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天前 - 碧水剑歌 - 宋书影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碧水剑歌 >

第七章 三天前

道童狠狠地自恋了一番,然后才又接着说到:“几日前大师兄带着你从山下回来,那时候你似乎是喝了好多酒,正处于沉睡之中,他回来也不多话,只是吩咐下来,要我好生照看公子。”可以看出,在他提到大师兄的时候,一股崇拜之情溢于言表。想来,那大师兄在他心中的形象定然是十分的高大的了。

“大师兄是谁?”夫子不知好歹的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来。

“额!”道童先是一愣,旋即大怒,之后几乎是差点暴走的冲他吼到:“难道你连大师兄是谁都不知道?”

夫子听了,自是不免有些尴尬,还好他反应也不算是太迟钝,马上便又开口说:“莫不是宋师兄么?”

道童冲他咧了咧嘴,“公子却是明知故问了。不过三天前大师兄曾过来看过公子一次,当时公子还不曾醒来。只是那时大师兄似乎又有要事在身,如今多半已经下山去了。”说到这里,那道童的眼睛都亮了。

“怎么宋师兄才回来又下山了,他该不会是去……”

“去哪里了?”那道童追问他。

“哦,没有没有。”夫子一想起那晚的事情来,脸上不由得一红,马上又改了口:“我是说,宋师兄该不会又是去办大事去了吧。”

道童听了这话心里极是高兴,似乎夫子说的那个办大事的人就是他一样。夫子对此感到百思不解,不过他也懒得去追究这些问题了。

好在那道童欢喜了一把之后,突然又想起了还有什么没有交代的话来。因此又转而向夫子到:“大师兄临走之前还有几句话要我转告公子,他说此番下山不比往日,这其中只怕少不了一番纠缠,短时间里怕是不能回来看公子的了。师兄要我告诉公子说,如若公子醒来,先不忙着下山,云梦的景色极佳,反正公子也是清闲,不妨在此多歇上几日,等他回来再次相聚也好。可是如果公子嫌在这里闷得慌的话,要下山也不是不可,只是公子在下山以前,定然不要忘记去见家师一面。”

夫子心中纳闷,怎么最近大家都说下山了,而且还都是要紧事,难道说最近很流行这么?

道童见夫子低头不语,也不管他是在想些什么,又开口接着说,“不过公子也不必太在意了,师父前些天已经吩咐过了,说一旦公子醒来,身体无恙的话,便带公子去见他。”

“师父?”,夫子抬起头,喃喃自语。

三天前,云梦剑阁之中。

“师父要弟子打探遗梦楼虚实,弟子经过几日的明察暗访,虽然便未找到十分有用的东西,有辱师命。不过这些时日倒也教弟子发现了些许端倪。”

此刻剑阁之中说话的,正是刚从山下回来不久的宋玉。而他前面,长得仙风道骨,着一身墨绿道袍,挂着一脸和煦笑容,让人如感沐浴春风的,也就是被他称作师父人,乃是当今剑门的掌门,也是当世武林数一数二的高手。

当年梦泽一战,剑门掌教叶清风陨落,剑门元气大伤。此后剑门再无强人,久病不愈,一蹶不振。曾一度陷入低谷,剑门之人行走于江湖也多半遭人欺凌,直到后来出了一个千成子,不仅自身将剑门绝学领悟到极致,成为继叶清风祖师之后,第一个成功修炼劫剑典的人。更是将剑门整顿的好生兴旺。

在他的带领下,数十年之间,云梦剑门便再次问鼎中原武林,成为中原正道的领袖,将剑门的势头带上了又一个顶峰。

而继千成子之后,也便是剑门如今的掌教玄真子。也是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居然才花去十年的功夫便将那劫剑典修炼成功,比起那上任掌教千成子都还要少了二十年,可见其天赋之高,悟性之极了!

至此,剑门的地位更是无人可以撼动的了。而且,虽说如今中原武林,以剑门,七彩天,暗月堡三足而立,可是明眼人心里都清楚,武林中的其他势力,已隐隐的有了一种唯剑门马首是瞻的味道了。当然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这些不过只是武林中门面上的势力。神州浩土,广袤无比,奇人异事也颇不在少数。而且除中原之外,另外有一些异域的势力偏安一隅,无意卷入中原的纷争,自然也是不屑于参与那些什么无聊的排名了。否则真要较起真来,那还真是不好说。

总而言之,天下的水可是深着,又岂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的。

十数年前,遗梦楼在小重山脚下的暮景镇上忽然声明鹊起,这不禁引发了武林中的一阵骚乱。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或许与剑门相比,如今那遗梦梦楼再怎么了得,妄想凭借几年的根基便要跟剑门这个屹立数千年的修真门阀斗上一斗,那无疑真的是不自量力了。

想来那遗梦楼也不至于愚蠢到这等地步。可是怕就怕在倘若那遗梦楼只是别人手中的一颗棋子,又或者是有人想要混水摸鱼,那可就不好说了。因此玄真子才不得临机决断,派出座下得意弟子宋玉下山查访。这才引出了宋玉与夫子相遇的这干情节来。不过这些都是闲话,休提。

玄真子听了宋玉的话,就像是听到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慢悠悠的说道:“哦,是么,且先说来为师听听。”

当下宋玉便将自己在遗梦楼的所见所闻都说了出来,至于那女子抚琴一事,一些细节自是隐过不提。说完,他略微沉吟片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过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师父,弟子以为,那遗梦楼虽然是有古怪,可是并不像是冲着我们来的,那女子抚琴时,弟子也曾留心观察,心头的那份哀痛,决然不会是装出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