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成蛟番外
从第一次看到他,他就知道碰到自己的劫了。那样的自信,讲着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就像神秘的光洞,引人想一直探寻到最深处。
他知道他不会武功,可还是缠着要跟他切磋,其实不过是想多跟他相处相处而已。
初次陪他出宫,当看到他伸手理所当然的向自己要钱,一掷百两买下那幅破字画时,他在心里就默默的想,这个人他要定了,不管他是王兄的先生还是同为男子。
再后来他明目张胆诱那小霸王入圈,那张扬的姿态,飞扬的眉宇,最后又轻巧聪明的将一切转到自己身上。他本不是多管闲事之人,不过既然他向自己求助,他就不可能拒绝。
完事后看到他欠下巨债的表情,他忍的好辛苦才没笑出来。不用还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属于你,就算让我把心挖出来都可以。不过他一定不会要,他满心满眼都是王兄,就连吃个午饭想的都是他,好不容易批准出宫一天又匆匆赶回去。
有时候自己总在想,若是他先认识自己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可得到的答案还是一样,自己与王兄差太远了。他是一国之君,在比武场上三箭四中便决定谁输嬴。
[寡人职不在武,胜你输你又如何?]你想要的从来不会得不到,不是吗?想到自己与王兄的差距,他只能想尽办法亲近他,出现在他面前,期望他能注视自己的更久一些。
函谷关那一吻有点超出意料,也超出意料的美好,那一刻他真想直接把他变成自己的人。然后他会怎么样?会恨,会怒,不过他会哄,他可以给他名位,许他承诺,慢慢的他就会原谅爱上自己的吧?就像自己要挟他同他一起去甘泉宫一样,即使不愿,但终究还是无奈点头。
还有那次祭祀回途的车上,自己一时没忍住帮了他一把,即使他愤怒的想杀人,骂得比刁民还凶狠,可一但下了车又是那幅儒雅面孔,见着王兄又像是偷情被人抓着了般畏畏缩缩。然后是酒会上不屑大臣们的恭维,可话题一扯到他身上又不得不恭维奉承。
他就是这样,随遇而安,将来兵挡,水来土淹,实在不行便会屈服,他从来不会像那些死儒般守那些规矩。
还有许多许多,虽然只有十几天的相处,让他忍不住每天每时刻都想他,一下看不见就会在想他现在在哪里?
酒宴他与王兄相继离席,他知道他们可能在一起,但那是他王兄,一国之君,即使他们真的有什么,他也只能忍着。直到赵婴那句话惊醒了自己。对啊,即然心不在此,那么他便顺从自己的心。
冲进夜色,明明四周一片黑暗,他还是第一时间看到那缠绵的两人。先生满足的呻.吟,这是他没听过的,勾魂摄魄。
他没有本钱去争,也争不过,正要退去时看到他被王兄无情踹进湖里,他知道肯定是王兄发生他衣服下的秘密,顿时想也不想跳进去救他。也许这举动真的很蠢,看到他骂骂咧咧的离开就知道,可他甘愿。
边关赵军来侵,这是一个契机,他需要变强,掌握权力才能跟王兄竞争,便想也不想主动请缨,在舅舅与众位大臣的帮助下,他终于领着大军出发,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来送行,没有看到他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一幕。
一心想立军功,名扬天下。去到关边才小战一场,舅舅就让自己驻军,为此自己还跟他争执了一翻。到后来得知王兄不是父皇子嗣时,我第一反应便是先生跟错了人,以他那样的才学,应该为一个真正的一国之君授课,展露他的学识,再后谋天下。
一想到此,又听到舅舅蓄谋已久的计划,他心动了,即使知道这在王兄眼里可能只是跳梁小丑,但他还是想放手一搏,反正自己怎样都争不过他,那么赌一赌又如何?大不了一死。
当战争拉开序幕,看着原属秦国的士兵相互残杀,他知道自己是个罪人,死后应该下地狱。不过为了能得到先生,他不后悔!
王兄果然如自己想像中那般厉害,仅三天时间就大破屯留,自己在几百名亲信的拥护下逃离。
他从没想过逃,但他想见先生最后一面,就最后一面。从除夕宴后便再也没见过他,已四十五天零一个上午。
蒙恬带兵追来,在秦国第一大将的冲杀下他们很快被擒拿,万念俱时他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先生,他瘦了很多,瞬间想到的便是王兄没有照顾好他,便说了那些狠话,想让先生离开他,再谋他处。
他知道王兄待自己很好,说那些话也有违心意,可王兄这样的人注定要为天下穷其一生,他将来会是个好君王,但不是个好恋人,我只想你幸福。
当王兄问他后悔吗?
他只说,此生不悔。
也此生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