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好大的胆子
坐在皇太后身边的果欣王停下了吃饭的动作,将筷子放到了一边,向后靠了靠倚在了椅背之上,眉头微扬,望着那脸上严肃没有笑意的温小暖。聪明如他,也猜不出温小暖打算说什么。
亭妃则是一脸紧张的在桌下拉了拉温小暖的衣袖,生怕她说出什么让皇太后不喜的话来。
皇后和秦香儿本来正在低声说着话,听到温小暖和皇太后的对话,也停了下来,扭头望着温小暖,各有所思。秦香儿脸上是浓浓的好奇,心里却是巴不得温小暖说出的话触怒皇太后,重罚想是不可能,得个惩戒也是好的。而皇后,则是眉头微微的蹙起,这样的一个女人,若是被亦远娶回了太子府,究竟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可是不管怎么样,她已经答应了亦远,只能去做。毕竟,她可以骗尽天下人,独独不能骗她的亲生骨肉。
“皇奶奶不会生你的气,你说吧。”皇太后怔了怔,笑得和蔼可亲。
“皇奶奶真好,对小暖比小暖的亲奶奶都要好。”温小暖轻声道,这轻轻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特别的情愫,让皇太后的心底又柔软的几分。
自己着实很喜欢温小暖这个丫头,她的性格脾气和当年的自己有点相象,看到她仿佛是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皇太后只觉得越看越对眼,十分的喜欢。
其实,温小暖无论前世今生,父母都没见过的她,哪里有过什么奶奶?
她只是动之以情。先是煽情了一下,看到皇太后脸上的慈爱更浓了些,才缓缓的开了口,道:“当时,小暖听了这诗时稍微的感叹了一番,所以才记得分明。那首诗是这样的:锄禾日当午,汗滴河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结辛苦。”
温小暖一边吟诗,一边打量着皇太后的脸色。
不怪她冲动不小心。要怪只能怪她时不时冒出的这颗正义的堪比奥特曼的心!若现在有机会时不提此事,以后每当她看到路边的那些没饭吃的乞丐时,恐怕都会倍感愧纠的。总不能为了这一时的错误。她日后天天拿着她自己的银子去行善吧。她有很多银子,但绝大多数都不算是她的,是必须要拿去做善事的。
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银子,若是也因为愧纠全拿出来做善事的话。她这辈子活着是为了啥呀?她这么累死累活又是为了什么呀?难道就为了博取一个大善人。活菩萨的称号?她才不稀罕。她不会大公无私到让其它人都吃大鱼大肉,自己却躲在家里啃窝窝头的程度。
如果这样,许她死后到天上当玉皇大帝她也不干!还不如老天直接一道闪电把她劈死得了!比那累死累活却是为别人挣钱要强得多了!
皇太后口中喃喃的念着温小暖所诵的诗句,一脸的沉思。那些庄稼汉子种田的景象她入宫前是亲眼见过的,确实是如此诗所言。顶着毒辣的日头,仍是举着锄头在那翻地。那汗水都不能称它为汗水,跟被天上的大雨淋到似的,哗哗的直流。曾经。她也想过,若有一日她入宫为妃,为后,定会劝皇上减勉赋税,为这些百姓做些自己能做的事。只是。入宫之后,才发觉宫中阴险。应付那些明枪暗箭已是不易,这事早就被她抛在了脑后。
“谁知盘中餐,粒粒结辛苦。”念到这两句,皇太后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温小暖,又看了看满桌的饭菜,看到温小暖那带着紧张和期盼的眼神。她有心成全,却故意的板起了脸,清咳了两声,冷声道:“这个种田的汉子倒是挺有才学的吗?这样的诗句都脱口而出,不到朝廷来效力太过可惜了,是不是?小暖,你是在哪里碰到这个汉子的,皇奶奶派人寻了他来,让皇帝看看。若确实有才华,便留在朝廷,为大留效力,如何?”
“啊?”温小暖怎么也没想到皇太后这番领悟,是悟出了这个,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在,在――我,小暖――”
皇太后见她吓得语无伦次,再也忍不住的笑出声来:“你个丫头呀,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种田的汉子是不是?你就是看不惯皇奶奶这大鱼大肉的铺张浪费是不是?”
