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晋州三大家,线索清晰
华九章从前脚刚宫中出来,便收到大理寺左大人的消息。
随即,她去到大理寺。
“公主,您交代臣向京中跑商之人询问盛和十二年间,去往晋州贸易往来的商人一事,已有眉目。京中有一往返京城与晋州的寡夫刘王氏,曾在十几年前,于官道交界处偶遇一神智不清的年轻小郎。
当时,他见那小郎着实可怜,心生怜悯,还吩咐手底下的仆从去给那个小郎一点碎银。但因他刚刚寡居,一个年轻夫郎寄人篱下,自身处境艰难,没敢有太多的帮协之举。
随后,在离开晋州前,他见这小郎仍是神志不清的样子,实在放心不下,便吩咐身边的仆从去当地报了官。
至于,后面那小郎如何……他就无从得知了。”
华九章听后,陷入沉思,“这刘王氏的话倒是提供了新的线索,那这刘王氏提供的这些话,可有确凿证据确定这年轻小郎就是花贤?”
“回公主,盛和十二年间,晋州来京城赶考的学子,仅有二十九名。据下官所查,当年考取功名学子有五人。其余参加考生落选……
考生中,除花贤外,其他人现在皆有下落,且能证明他们在那段时间的行踪,唯有花贤下落不明。下官推测,这刘王氏偶遇的年轻小郎极大有可能就是花贤。”
华九章眉头紧锁,“继续深挖,一定要找到确凿的证据,不能仅凭推测就下定论。另外,你再去查查当年晋州官府对此事是如何处理的。”
“喏,公主!”左大人应声道。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却发现晋州方面当年的卷宗早已不知去向,此事愈发扑朔迷离。
华九章眉头紧皱,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还是她们想得简单了。她来回踱步,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
“左少卿,此次你亲自去探访当年晋州官府的相关人员,务必找出蛛丝马迹。切记,不可打草惊蛇!”华九章果断下令。
左大人领命而去,华九章则继续在大理寺中整理着已有的线索。
几日过去,左大人带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当年的官员要么早已辞官归乡,要么已离世,调查陷入僵局。
华九章决定亲自带人前往辞官归乡的官员家乡探访。经过长途跋涉,她终于找到了那位官员。
开始,那官员对当年之事避而不谈,神色慌张。华九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承诺不追究她,才终于让他松了口。
“殿下,当年草民也是受人胁迫,不得不将此事压下,那卷宗也是被人暗中销毁。”
华九章追问:“究竟是何人指使?”
官员颤颤巍巍地说:“是……是当地的一位权贵,具体姓名我实在不敢说啊,殿下。”
华九章深知此事牵连甚广,回程路上,心中已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回到京城,华九章立刻着手安排更深入的调查,她马不停蹄地开始部署下一步行动。她一方面秘密派遣亲信继续追查晋州那边权贵的身份背景和相关证据,另一方面则在大理寺内重新梳理已有的线索,试图找出其中被遗漏的关键。
同时,开始加强对张瑞的审讯,试图从她口中撬出与此案有关的线索。
数日之后,负责调查晋州权贵的人员带回了一些重要情报。原来,晋州几位权贵地头蛇,三大家钱、吴、孙在晋州一带势力庞大,相互联姻,且与当地的官府和富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背后的关系网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