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跳过实验,直接用于临床?
周教授哭了。
就在舞台上。
她一哭,现场安静得可怕。
明白她这心情的人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研究人的心酸他们都懂,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而一无所获的心情他们最明白。
此时,他们不约而同的都为周教授感到高兴。
过了良久,周教授的心情平复下来。
她高高举着那台刚刚实验成功的器官,大声说道,“这个机械肾脏能够很完美的代替人体本身的肾脏。”
“有了它,尿毒症,肾衰竭等等疾病都将被治愈。”
“虽然还有一个脏器没有实验,但是我相信它的效果也一定会是一样的。”
说到这里,周教授再次哽咽。
而她的话,也成功的让现场再次爆发出欢呼。
待欢呼声平息些,周教授再次说到,“我发现,这台人造机械肾脏是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
“那就意味着,人造机械器官可以被量产。”
“更重要的是,其量产的技术,我们自己国家就能完成。”
当今世界上,华夏的很多关键技术都被外国掐了脖子。
想要制作个什么东西,还得先向外国申请。
若是人家不让,那也很难做到普及。
而苏宸所研发的人造器官,虽然精密,但是所有的零部件完全能通过3d打印来实现。
就凭这一点,这技术就领先了人类好几十年。
听到周教授的话,台下的观众无不欢呼雀跃。
他们拼命的鼓掌,哪怕手掌拍得发红,发痛也没有关系。
掌声一浪盖过一浪,兴奋的讨论声也不绝于耳。
“我见证了历史,哈哈,我见证了历史。”
“能够见证这样的科研成果面世,我死而无憾。”
“要我说,这第一件样品就得放进博物馆,很有纪念意义。”
“技术是有了,想要运用到临床还有一段路要走,相信到了那一天,这技术将举世瞩目。”
是啊,医疗技术不比其他,想要运用到临床上光是测试阶段就有很多道程序。
哪怕抗癌药只用口服或注射,需要的手续就极其麻烦,更别提是这种动大手术才能实现的治疗。
这技术要运用到实际中,想必比抗癌药等待的时间更久。
......
合协医院,手术室。
“周老,您可坚持住啊。”
“您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在外面等着您出去呢。”
“咱们可不能放弃。”
李树阳握着一只形如枯槁的手,不断的跟他说着话。
病床上,躺着一位年逾九十的老者。
这位老者的一生都在为华夏的科学事业做贡献。
代表国家获得国际大奖无数,很多被国外垄断的技术都是他带着人研发出来的。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器官开始不堪重负。
特别是肾脏和肝脏,功能几近衰竭,最后只能靠仪器勉强维持一口气。
可这并不是长久的办法。
周老自知命不久矣,用他最后的力气握住了李树阳的手。
眼中满含着这个世界的眷念和对亲人的不善。
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李树阳难过的闭上眼。
良久,他抬起头来,“通知家属见最后一面吧。”
同一时间,节目现场的周教授突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
当她看完消息后,整个人都有些站不稳,眼泪哗哗的往下流。
现场的观众察觉到不对劲,纷纷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