“我,小暖――”温小暖此时才明白一句话的真实性,这姜,还是老的辣中。她自以为精湛无破洞的演技,却被皇太后一眼就识破。她分不清皇太后此时的笑是真笑还是气极而笑,忙起身跪下,回道:“小暖不敢有这个意思,皇奶奶你别生气。”
“那你觉得皇奶奶这顿饭可算浪费?”皇太后挑着眉问道。
温小暖目光划过那桌上的佳肴,沉默了半晌,低下了头,闭上了眼睛,硬着头皮,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回道:“确实有点儿。”
“好大的胆子。”一巴掌拍在了红木桌上,让桌边的人都惶恐的站起。亭妃直接跪到了温小暖的身边,磕了下头,道:“太后您别生气,小暖刚刚饮了点酒,有点醉了,这人也有些糊涂了。”
温小暖轻摇着头,抬眼望向那板着脸孔的皇太后,想到了战在沙场却只吃着粗粮干饭的将士;再想到那些沿街乞讨,在冬季抵不住严寒,甚至会冻死的乞丐;又想到那些本质善良纯朴,却因为家乡闹饥荒,不得不背井离乡,最后走上土匪一行的诸如虎子,大牛一般的人……心里升起了一种颇为激荡的情绪,她咬了咬唇,坚定的开了口:“小暖没有醉,小暖刚才那句话也确实有些不对。”
亭妃刚刚松了一口气,听到她后面的话后,恨不得上前捂住温小暖的嘴。
“皇奶奶这一桌的饭菜,不是有一点浪费,而是十分的浪费。这一桌共上了三十多样菜,没有一样是吃完的。动了筷子的,最多只有十余盘;吃得最多的,只有两三盘,也只是吃了不足十分之一;而剩下的,则是连碰都没碰过的。这一桌的菜食,若是换成银两,想是够一普通百姓家生活半年有余。如果天天如此,一年下来,便是够三百多户百姓家生活半年。若是每个宫中妃子也是这样,那这浪费掉的银两有多少,就不用小暖细细盘算了。做得再多,能吃得下那也无可厚非。可若是动也不动一筷,便丢弃了,那实在是太可惜,太浪费了。不说普通百姓,这些饭食若是折成银两,给边关那些守卫留国的将士们。他们也就不必天天吃粗粮,就算吃不到大鱼大肉,能吃些白饭也总是好的。”
百姓,边关将士!温小暖,本王现在越来越看不透你了,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人?怎么会有这么周全的思维,怎么会有这么长远的目光?
果欣王从皇太后走到温小暖身侧,低头深深的看了温小暖一眼,这目光,不仅仅有欣赏,还有震憾。
温小暖听到了脚步声,也扫到了那一抹艳红到了她的身边,心中颇感惊讶,正要侧脸望去。却觉得风声一起,身侧的人竟也是如她一般,跪在了她的身旁,紧接着便响起了那低沉磁性的声音:“皇奶奶,孙儿觉得暖阳公主说得很对。孙儿也曾经算过这一笔开销,也曾经想向父皇提及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暖阳公主既然开口了,孙儿也就借着这个机会向皇奶奶您请个旨。其实大留国库的银子已很有限,若是边关出了些事,或者云国,风国其中一个攻打我们留国,这国库的银子根本就不够用。而宫中浪费成习,不只在这饭食之上,着衣,穿戴,妆容上都很是浪费。这浪费的银子细算下来,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孙儿想请旨,希望皇奶奶可以把各宫的例银,饭食,都一一做些调整。”
“调整?”皇太后微微拧眉:“调整到什么程度?”
“不许铺张,够用即可。”果欣王一字一顿的道,目光扫过皇后。只可惜,皇后面部淡淡的,没有一丝的波澜,让人看不出她心中的想法。
皇太后目光在温小暖和果欣王两人脸上扫了扫,轻轻的点了点头,道:“这事,皇奶奶会好好的琢磨一下。”看到果欣王脸上露出的失望之色,又笑着补了一句:“这旨一定会下的,只是这样的大事,皇奶奶得先和你们父皇商量一下。不错,你两个孩子都不错,能心系百姓,心念将士,很不错。都起来吧。你们父皇得批阅奏章,今日不一定能再来,但是明天肯定会来宁心宫给哀家请安的,哀家到时候便和他商量一下,看看这旨该怎么下。秋芳,明日,你也过来,若不是你天天念佛,这后宫早该你管。”
皇后不知在想什么,正出着神,被秦香儿唤了两声,才回神,应道:“是,那就依姑姑所言,明日秋芳会早些过来。”
皇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余光扫到满桌的佳肴,笑道:“既然决定节俭,那便从现在做起吧。现在天季凉爽,这饭菜放到傍晚也不会坏,就不要扔了。到晚上,让厨子把这些饭菜热上一热,再把宫里的妃子们叫上一些过来,陪哀家一起吃晚膳。宁安,你去各宫宣旨,就说是哀家的口谕,五福宫的阮贵妃,清灵宫的安妃和水美人,柳祥宫的祥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