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身陷孤城(六)
第110章身陷孤城(六)
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当次日的阳光再次落下时,一觉醒来的孤城发现局势终究是朝着她最担忧的方向发展了——5号和游荡者的营地全部被一锅端掉,联军不知从哪儿摇来了更多人,把伊甸围了个水泄不通,甚至开始原地建造物资仓库和工程器械,大有要住上个一年半载的意思。
而孤城对此毫无办法,如果用伊甸的防御系统发动袭击,很快就会暴露己方缺乏动能武器的窘迫,到时反而帮对方提振了士气。
可即使是末日前的人类文明,对激光武器的开发仍然比较有限,尤其是射程和威力都不如一发导弹来得实在,搞搞短距离的精确打击还好,想一口气歼灭联军纯属白日做梦。
如此一来,她就只能被动防御,想办法拖到方舟回来了。
然而紧随其后的几天里,维达依然没有立刻采取强攻,她似乎是认定了里面的人孤立无援又插翅难飞,伊甸也不过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于是便花了不少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以及每天雷打不动地喊话劝降。
当然,以上只是孤城的个人猜测。
实际上,维达很急于尽快攻下伊甸,方舟这么多天都没露面,考虑到献祭搭档来打开伊甸完全不是孤城能干出来的事,那么鬼都知道这家伙肯定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出去了,目的八成也是拉拢援军。
只是凡事并不是她想怎样就怎样的,身为2号的代理一把手,她每天都要处理大量从总部加急送来的公文,这严重分散了她的精力。
此外后方的事也并不安生,5号只是损失了一支精锐部队,又不是人死绝了,正面战场打不过联军主力,派小股部队单独袭扰2号的几个重要据点还是没问题的,不堪其扰的后方多次要求她“别惦记那破伊甸了,赶紧回来救场”,以至于她不得不又分散了一些兵力去防御5号的突袭小队。
还有大会中诸多提案的执行安排,正如之前说过的,不是所有人都在乎伊甸,很多小避难所并没有伊甸那么重要,但他们同样掌握着某种不可或缺的资源,不能因为伊甸就忽略了对他们的管理和掌控。
最后还有自己那不靠谱的老爹,老管理者的身体最近急剧恶化,大概没几天活头了,2号的新选举随时可能开始,她必须时刻紧盯着总部的一举一动,防止自己的政敌们趁自己在外领军打仗时直接把新管理者选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孤城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守护伊甸上,但维达要兼顾的事情就很多了。
况且就算只关照前线,情况依然没那么有利,昨晚的兵变显然严重打击了维达的威望,虽然表面上大家都更听话了,但私下里收拾东西准备跑路的避难所可不在少数,如果自己连续几次进攻……不,只要有一次进攻失败,自己的威望就会一落千丈,再无力管束联军的其他参与者背叛了。
所以,她必须一战获胜,拿下伊甸。
“可问题就在于我们想要一个完整的伊甸,而不是打进去就了事。”
6号的代表拿着几份图纸走了进来,这位年事已高的老科学家对攻城倒是颇为热衷,虽然维达明白这更多是避难所的意思——就算是这样受人敬仰的人,依然无法摆脱利益斗争的牵连啊~
“所以,”维达放下手中的公务,“你们有对策了吗?”
“有了一点儿思绪,”老代表把图纸铺在办公桌上,“为了防止过多的受污染空气进入伊甸而导致内部的生态系统遭到不可逆转的损伤,我们决定想办法在防护罩上开一个小口,而不是拿导弹直接把防护罩炸个稀碎。”
“这话谁都知道,但防护罩通了高压电,只要一靠近就会被电死。”
“所以我们要用一些远程武器,”老代表指了指图纸,“我们打造一颗直径2米左右的铅球——别的材质也可以,然后用我们新设计的武器把铅球打到防护罩上,巨大的冲击力应该足以留下一个刚好2米多些的大洞。”
“那士兵要怎么上去呢?”
“用绝缘材料打造一个圆柱形的外封闭通道,”老代表切换到了下一张图纸,“然后像云梯一样架在破损的洞口上,让士兵从通道直接进入其中。”
“这计划靠谱吗?”维达粗略算了一下,然后不由得捏了捏眉头,“铅球倒还好说,但一根一千多米长的绝缘通道可不好办,先不说成本问题,什么样的绝缘材料能架在一千米的高空中并承载几百上千名士兵的踩踏呢?”
“我们可以在内部加一块钢板,也用绝缘材料完全包裹住,作为通道的支撑骨架。”
“那样太重了,不好控制摆放,”维达依然摇了摇头,“你没见过防护罩的自动修复速度,我们能摆放的时间很短,一点没控制好,就可能错失摆放的机会。”
“我们可以升级控制系统,虽然这要花更多的时间。”
“好吧,就算以上问题你们都能解决,可到了战斗的时候呢?我们还不确定伊甸内部有没有什么别的防御设施,只开一个入口是有可能被孤城防住的。”
“呃,这个……内部的情况只有打进去了才知道,”老代表略显为难地解释道,“而且从原则上讲,我不建议开第二个洞,防护罩是一个半球形,这种结构在完好无损时有较高的防御能力,可一旦破损,整个结构都会跟着变脆弱,就像鸡蛋一样;而我们缺少相关材料的研究数据,不确定第二发会不会直接导致整个防护罩碎裂,因此我不建议……”
维达的脸色更黑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准备两套设备以防万一,”代表立马改口道,“如果一次入侵成功,那就不开第二个洞,反之如果久攻不下,就再开一个洞两面夹击!”
“这样做成本是否太高了?”
“我们没有更好的方法了,”老代表苦哈哈地把脸皱成一团,“联军此前从未有过进攻空中要塞的经验,再加上时间紧迫,您还有诸多顾虑,下面的人也没什么士气,这么多负面因素下根本找不出万全之策。”
“那就这么办吧,”维达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记得建造设施时注意保密,别被孤城发现了。”
“知道。”
呜呜——
孤城站在气体分离机的面板前,利用以前学过的化学知识挑选出合适的气体成分,然后用机器从伊甸外的空气中定向抽取。
没办法,伊甸的防御手段还是太少,很难有针对性地打击数量庞大的联军,孤城只能自行琢磨出几样武器来,比如毒气——这是在101号的海战中吸取的经验。
但搞单纯的挥发性武器肯定不行,外面的环境本来就很恶劣,这么点儿毒气也改变不了空气成分,因此孤城打算做成类似高压水枪的喷射性武器,到时候直接往敌人脸上喷。
此外她还打算收集一些易燃气体,喷火可比喷毒气好用多了,但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基本都在火山喷发中烧完了,残存的气体少之又少,孤城只能依靠内部的实验室自制一些。
“我就学了这么点儿化学知识,可算全用上了,”孤城用机器把收集好的气体压缩进小钢瓶中——红色的是可燃气体,蓝色的是氧气,用来助燃,其它五颜六色的则是不同的毒气,“但愿你们能派上用场。”
然后她又从仓库里扯出几十根金属线,沿着防护罩的内缘缠了几圈,再和防护罩的高压电相连接,这样敌人即使绕过了防护罩,进入内部后也可能中招。
最后是那些自动开火的小型激光枪,孤城为它们加装了可移动的滑轨,原本均匀散步的激光枪们可以朝着一个位置集火射击——这是在考虑敌方作战目标后做出的决定,既然是为了占领而不是毁灭,那么打开一个缺口然后集中突击显然更合适。
“呼~”把能部署的都部署完善,孤城悬着的心终于松了一些,“剩下的,就要靠自己了。”
至此,双方都敲定了自己的应对计划,就等着战斗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