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薄皮小馄饨(加更章)
苏大伯娘激动高兴的泪水滚滚。
苏老太太拿出帕子替她擦掉了眼泪,自己老眼也红了。
“好孩子,哭什么?大喜的事,该笑才是!”
“好,阿娘我笑……”苏大伯娘又哭又笑的,反而弄的苏家女眷们眼睛都红了。
大家都清楚,为了给苏宇读书,为了让他能进清风县的县学,大房承受了多少压力。
可一直没进去。
这回回了和月县老家,反而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如何不激动,如何不高兴呢?
苏宇自己这会子终于反应过来,也红着眼,极力握着拳头,才没哭出来。
然后,对着所有的家人,深深弯腰行礼。
苏大哥和苏二哥赶紧将他扶起来了。
一家人半天都没说话。
当日夜里,苏大伯娘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然后和同样睡不着的苏大伯说起私房话来。
于是,第二日一早,苏大伯正式和家里人说了他和苏大伯娘的决定,全家人都留在苏家庄了。
苏大伯娘表态说,清风县那边的宅子不卖,铺子的话不行就租给别人。
说这个决定的时候,苏大伯娘虽极力掩饰,其实眼睛还是红的。
苏家其他人也都理解大伯娘的不舍。
特别是苏家老太太和苏家几兄弟对她的决定都是十分感激的。
(从此之后的岁月,就凭此,就一直念着苏大伯娘的好)
苏茵茵在一边听着,就将她之前想过的办法说了出来。
她的建议是,大伯娘在清风县那边的宅子和铺子都不卖,也不用租出去。
且在清风县那边的木匠铺的生意也还照常做。
若是可能,多请几个经验丰富木工好的老木匠镇守在木匠铺子里,带几个厚道有天赋的小徒弟。
再请个靠谱的账房先生守着。
然后苏大堂哥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去一趟清风县看一下。
只要祖上传下来的铺子还在,老主顾们也维系好了,大伯娘祖传的木匠铺子就有存在的价值。
至于大伯娘祖上传下来的木匠手艺,有大伯父和大堂哥呢。
他们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
而大伯父和大堂哥也可以在和月县开木匠铺子啊。
苏茵茵有好多点子帮大伯父和大堂哥,到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苏大伯娘纠结的时候是真纠结,可干脆的时候也真是干脆。
她觉得小侄女出的主意非常好,她本来是打算放弃清风县祖传的木匠铺子了。
可按照小七的建议,还真是可行,还能维持住!
苏大堂哥也觉得好,还表示他一个月去几趟清风县看看都没问题。
既然大伯一家正式决定在和月县安定下来,那大伯和大堂哥的营生也要安排起来了。
苏阿爹的意见是,干脆再在和月县买一间铺子,再开个木匠铺子。
苏大伯娘很赞成,并主动说在和月县的木匠铺子就挂苏记的名号-苏记木匠铺。
大房买铺子开木匠铺子的事自然也要去找周牙侩的。
接下来就是月月的大棚蔬菜,因为要供应不少人家了,请了几位村里手脚麻利的妇人来做工,帮忙揪嫩青菜。
岳掌柜是派了人直接来拿嫩青菜的,他会安排人送到省城去。
因是送到省城秦家,苏茵茵建议自家大姐一样蔬菜拿了一些。
月月当然不会反对,除了三斤嫩青菜,还拿了四斤菠菜,半斤小香葱,一斤香菜还有两斤嫩韭菜。
说起嫩韭菜,苏茵茵想起了韭黄和蒜黄这两样蔬菜。
等有空的时候,她来试试。
姜老板那边则是他亲自带着姜小胖买了三斤嫩青菜,看着月月的大棚菠菜好,也买了六斤……
接下来城东李府那边也来人买了两斤嫩青菜回去。
月月有些发愁,剩下的都还小呢,苏茵茵建议她隔两天卖一回嫩青菜。
只要给三婶每日都留一些就好了。
今儿去三婶的面馆帮忙的是苏大伯娘和她的大儿媳妇冯氏。
苏老太太闲不住依然要跟着去,她要跟着去,柳老太太也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