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 谁家老太太要拯救世界啊 - 山中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3章

第33章

顾明宣有种错觉。

她仿佛又来到了永宁侯的丹房,傅幸臣从未走下过那个十字架,一直在受刑。

“混——账!”

这么久以来,顾明宣当顾老夫人当得太舒服,舒服得都快忘了“愤怒”是一种什么感觉。

这一刻她就像是回了刚穿过来的时候,看见了极大的恶意,如有形质,就在她的面前。

“外、外祖母……”赵承恩回神,大为意外,一顿之后,他像是陡然回神,无比吃惊,“怎——怎是傅幸臣?!”

他向长史喝问,“不是让你们带那姓周的过来吗?!怎么会抓错人?!”

长史跪下叩头:“下官办事不周,请王爷责罚。”

“滚!”赵承恩大怒,然后向顾明宣解释,“那姓周的杀妻灭子,却偏偏作得不留痕迹,刑部抓不住他的罪证,无法定他的死罪,但外孙想,人在做,天在看,他就算能逃死罪,我也要替天行道,叫他活罪难逃……”

“够了!”顾明宣厉声,“滚出去!”

赵承恩面上僵了一下,还是听话地退下。

顾明宣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

幸亏现在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年轻,如果换成当初那时候,可能要被当场气到爆血管。

她走向傅幸臣。

傅幸臣随着她的走近微微偏了偏头。

那绳子捆得死紧,又浸透了血,顾明宣咬牙切齿也无济于事。

“要用刀。”傅幸臣的声音有些虚弱,虽低却很清晰,“有刀吗?”

没有刀,但有斧子。

赵承杰心沉手稳,一斧子劈开绳索。

傅幸臣像是被抽去了骨头,软软地往下倒。

顾明宣一把扶住他,血腥味有了具体的形质,兜头罩了她一身。

一切好像是十年前的重演。

那时小小的傅幸臣刚从十字架上解脱,也是站都站不稳。

现在的傅幸臣伤得比当时更重。赵承恩的鞭子上带着倒刺,那身状元袍看起来完好,只不过是因为鲜血的颜色填满了破损的缺口,傅幸臣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肉,顾明宣想扶住他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幸臣,对不起……对不起……”顾明宣喃喃地,语无伦次,“我带你去找看大夫,一定会治好你……”

换成常人,这样的伤势下早该晕死过去,傅幸臣却依旧清醒,他甚至还擡起头看了顾明宣一眼,神情里好像有丝奇怪似的:“又不是你动的手。”

顾明宣也没法解释,她的脑子一团混乱,觉着也许是十年的时间那么漫长,她顶着顾老夫人的身份,被动地活成了杜家人。

永宁侯是哥哥,赵承恩是外孙。

将将把杜家人管好不去作死,七七八八的亲戚像是得到了杜家那份闲置的作死份额,一个个往死里作。

原书中,中后期皇帝驾崩,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但最主要的势力只有三个。

第一个当然是男主赵承烈。他以灵山教为根基,网罗了各地英才,采取周边包括中央的战略,一边壮大自己,一边剑指京城。

第二个则是赵承恩。他的势力主要来自于杜家的多年经营,拉朋结党,可以说代表了大安朝廷的中坚力量,基本掌握了三省六部。

第三个则是太子赵承德。太子在原书中不声不响的,先皇后去世之后更是没什么动静,但一直是东宫正统,赵家宗室以他马首是瞻,更有以礼部和国子监祭酒为首的一大批士人作为后盾。

三方征战之时,傅幸臣就是投身在太子门下,最终将太子的势力转化为自己的势力,将赵承恩凌迟处死,将杜家人全族吊在城门上。

一是向男女主示威,二当然是报仇。

顾明宣这么多年把杜家的孝子贤孙们约束的好好的,攒了十年的功德被这大孙子一顿鞭子抽得干干净净。

不凌迟你凌迟谁啊?!案情还没有落定,就敢把人带回来往死里打,这是笃定皇帝一怒之下会让傅幸臣为芳湖公主的死背锅。

傅幸臣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小孩了,顾明宣根本抱不动,十皇子赵成杰背身蹲下:“我可以背他出去。”

顾明宣吸了吸鼻子:“十皇子,多谢你了。”

傅幸臣被放到赵承杰背上,大片的伤口压住赵承杰宽阔的背脊,顾明宣已经做好他会痛到惨叫的准备。

可傅幸臣像是感觉不到,除了脸色更苍白了一点,他没有一点动作,声音仍旧平稳:“你就准备这么出去?”

顾明宣看向屋外。

密室一层门,虚假的简朴主卧又是一层门,她扒开一点门缝,就看见最外头的院子里,金吾卫的明光铠在西去的斜阳下闪闪发光,几乎把院子占满了。

“我这么大的罪证若是出了这道门,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七殿下的脸还往哪儿搁?”

傅幸臣语气里竟然有一丝莫名的悠然,不像是垂死的伤员,倒像是看戏的看客。

“七皇子可是你们杜家往上爬的根基,老夫人要为了我这么个外人自毁长城,断送整个杜家的前程吗?”

赵承杰也在看着顾明宣,浓眉下的大眼睛里有明显的犹疑。

生在帝王家,就算再懵懂,在这方面也比同龄人更敏感。

人都会趋吉避凶,如果老夫人不会为了无辜的傅幸臣站到杜家对面,又怎么会为了无足轻重的皇姐站到父皇的对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