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风调雨顺
罗侯听着这一句句来自百姓最真实的抱怨。还有在抱怨中,夹杂着无数关于他的流言。
脸色不由自主的黑了下来。
这些流言,不用说,都知道是张梁散布的。
这手段和之前在巨鹿郡城的时候,何其相似。
为了搞他罗侯,张梁甚至不惜牺牲黄巾军的声望,也不惜破坏武安县这个黄巾军的根基。
城内不收粮,极大概率也是和张梁有关。
这张梁甚至宁愿让未来黄巾军粮草短缺,也要用这种方式打击罗侯的势力。
怪不得,在张角死后,原本在冀州还算有所优势的黄巾军,形势竟然急转直下,短短两个月后,便让人攻破了广宗。
以张梁的脾性,和对待民众的态度,不让黄巾军大失民心,才见了鬼了!
没有了民心支撑的黄巾军,又怎么可能撑的过朝廷大军的围剿。
而现在,已经失了民心的武安县,和已经在民众口中黑化的罗侯。
是接下来罗侯治理武安最大的障碍了。
不过,对于罗侯来说,眼下却有一件,比治理武安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即将下大的秋雨,和原比城门口这些粮草,数量更多,也更重要的遍布武安县全县的粮食。
如果这秋雨真的下了,并且引发了洪涝,那么对于罗侯的损失,远不是一个小小武安县的民心能够比得上的。
那可是黄巾巨鹿郡周围军队未来一年三分之一的粮草,也是九龙峡未来最大的收成。
罗侯突然停在原地,使出太平要术中的【初级气象观测】。
未来24小时的天气,浮现在罗侯的脑海。
轰!
看到未来天气的降雨量,罗侯脑子一懵,这何止是大雨,几乎算的上是暴雨了。
加上武安县的地域几乎称得上三面环山,到时候,山上冲下来的山洪,将对整个武安县丰收的粮食造成灭顶之灾。
现在已经不是粮食会不会被大雨沤烂发霉了。
而是粮食是否还能存在在武安县的地界上了。
不行!
这场暴雨一定要阻止。
必须阻止了这场暴雨,后续整治武安县才有意义。
想到这里,罗侯突然想起,大汉四百年国运堪舆图上,似乎能够对县城的作物加点,形成特殊的状态,而其中有一个状态叫做【风调雨顺】。
据说,在【风调雨顺】的状态下,即便周围所有地界都遭了灾,武安县也会平安无事。
唰!
罗侯的意识瞬间沉入了脑海中。
他迅速的点开武安县的微缩城池,直接点向了作物的加点上。
结果。
“请宿主先接管武安县县令大印,开启武安县县治,方能使用气运加点。”
看到这条信息。
罗侯再一看,未来24小时天气中明显显示,半个时辰之后,即将倾盆而下的暴雨。
他不再犹豫,直接策马越过众人的头顶,奔向城门。
结果在城门口时,城门卫却将罗侯拦了下来,显然紫王的神骏,让他们觉得罗侯非同一般,需要仔细查验一下。
罗侯冷冷瞥了一眼拦他的城门官,将手中的渠帅令拿了出来。
“我,罗侯,你要拦我?”
一声铿锵有力,蕴含着巨大威势的声音,在城门口响起。
城门官看着近在眼前的渠帅令,听着罗侯两个字,顿时愣住了。
“罗,罗,罗帅?”
哼!
放下一声冷哼,罗侯策马赶往县衙。
随后一声长鸣的号声,自城门口响起。
似乎在知会着什么。
罗侯暂时没有心情理会,心中记下,架着紫王,在秋雁的指挥下,向着县衙赶去。
县城不大,不到几息时间,罗侯已经能够看到县衙门口的拴马时。
而这时,县衙中突然冲出一道人影,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县衙对面的告示栏上。
然后从上面疯狂的撕下一连串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