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意外的突破 - 江少矜持点,夫人满级回归开挂了 - 不喜水的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4章意外的突破

爆炸声刚落,苏云烟就冲出了会议室。

“快跟我去实验室!”她一边跑一边喊道。

整个楼层都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消防警报声刺耳地响个不停。苏云烟推开实验室的门,眼前的景象让她倒吸一口冷气。

“卡尔!”她看到技术总监正蹲在一堆破碎的仪器旁边,“你没事吧?”

卡尔抬起头,脸上沾着黑灰,但眼中却闪烁着异常兴奋的光芒:“苏总,你快过来看这个!”

“看什么?实验室都炸成这样了。”苏云烟走过去,踩在碎玻璃上发出咔嚓的声音。

“就是这个爆炸!”卡尔激动地指着地上一块拳头大小的银白色金属块,“苏总,我们可能无意中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材料!”

苏云烟蹲下身,仔细观察那块金属:“这是什么?”

“室温超导体!”卡尔的声音在颤抖,“刚才的爆炸产生了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意外地催化了我们正在研究的复合材料。现在这块金属在常温常压下就能实现零电阻传导!”

李昂从后面跑过来:“苏总,伤亡情况已经统计完了,只有三个人受了轻伤,但是…”

“但是什么?”苏云烟头也不回地问。

“实验室的损失超过两千万。”李昂苦着脸说,“那些精密仪器都报废了。”

苏云烟站起身,拍拍手上的灰尘:“两千万算什么,如果卡尔说的是真的,这块金属价值两千亿都不止。”

卡尔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块金属:“苏总,您还记得大学时学过的超导原理吗?”

“当然记得。”苏云烟接过金属块,感受着它的温度,“超导体在临界温度以下电阻为零,但传统超导体需要极低温度才能工作。”

“对!而这块材料在25摄氏度下就能实现完全超导!”卡尔激动地搓着手,“如果我们能量产这种材料,整个能源行业都会被颠覆!”

张海涛也赶到了现场:“苏总,消防队已经确认没有安全隐患,但这里短期内不能继续实验了。”

苏云烟把金属块还给卡尔:“立即转移到备用实验室,我要亲自参与验证这个发现。”

“您亲自参与?”卡尔有些意外。

“我的化学博士学位可不是白拿的。”苏云烟撸起袖子,“而且这么重要的技术,必须绝对保密。参与的人越少越好。”

两个小时后,备用实验室里灯火通明。

苏云烟穿着白色实验服,正在显微镜前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她的动作专业而熟练,完全不像一个企业ceo。

“晶格结构非常特殊。”她抬起头对卡尔说,“这种六角形的排列我从来没见过。”

卡尔在另一台设备前忙碌着:“苏总,电阻测试的结果出来了,在室温下确实是零电阻!”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江宸予拄着拐杖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保安。

“从现在开始,这个实验室实行军事化管理。”江宸予环视一圈,“除了在场的人,任何人不得进入。”

苏云烟放下显微镜:“你的伤还没好,应该在医院休息。”

“这种时候我怎么能躺在病床上。”江宸予走到她身边,“骆决明的间谍无处不在,这项技术必须严格保密。”

卡尔举手发言:“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如何验证这个发现的可重复性?”

苏云烟思考了一下:“先分析爆炸时的具体条件,温度、压力、化学成分,每一个参数都要精确记录。”

“我已经调取了实验室的监控录像。”江宸予从平板电脑上调出视频,“爆炸发生在晚上9点47分,当时你们在做什么实验?”

卡尔回忆着:“我们在尝试用高压电弧处理石墨烯复合材料,想要提高导电性能。结果电弧装置突然短路,引发了连锁反应。”

“短路的原因找到了吗?”苏云烟问。

“应该是电压调节器故障,瞬间输出了超过设计值十倍的电压。”卡尔指着残骸说,“正是这个意外的高电压,创造了室温超导的条件。”

苏云烟走到白板前,开始写计算公式:“如果我的推算没错,我们需要在1800摄氏度的高温和5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让特定比例的石墨烯、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发生反应。”

江宸予看着密密麻麻的公式:“这些条件能人工重现吗?”

“理论上可以。”苏云烟放下马克笔,“但需要专门的设备。”

卡尔兴奋地说:“苏总,如果我们能掌握这项技术,就能制造出革命性的电池。储能密度比现在的产品高一百倍,充电时间缩短到几秒钟!”

“不只是电池。”苏云烟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超导电缆、磁悬浮交通、核聚变发电,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无法估量。”

江宸予提醒道:“但我们必须抢在骆决明之前完成技术验证。一旦消息泄露,他会想方设法偷取或者摧毁我们的研究成果。”

“那就连夜开工。”苏云烟做出决定,“卡尔,你负责设计实验方案。江宸予,你安排最可靠的人手守卫实验室。我来联系设备供应商,不管花多少钱,三天内必须把所需设备运到。”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云烟几乎住在了实验室里。

她白天处理公司事务,晚上就穿上实验服和卡尔一起做实验。她的化学专业背景发挥了关键作用,多次在关键节点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苏总,第十八次实验开始了。”卡尔启动高压反应釜,“这次我们调整了稀土元素的配比。”

苏云烟紧盯着温度和压力指示器:“温度1850度,压力52个大气压,保持三分钟。”

反应釜内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各种仪表的指针在剧烈跳动。

“反应结束,开始冷却。”卡尔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二十分钟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反应釜。里面躺着一块比之前更大的银白色金属。

“快测试电阻!”苏云烟迫不及待地说。

卡尔连接好测试设备,屏幕上的数字让他们都屏住了呼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