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055
◎“嫂嫂诱我。”◎
虽是亲眼见到顾温瑶连写个字帖都要跟莫书清挨在一起,可虞氏也不好断定她俩的关系是好还是不好。
她这个养在跟前的女儿,心情好的时候跟谁都能手拉手笑着说话,连春水那样的身份她也没冷脸对待过,何况她跟莫书清又有从前的情分在。
虞氏心里琢磨着,两人可能因为管家权的事情气过恼过,但恼完也就罢了。
想明白后,虞氏再看顾温瑶跟莫书清并肩坐着就没觉得如何。
反倒是她身边的妈妈多疑的很,等顾温瑶跟莫书清离开后,妈妈便凑过来低声说,“夫人,我怎么瞧着瑶姑娘跟大娘子走得比之前还要近?”
虞氏睨她,“现在府上是书清管家,温瑶要是以后不想日子太难过,出嫁前至少在面子上总要跟她嫂嫂和和气气的。”
妈妈,“……话虽这么说,只是咱家瑶姑娘可不是会忍气吞声的性子。”
妈妈也是看着顾温瑶长大的,她宁愿相信顾温瑶一怒之下掀了饭桌跟大家撕破脸,也不相信顾温瑶会为了所谓的“日子好过”而在莫书清这个嫂嫂面前伏低做小同桌吃饭。
虞氏摆手,“你还是不懂后宅生活。”
虞氏跟妈妈感叹,“温瑶终归是要嫁出去的,她虽有钱财傍身,可侯府才是她最终的依靠,她要是想在夫家好过,总不能跟娘家把关系闹僵了。”
妈妈就是太懂后宅生活了,这才多想了点,“夫人说得是。”
八月份的天,黑的也不算早,只是顾温瑶在虞氏那里坐得久了,写完请帖再回去都已经戌时左右,正好夜色渐浓。
她们来的时候没提灯笼,是没想到会逗留这么久,回去时指望虞氏派人相送更不可能。
不过跟顾温瑶特意不让易芸回去提灯比起来,莫书清那边的刘妈妈已经让丫鬟提前来接了。
顾温瑶之所以不要灯笼,就是想跟莫书清一起走一段夜路,多一点亲密相处的机会,要不然她也不会磨磨蹭蹭故意写到这个时辰。
她藏着点小心思,怀着那点不可告人的小雀跃,期待的心情达到顶峰——
直到出了房门瞧见早已等在门口的丫鬟,以及对方手里的大灯笼。
顾温瑶,“……”
两人回去虽是同路,但有灯笼跟没有灯笼的区别可太大了。
顾温瑶有些不高兴,幽幽开口,“嫂嫂果然招人疼,不像我,只得摸黑走夜路。”
下面的丫鬟头都不敢抬,只觉得手里提的不是灯,是烫手的山芋。刘妈妈派她来接大娘子的时候,可没说过这简单的差事还有别的变故。
莫书清晚顾温瑶一步出来,自然看见了提灯的丫鬟,再听听顾温瑶的语气,嘴角抿出笑意,甚至说道:
“我瞧她手里的灯笼极亮,阿瑶要是不嫌弃,你我共用这一盏灯照明就是。”
顾温瑶扭头瞪莫书清,脸颊都鼓了起来。
她是嫌灯笼不够亮吗?她分明是觉得灯笼太亮了,刘妈妈怎么不让她提着太阳过来呢!
本就临近中秋,又是晴天,天上明月渐圆,月光已经够亮了,这会儿再加上丫鬟手里的灯笼,走在路上跟白天又有什么区别。
尤其是莫书清明明看出了她的想法,还说这样的话。
顾温瑶落后莫书清半步,就算莫书清刻意放缓脚步等她,她依旧慢吞吞的走在后头,恼的不肯跟她并肩,也不跟她对视。
莫书清垂眼侧眸朝后瞧,眼里带出笑。
阿瑶虽恼她,可那抹浅青色的裙摆随着她的脚步荡起涟漪,始终不远不近的跟在她身后。
像只不高兴又不得不跟她回家的小狗。
从主院到青棠院路过花园的石子小径,光滑的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月光下如小溪般蜿蜒着穿过左右相对的两座假山。
假山将近一层楼高,遮挡了头顶的月光,以至于前方的路有那么六七步的距离漆黑一片什么都瞧不见。
丫鬟提着灯笼在前面带路,清露跟易芸跟在后头,走在中间的莫书清脚步放慢,微微侧身朝后看顾温瑶。
顾温瑶还气着呢,茫然疑惑的瞪了她一眼,随后反应过来什么,眼睛慢慢变亮。
莫书清耳廓微红,目光无奈又纵容。
顾温瑶走了两步,借着挽起鬓角碎发的动作,反手摘掉一只耳环朝旁边的草丛里一扔,“哎呀,我东西掉了。”
易芸连忙道:“姑娘掉了什么?”
清露跟着低头四处找。
顾温瑶,“耳环,不知道怎么就松了。”
她丢了东西,丫鬟们连忙弯腰寻找,几人中就一个丫鬟提着灯笼,所有人自然围在她旁边低头找。
顾温瑶计谋得逞,见身边人的注意力都在地上,立马双手提着裙摆,几乎是踮着脚尖靠近莫书清,然后将她扑到那截被假山截住月光的黑暗里。
她双手攀着莫书清的肩膀,唇瓣贴着莫书清的耳廓,用气音哼哼,“嫂嫂诱我。”
莫书清手搭在顾温瑶腰后,只问,“高兴了吗?”
有点。
顾温瑶嘴角的笑意抿都抿不住,她要的无外乎就是莫书清的这份纵容跟偏爱。
虽然光亮昏黑,但莫书清依旧瞧见顾温瑶眼底的明亮跟笑意。
她高兴,她就高兴。
莫书清双手捧着顾温瑶昂起来的脸颊,右手拇指摸到她空空如也的耳垂,轻轻捻了捻,趁顾温瑶闷哼出声前,偏头轻轻吻住她的唇,堵住所有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