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章家里要买田地咯 - 睁眼抱着药罐,全家萌哭了怕化了 - 凌菲烟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176章家里要买田地咯

大姐和然然堂姐将家里能种的地都种了,已经没地可种了。

家里得买地!

越多越好!

等苏茵茵小跑着回了老宅后,苏阿娘正好给孩子们上完了一堂课,正在歇息。

见到苏茵茵回来了,苏阿娘扬眉浅笑,问她:“和你四婶弄好了?”

“弄好了阿娘!过两天咱们就有新的菌子吃了!”

“那好啊!”苏阿娘也很高兴,拉着小闺女的手道:“今儿就在家了吧?”

苏茵茵点点头,笑得眉眼弯弯的,“今儿我在家陪阿娘!”

苏阿娘就高兴起来,伸手摸了一下小闺女红扑扑的小脸,“刚跑回来的?”

苏茵茵点点头。

苏阿娘就皱眉道:“这么急做什么,看摔着你,阿娘就该心疼了!”

苏茵茵摇摇头,她没跑的那么快呀,阿娘还当她是那个身体不好的小姑娘呢。

“阿娘,我刚去看了大姐她们,我觉得我们家也要买田地啦!”

“买田地?哎呀,小七你不说,家里人都给忘了这茬!”苏阿娘一拍手,眼眸晶亮,“咱们家也该买田地了!”

正好孩子爹又拿回了六百两银票给她收着,家里不缺买田地的银子!

苏茵茵连连点头,“大伯父,三叔四叔和五叔都有田地,就咱们家没有了!”

没田没地终归还是没有安全感的。

当年苏茵茵祖父临去前就安排好了,长子分家里大部分家产,田地是拿大头的。

苏阿爹继承了祖传的手艺和食肆,田地就没分了。

三叔四叔和五叔分的少量的田地,如今都是租赁给村里人种的。

其实若是苏茵茵家能种地,肯定会给苏茵茵家种。

只是苏茵茵家有县城里的食肆要打理,根本无暇种地,苏阿爹也不会做庄稼事。

这些前事就不说了,重要的是以后。

二哥三哥肯定要走科举之路的,家里也不可能改为商籍,田地还是要买的,然后请人来种就很好啊。

何况,大姐可以继续将大棚种植发扬光大!

“等今儿你爹回来了,阿娘就和你爹说!”苏阿娘兴致勃勃,作为读书人家的女儿,太知道田地的重要了!

老苏家虽有手艺,也在做生意,但一直是农籍的。

按照大宁朝的律法,祖上一直是农籍,子孙后代都有田地记录在户籍上,就会一直是农籍了。

可老苏家苏阿爹这一代几乎不种地了,后面可见的也是可见的有手艺有铺面,照这样下去,那就成了匠籍了。

匠籍属于工那一类了,在子孙后代科举一途上,还是没有农籍子弟受人敬重。

大宁朝对商人算是宽容,对匠人也很宽容,但最看重的依然是农人。

农业是所有封建王朝的基本盘。

故,到苏二哥这一代孩子们开始读书走科举之路,当然农籍更好。

等傍晚苏阿爹带着家人回老宅后,脸上的笑意就没下去过。

原来,苏阿爹今日刚陪着苏大伯找周牙侩看了几家铺子。

因为苏大伯开木匠铺子不需要太好的地段出,只需在居民区集聚的地方就好,倒是有几家要出手,这就连着看了好几家。

苏大伯看中了一家,但嫌价格有些贵了,周牙侩也说不急,他会去找卖家帮着周旋价格,让苏大伯回家等着就成。

并不是什么好地段,在居民区集中的地方上的宅子确实不好卖的,苏大伯很大可能能用他理想的价格买下看中的铺子。

说完了苏大伯看铺子的事情后,苏阿娘就拉着苏阿爹说买田地的事。

苏阿娘一说要买田地,苏老太太就一拍大腿连声赞成。

“这些日子咱们都忙呀忙的,将这等重要的大事给忘了!”苏老太太道,“老二,听你媳妇的,手头上有钱了,一定要买田买地!”

说完又转头看着柳老太太道:“老亲家,您说是不是?”

柳老太太也连连点头,买田地可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柳老太太跟着老秀才知道不少道理。

女婿家有些特殊,女婿不事农产,一直没有田地可不好。

这银子赚的再多啊,还不如多置办些田地在手上来的心安啊!

在大宁朝,田地是受律法保护的,谁也不能乱来的。

“女婿手头上银子足够,多多买些良田好地,留给后人是最好的!”

柳老太太也不怕有人说她多管闲事,将田地的好处细细说给苏家老小听。

除了苏阿娘外,苏家老小哪里知道那么多门道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