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最新更新 - 康熙朝之亡者永恒 - ぉく遥远时光中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49最新更新

“快、快些准备随朕接驾……不,快给朕出去,传朕旨意,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靠近此处!”一反常态的模样,康熙竟分外慌张。

梁九功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康熙了,可以说,他亲政以来,凭借一己之魄力度过了无数次难关,已经很少有什么人或事物能够让他如此喜形于色了。

上一次是先前薨了的小主子,那么这一次,又会是谁?或者是什么事?

一层冷汗浮上了梁九功的额际,此时此刻,梁九功反倒是镇定了下来,“奴才遵旨。”

说着,躬身退出,顺带着将门关上,而后自去将乾清宫周围留着等待侍候的宫人们给遣散了。

他不怕知道帝王家的秘辛,相反,这类东西他知道的已经够多了,现如今在人前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若是皇帝不再让他接触那些东西,他才会坐立不安,开始考虑皇帝是不是要收拾自己。

感觉到周围一瞬间狂风大作,风沙席卷而来,模糊了视线,梁九功只觉得隐约之间看到了一个身着素服的身影……

心中不断猜测着那位主子爷是哪一位,然后开始思考如何帮着皇上掩盖住这一切骇人听闻之事,以及那位主子爷接下来是个什么打算……

还没来得及完全离开,隐隐约约听到了皇上的声音,因隔得太远,梁九功格外小心,侧耳凝神,就怕是自己听错了。

“梁九功,去将朕……登基那一年做的功课,还有批阅过的奏折找出来!”

这一回,康熙的声音倒是格外凝视,让梁九功确信自己断不会有听错的可能,只不过,这道命令的内容,也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罢?

刚刚风干的冷汗此刻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且又越来越多的趋势,梁九功不敢走远,也不敢太过靠近康熙的寝殿,赶忙召回了一众人手,带着他们东奔西跑翻箱倒柜地寻找着主子要的东西……

“梁九功,奏折不用找了,去将朕……”`佛是难以启齿一般,康熙的声音格外纠结,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将朕掉落的第一颗乳牙找出来!”

哈?竟是些小时候的东西,皇上主子到底是想要干嘛?难不成是在跟谁一道怀念自己的童年史?

心中暗自吐槽着,于行动上却不敢有丝毫的停滞,“康熙专用保父”梁九功又带着一群人像勤劳的小蜜蜂似的从西飞到东,站定,打着一副“挖地三尺”的架势,继续开始扒拉!

“梁九功,去端盆洗脚水进来!”

“梁九功,命小厨房做些精致可口的点心!”

“梁九功,命奉茶宫女沏壶茶进来!哦不,茶与水分别舀进来!朕自己泡便是。”是哪位祖宗说亲自动手才叫有诚意,才是真孝顺的!坑爹!寝殿内的康熙暗自头疼中。

“梁九功……”

擦了擦额上跑出来的一头汗水,梁九功越听越是胆战心惊,皇上啊,您该不会是被里头的哪位祖宗给当成……奴才来使唤了吧?

希望这几日不要被皇上迁怒。梁九功等知情人士默默地在心中做了个祷告。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做真相帝也是很杯具的。

乾清宫内,康熙的寝殿中,一尊大佛正稳稳当当地坐在主位上,吃吃点心喝喝茶,康熙则摘了帽子一脸难堪地站在一旁,等着面前的这位爷吃饱喝足。

祖宗吃饭的时候在一旁陪站的感觉是什么?康熙不知道,但是现在,他只能微垂着脑袋,像小学生一样等待面前之人的“教诲”。

“皇玛法,您此番前来,所为何事?”踟蹰了片刻,康熙终于发问。然而一开口他就知道事情不对,他已经很久没有跟祖宗级的人物说过什么话了,太后姑且不算,但面前这祖宗,康熙完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口吻与他交谈。

一味的伏低做小他不愿意,只怕祖宗也不会喜欢,但似他那般开口……又显得不够庄重。

果然,皇太极淡淡地扫了他一眼:“朕记得,当年我大清初初立国之时,可吃不到这般精致的吃食。纵然你自登基以来小有成就,也不可骄傲过甚,忘了根本。”

“是。”康熙一直觉得,他已经算节俭了,没想到在这一方面竟还要被自家皇玛法训斥,心中有点小小的委屈。不过“孝”这一字压死人,纵然心中再怎样委屈不平,康熙爷不敢多说一个字儿。

默默呷了口茶,皇太极状似“不经意”地问道:“朕在地府中听闻……你治国有方,堪称一代明君雄主?”

听闻自家祖宗说到这儿,康熙终于松了口气,在心中例数了一遍自己的功绩,心中也暗自小小的得瑟了一把,面上不显:“孙儿旁的不敢说,治国确实是尽心尽力,还望祖宗多加指点。”

不管以前旁人是如何将他夸得天花烂坠,康熙始终希望能够得到来自祖宗的认可。

“你的事迹朕也略有耳闻,早年之时尚可,只年龄大了,便越发糊涂,是也不是?”

康熙微微一愣:“皇玛法是说,立太子之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既精通汉文化,博览古今之书,如何不知这个理?”说到后面,皇太极的语气已可称得上严厉了。

静默片刻,康熙道:“太子胤i,自幼便被朕立为储君。虽说有时局因素在,但朕自问朕待他是事必躬亲,悉心教导,无论如何,朕也想不到,他竟成如今的模样。”

“看来,你的确不是个好父亲,如此多的皇子,你所关注者不过太子胤i,许多皇子便如没阿玛一般。而对胤i,你所关注者却也唯有外在,你对他纵容溺爱毫无节制,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你可承认?”

康熙很想反驳,但却无力地发现,他根本反驳不了。

“如今,你头上的长辈多已去了,也就朕专程回来与你讲讲心里话。朕不是想责备你什么,只是给你提个醒。”其实,若真要说起来,在这一方面他也不一定有资格说康熙。皇太极与自己的继任者福临又何尝不是冷冷淡淡的?

福临没享受过父爱,康熙没享受过父爱,父子间的相处,便也失了参照。

思及此处,看着康熙一脸纠结羞愧的模样,皇太极心中一软,不过想到自己因康熙之事没少被地府那些个兄弟们埋汰,没少挨努尔哈赤批,甚至有些个小辈见了他也是神色怪异,皇太极那一瞬间的心软立马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既然朕如今站在这里,再不能任由你这般胡闹下去了!”

皇太极的同情心缺失,意味着康熙接下来一段时间悲惨生活的开端。

康熙的回炉重造计划过程很漫长,在这期间,能够见到皇帝的人越来越少。不是没有人怀疑,但却找不出任何证据。

雍亲王府,八贝勒府都在思考宫中是否出了什么变故,怎样利用这种变故对于他们而言最有利,唯有毓庆宫最为安静。

胤i手捻着佛珠,浅色的薄唇不断翕动着,像是在念叨着什么。

寝宫之中伺候他的奴才都被赶到了外面,桌案上点燃了禅香,闻起来令人静气凝神。

奢侈而华贵的衣服都被褪下,压在了箱底,此时此刻,胤i身上的服饰虽仍合着宫中规矩,然有心人只要一眼望过去便会发现,太素淡了。

康熙进来的时候见没人通传,便已然心中压抑,待进了内室,见无人伺候,更是心头火起,“逆子,你这是要闹得皇宫鸡犬不宁吗?你是要气死朕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