一下能不能开辟新通道,二来也是为了探望老朋友们。

离贸易站仅有一周路程的地下城是第一位要拜访的熟人,一年多不见,四指终于老实了不少,她带着地下城里不愿意醉生梦死的年轻人们接手了555号的地下农场,尝试让避难所恢复运行,可惜由于地下城的人均文化水平实在太低,避难所内部又遭到了土匪的严重破坏,重建工作并不顺利。

好在二度归来的孤城为他们带来了不少技术人员,迁徙队伍里的一些人认为前往伊甸的路途过于遥远,生死难料;而地下城和555号的位置不错,临近贸易站又能自主生产粮食,便认为留下会是更好的选择。

孤城尊重他们的决定,并建议四指做好教育工作,不然等这批工程师老死之后又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但她不确定四指有没有听进去,因为在得知伊甸要开设途径地下城的贸易线后,这个年轻的奸商很明显有了新的鬼点子。

果然不出所料,返回伊甸的两年后,来往商队的货物清单里便出现了一种熟悉的甜酒,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地下城的特产,而且由于维达为了节约粮食而禁止伊甸生产酒类,地下城的甜酒十分畅销。

孤城对这种情况很担忧,即使贸易可以很快为555号凑齐重现所需的材料,但已经通过贩卖甜酒发了一笔财的地下城人恐怕很难静下心来安静从事生产了,要是他们再把地下农场拿去种满酿酒用的果子,只怕早晚有一天要被粮食危机一波送走。

而方舟则劝她少替地下城操心,这群没有远见又唯利是图的家伙早晚把自己嚯嚯掉,倒不如担心一下甜酒本身,这东西可是有轻微致幻作用的,地下城的人摆烂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别把伊甸的人也给带坏了。

于是在二人的告状下,甜酒也上了维达的禁令,但一些离伊甸较远的避难所已经借由新贸易线建立了稳定的甜酒贸易,恐怕这些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这都会是个难以消除的隐患了。

“等海港的事结束了,咱俩还是要抽时间再去一次地下城,”孤城一想起这件事就头大,“这次一定要从源头上掐灭问题,就算四指想通过商贸赚钱,至少卖点儿正经东西。”

“现在看来当初就不该放四指一马,”方舟也附和道,“没良心的商人比土匪还能惹麻烦。”

二人相对而视,也只能一起摇了摇头。

按下四指和地下城的事不表,剩余的迁徙队伍继续前进,和海边的101号又见了一面,比起不省心的地下城,之前在伊甸之战中出了大力的101号在这次迁徙行动中又帮了忙,不光主动派了几艘船帮忙运送迁徙队伍,还送了一些腌鱼缓解伊甸的食物困境,交换的条件也只是希望能帮他们修一条连通外界的道路。

孤城自然答应下来,于是二人又收到了热情接待,期间还谈起了拜火山会的事。

这群神棍依旧十分猖狂,甚至打算派几个传教士假扮难民,混入伊甸内偷偷传教,好在当时伊甸由维达管着,那几个传教士当场就被揪了出来,然而维达直接把他们砍了,脑袋还送到了拜火山会的总部,双方算是结下了梁子。

101号同样饱受神棍们的骚扰,之前的海上战斗最终还是走漏了风声,为了有一个大型海港,拜火山会甚至在附近建设了一个新分部,搞得101号不堪其扰,希望二人能说服大避难所们再组织一场打击行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