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七零支书家的村姑(11)求订阅 - 天生好运 - 传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天生好运 >

第26章七零支书家的村姑(11)求订阅

第26章七零支书家的村姑(11)求订阅

还泡发了不少的木耳,单独用半只鸡肉炖木耳。

韭菜是她在家里用长木框种的,周围有火温暖着,不然三五月的韭菜,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吃得到的。

其实她做菜才没有多久,二姐与二姐夫都来了。二姐乔英,坐在灶膛口烧火,与乔妤一起聊天,“老三,你最近小心些大姐,谁知道她是那时候来家里闹?

我说爹去了县里开会,她知道爹不在家,不能给她主持所谓的公平,就不满的嘀嘀咕咕的回去了。

但我想着她最近几天就会过来,你小心些。”

“嗯,我晓得了。”

两人聊着天,闻着菜香味。

乔英闻着这香味,“咱家做饭最好吃的还是属你,我做饭就差了点。跟你比,总是差了点味道。”

“那是你没有我舍得放调料,其实都差不多,以后条件好了,油给足,调料给点,味道都不会差。”

“可能吧。”

聊着天,饭菜就做好了。

厨房是个大厨房,兼餐厅,里面有一张大方桌,但又没有太高,就本地的小靠背椅坐着就能坐在桌子边吃饭。

一顿晚饭,所有人都吃的心满意足。

可在隔壁村的乔大姐,是不满意的,低声骂骂咧咧骂的很难听。

但乔妤没有听见,听见了也不在意。

她盖房的时候,确实象征性的在外面找人借了钱,她有工作,每个月有工资,伯伯叔叔只要有钱的,都愿意借给她。

倒也不担心她还不上。

可乔大姐不相信。

总觉得老三未来也是出嫁女,凭啥她能让老爹给盖房啊。

她吃亏了呀,吃大亏了。

所以不舒服的很。

一肚子的怨气。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了。

进入冬天,地里依然有活,但不多了,这时候社员们如果请假不上工也好请假。

算是一年难得的农闲时间,往年这时候本县或是本市有水利工程,需要社员们出工,可今年,三桥村的社员们是难得不需要去参加水利工程。

家家户户的女眷,大部分都在家里忙活自己的活。

男人们也磨洋工的出去做工。

别的村是除了端午,中秋,各一天假,就剩下过年有八九十天假。

往年三桥村也差不多,可今年的三桥村与往年大大的不同,除了正常的过年的几天的假期,进入腊月,就给社员们轮流的放假。

家家户户该干嘛的就去干嘛。

终于放假了。

乔妤也多出来不少的时间,家里上交了一头猪,还有一头,则是可以自家杀。

因为乔父高兴,宣布剩下的一头猪,就自家杀了。一大半去集市卖了,一小半自家做成腊肉腊香肠,自家吃。乔父这可是下了一个大决心。

当然留下来的这一小半给乔妤分了一半

毕竟之前家里养猪的主劳力是乔妤。

卖出去的一大半,乔父也给乔妤分了三分之一的钱。

这点无论是乔二姐夫妻还是乔慧都没有意见,他们知道,如今乔妤虽然没有结婚,但等同于分家了。

这些是她应该得的,何况乔妤还欠债。

南方多个省小年都是腊月二十四。

西河集市可热闹了。

西河集市已经搬家,搬出了草坪,在之前的集市边上的小树林的另外一侧的空地,正式安营扎寨了下来。

那是块地势比小树林与草坪还低的一块地方,因为那块地方,真是每年都要被淹,一场大雨就能淹没那大块地方,加上那块地方有些背人,在树林后面,所以乔妤一开始没有选择那片地方。

可最近几个月,生意做起来了,上面也派人来监督,加上也默认了西河集市,乔妤便让文一,与上面派来的监督员谈了谈,要下了那块地方,文一提出来那块地方他花钱加固加高,临水的两侧用石头与水泥钢筋,做成了防洪的堤坝。

那片地方很大,很是适合。前几天那边已经布置好,整体搬迁了过去。

今天这里可热闹了,多出来了一家三桥村村集体自营的小饭馆:快餐,点餐,米粉,都有。

村里也提供临时住宿的地方,当然是需要花钱的。

草坪外面全是车,今天集市可是下足了本钱。

夏季收的泛滥成灾的新鲜西瓜,新鲜荔枝,以及各地收的卖不出去的歪瓜裂枣的香蕉,以及一些卖相不好但味道着实不错的苹果,橘子,橙子等。

今天来个倾销,要知道都市时空的卖相不好的水果,在这个世界,那卖相可是十分不错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