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聊天模式
酒桌和牌桌在我看来其实是差不多的,尤其是自己当了所谓的小领导之后,感觉更加直观。
蛋糕就那么大,在分配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时间长了有人觉的自己处处吃亏。
在接着就是自己的抱怨连带着周围的一群人,大家对单位的怨气普遍增大。
很多人对酒桌有偏见。
可能是被电视剧和电影影响,感觉酒局上一定是往死喝,或者各种阿谀奉承,实际上倒也未必。
圈子文化和小团体一直能坚持下去,靠的也是酒桌,可真正能起到作用的,一定是信息。
圈子不能太大,核心的人员一般不超过三个人,其他的二级大约再有四五个,基本上这个小圈子就形成了。
每个人都代表一个部门,还有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清楚这些人身后的背景,都有哪几个领导。
在这种酒桌上吃饭,是非常累的,不是频繁的觥筹交错,而是言语中的各种试探。
在老举和老闫的面前,我更喜欢当个傻白甜,所以他们是不知道我在这个方面的天赋的。
可是在圈子中,必须要展现自己的实力,不然,这将是你上桌的最后一次。
“这个事我觉得挺好,跟咱们现在的情况挺匹配的,我们干的很舒服......”
这种对话,一般就是说给指定的人听。
他后面是哪位领导,而哪些政策又是这位领导主要推荐的,那么关于这个政策,决不能说出半点牢骚的部分,不然第二天,那位领导就会知道。
所有的话题里面,一定要考虑到桌子上所有的人,哪怕你是核心成员,也要考虑周围人员背后代表的部门。
何为试探?
说出一句中立的话,看你怎么接茬
“唉,听说你们单位的小陈马上就要结婚了?”
跟我说这个话,我就知道他想说的不是结婚这件事情
“你见过小陈的媳妇没?”
这第二句话,明显目标就是小陈爱人,而并不是小陈。
“我见过两次,来过单位”
如果这么说,这个话题基本就结束了,因为你不想聊。
正常两个人的聊天模式里面是aba模式。
“你吃饭了没?”这是a
“我吃了。你吃了没?”这是ba.
也就是你让谈话继续下去,回答问题之后,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必须是同一个主题。
所以说,你只是回答问题,那谈话就结束了。
什么叫做圈子,那就是大家基本认知上是差不多的,而且你要敏锐的知道别人关注的点是什么。
正确的回答是
“小陈媳妇我见过,我第一眼就被震惊到了?”
“哈哈哈,我也被惊到了,是不是挺诧异?”
“是啊,这么精神的小伙子,找了这样老的媳妇,一看都比他大十岁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背景深厚,小陈可没那么傻”
“我也是今天下班,看见小陈居然开着揽胜下班,想着应该是自己家里大姐的功劳了.......哈哈哈,我媳妇白扯了......”
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闲谈,可很多时候都是引出话题和调节气氛的关键。
这样的谈话几乎要进行三四个小时,能不累吗......
“你尝尝这个枣......"
"味道还行,是那个谁给的吧......”
“是,过年的时候给我的。”
这个时候就要给到情绪价值,明显是想要骂送礼的人,我要先开炮,他才能跟上。
给出了时间和事间,过年送了不值钱的枣,而且这个人已经升任到经理的级别.....
“他就一直抠抠搜搜的,也不知道钱都花哪儿了,平时我看还研究怎么占便宜呢?”
我情绪价值给到,率先开炮,对面笑容挂上了,就开始跟着一起了
“何止是研究,已经直接上手了。上次那个工程,跟我说一切按照程序来,自己没在里面动手脚,他不知道那个包工头子我认识,给了他好几万就自己揣兜了......”
这种东西是大瓜,正常是要前期铺垫,才能说出这么惊人的内容,这次说的这么快,显然揣兜不是目的,应该是想说别的事
“算算时间,这大哥是不是想更进一步了,这钱应该是想买点好东西呗......那就是有点看不上你了啊......”
紧接着对面开始,横眉立目
“我是没有权利把他推荐到更高的位置,可要是搞臭他,让他上不去,这点事还是很轻松就能办到的......”
得,这一看就是踹了钱没分,送了一袋子破枣打发,自己想攀高枝被知道,自己现在还在他手底下走不了......
可能感觉我是被动的那一方,实际上不然,这种机制里面,很容易就能掌握主动权,这也是其他单位的主管和经理对我尊敬的主要原因,因为这时候的态度,可能决定了一些人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