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 斗罗:生命是一场盛大的腐烂,活着是一场伟大的战争 - YAZSJ - 游戏竞技小说 - 30读书

第82章

第82章

温良脸色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来,他瞪大眼睛看着朱元璋。

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又犹豫不决。

朱元璋见此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皱起眉头,紧盯着温良,声音低沉地问道:“你到底怎么了?快告诉朕,朱棣的后代究竟发生了何事?”

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和担忧,朱棣的子孙可也是他的子孙。

温良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终于缓缓开口道。

在朱棣驾崩之后,他的长子朱高炽登上了皇位。

这位新皇帝在永乐二十二年八月份正式登基称帝,并在第二年将年号改为"洪熙"。

尽管朱高炽在位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实施了一系列仁慈的政策。

他不仅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旧臣们,还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

同时,他也停止了永乐年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身体状况不佳,朱高炽在洪熙元年五月份就离开了人世。

随后,他的儿子朱瞻基继承了皇位。

朱瞻基即位后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成功地平定了汉王朱高煦发起的叛乱,高度重视农业和蚕桑业的发展,并且倡导勤俭节约之风。

这些举措推动了社会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繁荣,历史上称之为"仁宣之治"。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朱瞻基年轻有为,却不幸英年早逝。

在他逝世后,年幼的朱祁镇接替皇位成为英宗。

由于年纪尚小,英宗过于依赖并宠溺宦官王振,从而导致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

后来,北方的瓦剌部落趁机入侵明朝边境,朱祁镇亲自出征却不幸被敌人俘虏,这一事件被称为"土木堡之变"。

从此以后,明朝逐渐走向衰落之路。

幸运的是,朱祁钰在关键时刻接过皇位,并采取积极措施来恢复大明的国力。

然而,就在国家逐渐复苏之际,朱祁镇竟然发动了夺门之变......

朱元璋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如同暴风雨即将来临一般。

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发出一声巨响,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仿佛要喷出火来。

"这怎么可能!朱棣是朕的儿子,他的后代们怎会如此自相残杀?难道他们就不顾及亲情吗?"

朱元璋的声音中充满了失望和痛心,其中还夹杂着些许不敢置信。

一旁的朱棣此刻更是心急如焚,他完全顾不得身上的伤势,勉强支撑着身体,艰难地爬起来。

他紧紧抓住温良的袖袍,像是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急切地问道:"国师,您一定知道解决之道,请您快快告诉我!

我不能让我的后代们走上这条不归路啊!"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哀求,仿佛把最后一丝希望都寄托在了温良身上。

温良看着眼前的朱棣,沉默片刻后。

缓缓开口道:"燕王,你莫不是忘记了皇位与燕王一脉已经没有关系了。

如今这天下已非当初,一切皆有变数。

有些事情,并不是凭借人力就能够左右得了的。

当朱棣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喜色。

对啊!他现在已经不再是皇帝了,而他的子孙后代们也不必再像过去那样,为了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骨肉相残。

朱元璋则转头看向了温良,缓缓开口。

“温先生啊,您先回去吧。我还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和我的几个儿子好好谈一谈呢。”

温良听闻此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然后留下了一本专门为朱元璋准备好的关于大明历史的书籍之后,便转身离去了。

朱元璋看着温良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走上前去,弯腰捡起那本史书,仔细端详着书皮上的几个大字。

突然间,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露出了惊愕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开始翻阅起这本史书来。

随着一页页地翻过,朱元璋的脸色变得越来越沉重,他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

只见这本史书详细地记载了明朝未来将会发生的各种变迁和变故,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极为详尽。

朱元璋越往下看,心情就越发沉重,到最后甚至有些无法承受这种压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