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乡(4)
怀着对双亲的愧疚,苏欣从第二天开始,便全权照料妈妈的生活起居。她在早上七点之前起床,给妈妈买好早餐送到医院,然后细心地给她打水洗脸,梳理头发。尽管妈妈的身体远远没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这些事完全可以自己做,她还是坚持不让妈妈动手。妈妈微笑地享受着女儿贴心周到的服务,心里暖暖的都是满足。
用完早餐,她扶着妈妈的胳膊,带她在医院里的绿化区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回到病房,她让妈妈先休息休息,再给她按摩腿脚。临床的老阿姨一脸羡慕地说,有个孝顺女儿真好!
俗话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这话一点都不假。女儿回来了,做妈妈的心情好了许多,脸上也重新有了光彩。看到妈妈气色好了很多,身体一天天康复,她心里无比欣慰。
这一整天,她除了悉心照料妈妈,脑子里不断回想着前一天晚上苏琳说过的话。
苏琳说,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父母比谁都着急。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父母也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该找个人嫁了?苏琳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心思?一定是他们在她面前说了什么!可是他们为什么在自己面前什么也不说?他们一定是舍不得自己,又害怕耽误自己,她理解他们纠结的心理。
知道父母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她心里突然很难受。不知道这件事是忧还是喜。这段千里之外的姻缘,他们能欣然接受吗?既然该面对的总归要面对,现在先竭尽全力照顾妈妈,就算是讨好,只要她能早日康复。自己的事情就指日可待了。
下午趁妈妈午休的功夫。她来到主治医生的办公室询问妈妈的病情。
“你是她什么人?”医生问。
“她是我妈妈。”
“哦。”医生翻了翻病情记录。“从目前的诊断来看,病人患的是冠心病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她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对这类概念她一无所知。
“是什么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额,这个病,在她这个年纪发病率是蛮高的。由于病人长期的饮食不当、不运动、抑郁失眠、劳累过度等原因,造成心脑系统功能失调。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听着医生的分析,她暗思量:妈妈所做的工作,经常东奔西跑,走街串巷。这病肯定不是因为不运动引起的。排除了这个原因,那么饮食不当、抑郁失眠、劳累过度,这些原因都有可能。自己不在家。爸爸妈妈不会是不注意饮食,饥一顿饱一顿地每天凑合度日吧?她这病,是不是日夜思念自己才抑郁成疾?看来自己是妈妈这场病的罪魁祸首啊!但是听医生这么说,似乎情况没自己想象得那么糟糕。于是问医生:“那我妈现在要出院。可以吗?”
“出院?可以是可以,但是药不能停。现在最重要的是调理。”
“那以后该注意些什么?”
“饮食要合理搭配,多吃蔬菜和比较清淡的食物,保持好心情,千万不能激动,情绪失控是这个病的最大禁忌。”
得知医生允许出院,后期的治疗只能借助调理来巩固,她一直绷紧的神经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因为苏琳家离医院要近一些,晚上她照例睡在她家,以便照顾妈妈。
晚上在被窝里给程远发短信,告诉他妈妈的病情稳定下来,可以出院了。一直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她消息的程远,渐渐放下心来。他问,那我什么时候可以过去?她回复,什么时候可以过来我会通知你!他又说:昨天我妈打电话过来,问我们离家这么近,放假为什么不回家?我骗她说你们单位假期临时有个活动,脱不开身。
她看着短信久久发呆。
父母没有同意她跟程远在一起之前,她不想也不敢让程远妈妈知道自己怀孕的事,否则她一定会打电话给父母,商量两个人的婚事。妈妈是个极爱面子的人,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她不敢保证她会做出什么事来;如果程远妈妈知道自己回了老家,一定会问为什么不带他一起回去,她不想为这个问题做过多的解释;若是知道自己的妈妈住院,自己怀着孩子独自回家,以程远妈妈的性格,恐怕要追到老家来,那样后果不堪设想!看着短信,想着程远因为自己,有家不能回,在这样喜庆的节日里,一个人在他乡孤身度日,她心里又疼痛又愧疚。
见她许久不回,他又问:我女儿乖不乖?这两天有没有欺负你?她这才想起来,怀孕一个月多,除了早晚刷牙恶心干呕以外,并没有什么不舒适的地方,看来这个孩子,除了在开始的时候用把妈妈折腾得头痛欲裂的方式,高调宣布自己的到来,其实一点都不想为难她这个不称职的妈妈,还真是贴心啊!她抚摸着肚皮,心里一阵感动。
她回复他:孩子很乖,一点都没让我难受。你这两天都干吗呢?他回复:看书、上网、替你写日记。她惊讶:替我写日记?他回道:是呀!你走了,日记留在家里,我要帮你补上啊!这样你回来的时候就知道我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这个傻瓜,是担心自己不信任他吗?好像自己还没小心眼到这个地步吧?他真是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