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一个比一个难招架
第115章一个比一个难招架
浅曦2014年的计划其实并不算多,目前唯一确定的也就只有年底会继续在景灏唱片发行她的第二张个人专辑。影视方面,,毕竟根基尚浅,片约依旧是以电视剧居多,电影剧本当然也有,但要说大导演执导的剧,都只给棑了配角。
台下的记者们手放在电脑键盘上蓄势待发,台上的陈靖就已经讲完了。
这就完了?
有没有搞错!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听这个?
不少记者都对陈靖看似敷衍的计划表愤怒不已,这算什么计划,诸事待定,就没找着几个能正经见报的内容。要换了个名字,搞不好还以为她是哪里冒出来的新人,也学人家前辈开记者会。
等等…新人,不少人都齐齐抬头看着一脸无辜地坐在台上的浅曦。她、她可不就是新人嘛!
要说圈子里头一出道就红得发紫的艺人不是没有,但本身没点儿底蕴,撑破天能算个二线中上等,要到一线还是得有代表作,有精良作品的积累。所以在这类当红新人的粉丝群里,常常都有人会感慨偶像的片酬,出场费为什么跟他的名气和人气不成正比,为什么没有大导演、大制作给他专门开戏。
原因很简单,这种爆炸式的人气并没有经受过市场的考验,一部作品从录制到播出需要比较长的周期,谁能保证到那个时候这些粉丝还会不会跟今天一样狂热,或者这种热情能不能化作真金白银的购买力。
浅曦能在出道半年就接到大制作的配角邀约,还是能上海报那种,除开华耀娱乐的影响之外,还跟她的唱片销量高有关。至少导演们确定了她的粉丝舍得掏钱,浅曦也就有了让他们在其身上下注的价值。
她也就是风头太盛,半年左右在她身上发生的事情能顶其他人两三年,这才叫在场许多记者都生出浅曦已是一员老将的错觉。
既然是新人,计划待定就待定吧,反正等真确定下来,官方也会发新闻公告的。
可某些记者就犯愁了,他们也产生了错觉,今天又是专门来找茬,可面对新人的问题和面前老人的问题怎么能一样。临时去想更不靠谱,没办法,干脆硬着头皮上,左右浅曦的名气是够大了。
同样是急切的眼神,眼冒绿光那个也更加突出,浅曦在桌子底下冲阮燕比划了一下,阮燕会意,挑了这人出来。
居然第二轮就是他,这名记者喜滋滋地站起来,拿起话筒简单地自报家门:“你好,我是新娱报的记者,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浅曦。”
简单的自我介绍里边,还暗含了这个问题希望由浅曦,而不是她经纪人作答的意思。
报纸名字一出,台下的其他记者就忍不住有交头接耳的,这家跟浅曦不对付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主持人好像还是浅曦的好朋友吧,怎么那么糊涂叫了这人起来,不是找事儿嘛。再看台上,浅曦的笑容也有了几分不自然,说话的语气明显不如之前那位热络。
“你好,不过记者会的规矩,一名记者只能提一个问题,还是先想好了再说吧。”
不痛不痒的钉子丢出去,算是明确表达自己对这人的态度。
新娱报的记者也很有自知之明,哼哼了两声,开始了他的提问:“浅曦去年年中出道,短短半年时间就有了不俗的成绩,人气也让人称羡。刚刚我听陈经济的开年计划,似乎并没有提到产品代言一类,但照行业发展来看,以浅曦目前的人气,应该会有很多邀约才对。不知道是不是自出道以来始终处于风口浪尖,影响了厂商对你形象的判断,不敢轻易交付。”
这问题问的,就差直接说“浅曦你的形象太差,哪怕名气和人气高有什么用,没人找你代言,能用什么来表示身价?”
华耀这边接到的代言意向自然是有,但大品牌不多,最好的一个服装类代言也就是个中高档的水平。
可以理解,一来大品牌本来就有稳定的代言人,形象正面,曝光率稳定,大多还是一线或准一线,就资历来说也比浅曦目前的程度高;二来越是大牌对艺人的考察时期越久,从有意向到正式签订合同,耗时一两年的也有不少。
小代言浅曦当然接得到,但她目标远大,接了低档代言的人将来大多都与高档产品无缘,市场已经把你定位在几块钱一包的小零食口袋上了。
于是她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没有代言的艺人。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算提得有水平,稍有不慎就会入套,还有可能得罪那些本来有意向与她合作的厂商。幸好主意是贾瑜在电话里头出的,她已经提前准备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