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被召入宫
第121章被召入宫
年根岁末,府中诸事繁杂,温凝正忙着帮老夫人料理账目、清点年货。
廊下挂着的红灯笼映得庭院里暖意融融,小夕宝日日扒着门框盼,盼着侯爷赶紧回来。
侯爷走时说过,回来要给他带生辰礼物呢!
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皇后会派身边的嬷嬷来。
“五公主自上次落水受惊后,凤体一直欠安,前日身上忽起红疹水疱,痒痛难忍。
太医诊后,疑是湿邪蕴毒之症,用药后仍未见好转,皇后娘娘心忧如焚,夜里都难安寝。
听闻温姑娘当年在边城时,曾处置过痘疫疠症,于这类外邪侵体的病症上最有见地,特命老奴来请姑娘入宫一趟。
若能缓解公主苦楚,也能宽慰娘娘这颗慈母之心。”
老夫人听了,心里顿时一紧,忙不叠地吩咐周嬷嬷,“快将我备着的那封茶钱取来,给这位姑姑润润口。”
说放间,一个沉甸甸的锦囊立刻塞入了宫中嬷嬷的手中。
老夫人语气恳切又惶惑,“不瞒嬷嬷说,这孩子并非世家出身,从未学过宫里的规矩,年纪轻、性子直。老身是怕她懵懂无知,万一冲撞了公主凤驾,或是回错了娘娘的话,那岂不是天大的罪过?”
那嬷嬷不动声色地将锦囊纳入袖中,反手轻轻拍了拍老夫人的手背,“老夫人您太多虑了,皇后娘娘慈心仁厚,岂是拘泥虚礼之人?眼瞅着年根了,只盼公主快快好了才是正经,这才特请姑娘去瞧瞧呢。”
老夫人听了这话,心下了然,娘娘口谕,这事儿是半分推拒不得的。
“既如此,老身便让这孩子准备准备,请嬷嬷先行一步,侯府立刻将人收拾妥当,必不敢耽搁,即刻送入宫中去。”
那嬷嬷却道:“老夫人客气了,不劳府上另外备车了,娘娘体贴,特意吩咐老奴备了暖轿来,此刻就在府门外候着,姑娘只需随老奴同行便可。”
静立一旁的温凝将这番话听在耳中,她想起皇后与太子对师傅所做的阴私事,心下顿时泛起一阵冷意,但面上却依旧沉静。
她深知皇命难违,此刻从容应对方是上策。
她上前一步,对着老夫人盈盈一拜,声音清稳,“老夫人放心,娘娘慈心信任,凝儿自当谨言慎行,不负娘娘恩典与侯府期许,凝儿去去便回。”
直到那身影消失在影壁之后,老夫人脸上的忧色才彻底沉了下来。
她立刻唤来青芒,问道:“侯爷何时能回?”
青芒躬身,低声回禀,“按行程,主子需得后日晌午之后方能回府。”
老夫人点点头,“知晓了。”
她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老夫人走后,青芒不敢有丝毫耽搁,转身便疾步往马厩方向而去。
侯爷离府前特意交待过:府中但有异动,不论事由、不分时辰,立即快马报我!
……
宫轿一路晃晃悠悠,待轿身终于停稳,暮色已悄然漫过宫墙。
温凝随着引路的嬷嬷步入宫门,擡眼望去,但见朱红宫墙高耸入暮霭,飞檐下悬着的鎏金铜铃在晚风中轻晃。
四周的一切,从雕梁画栋到一砖一石,无不透着皇家规制的森严肃穆与冰冷精致。
她虽从未学过宫中礼仪,却也深知此处非同寻常,一路始终低垂着头,目光只敢谨慎地落在脚下光洁如镜的石板上。
嬷嬷引着她穿过重重殿门,直至步入长乐宫的内殿。
一股暖炉烘出的热意裹挟着沉厚的香气扑面而来。
她只觉眼前光影微微一晃,尚未看清殿内情形,便听得身侧的嬷嬷轻声提醒,“皇后娘娘在此,快行礼。”
温凝心头一紧,立刻屈膝跪伏于地,“奴婢参见皇后娘娘,愿娘娘凤体安康,千岁金安。”
皇后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擡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温凝依言缓缓擡头,只见皇后一身暗绣鸾凤纹样的绛紫宫装,端坐在上首,珠翠环绕,仪态万方。
皇后本已在心中反复描摹过相似的模样,然而真看清那张与记忆中几乎别无二致的面容时,只觉时光倒流,仿佛将二十年前的旧影生生拉回眼前。
她指尖猛地一颤,捏在手中的茶盏竟拿捏不稳,“咯噔”一声轻响,被她有些失态地撂在了身旁的案几上。
皇后目光落在温凝脸上,久久未移,殿内跳跃的烛火映照着她眼底一片复杂难辨的幽光。
静默了片刻,她才缓缓开口,“温姑娘年芳几何?可还有亲人在啊?”
温凝垂首恭敬答道:“回娘娘的话,奴婢今年十九,父母……皆已故去,并未有其他亲人了。”
皇后指尖轻轻撚过袖口的鸾凤绣纹,语气似是叹息,“倒是个苦命的孩子,那……你是几时的生辰?”
这话让温凝心头微微一凛。
问家世、年纪,尚可算是寻常的关怀,可这般细究到具体生辰,便显得有些逾矩和反常了。
她本能地觉得不妥,原本几乎脱口就要说出的八月十五,话到嘴边却猛地顿住,只谨慎地低声回道:“回娘娘,奴婢父母在世时性子粗疏,只依稀记得奴婢是生于腊月的。”
皇后闻言,手上的动作几不可察地松弛了几分。
好在不是陛下的种。
“知你身世坎坷,本宫问得细了些,也是怕怠慢了你,你莫要多心。”
皇后又看似关切地寒暄了几句,便示意身旁的嬷嬷,“带温姑娘去瞧瞧公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