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相见 - 在平行世界当搬运工 - 甜饼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亲人相见

亲人相见

米国的机场,宁夏和英子一块来接机,看到自家人的身影时,几乎要喜极而泣。

宁夏知道孙婆婆不肯来的原因,也不好强劝,看到小姨和果崽,狠狠抱住他们。

英子那头也是挨个抱过去,只有英子爸身体僵硬,嘟嚷了几句,颇不适应。不过看到许久未见的女儿,还是忍不住先问,“你到现在都没找着一个合适的?是不是你太挑剔了。”

“爸,你干什么呢?”真扫兴,不扫兴就不是父母了,英子翻了个白眼,“赶紧上车,你们是来参加宁夏和肖晨的婚礼,少提不高兴的事。”

英子弟弟妹妹都劝自家父母,“就是就是,高兴一点嘛,好容易来一趟米国,还要吵架吗?”

这就是经济独立的意义,你说的话其他人会认认真真的听。如果经济上要依附别人,你说的话再有道理,也会被人无视。

回到家,问了一句,知道肖晨还没回来,他也去机场接人了,不过接了人是去肖小年家里住,估计要晚一点,才会带全家过来吃饭。

到了吃饭的时候,肖晨带着一家人过来,没想到的是,小姨竟然跟肖主编夫妻俩很熟。原来,宁夏和肖晨回国探亲再回米国之后,肖主编夫妻俩就带着礼物去了一趟江川。

“舅舅舅妈,你们……”宁夏心里满是感动,没有人要求他们这么做,不去也不会有人多说一句,没想到,他们还是会走那么远的路,就为了去送个礼。

“肖晨虽然没有父母,但外公和舅舅舅妈,还有两个哥哥,都是他在世界上最亲的人。”肖教授的年纪也很大了,不过这些年调养得当,家里几个孩子又争气,看上去面色红润,精神头十足。

他准备参加完肖晨的婚礼,就去大不列颠走一趟,去两个哥哥墓前看一眼,两个哥哥都不在了,本来就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再不去看一眼,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果崽和肖主编的大孙子差不多大,两个都是男孩子,很快玩到一起,被管家带着去看直升飞机。肖教授捏捏自己退休后蓄起的胡子,“家里都是臭小子,吵死了,小苏要是给咱们家添个孙女就好了。”

两个孙子一个外孙,再加一个重孙子,家里全是男孩儿,肖教授早就有点烦了,漂亮的小闺女多可爱,不比皮小子稀罕多了。

“小苏怎么没来。”有人问。

“她月份大了,身子懒,一会儿睡一阵儿的,就没让她出来,她妈在家陪着呢。”康阿姨回道。

每个孕妇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人到生之前都麻利的很,也有人一怀上就变得特别笨重,有人能吃能喝,也有人吃什么吐什么,全看运气,摊上啥是啥。

“对,怀孕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千万别硬撑,”一群人高高兴兴说起自己当初生孩子怎么怎么样,然后看看自己辛苦生下的孩子,现在的成就,个个笑的一脸满足。

周晓红也跟着笑,但心里却是苦涩的很,冷不丁有只手从旁边伸过来,将她的手握住,一看是果崽。

“婶儿,我以后娶了媳妇还跟你住一起,给你养老。”

周晓红扑哧一笑,拍了果崽一下,“现在可不是以前了,哪儿有娶了媳妇还跟老人一起住的,你呀,有这个心就够了。”

以前是没办法,住房紧张,小两口能有一间房就算是条件好的,想有自己的一套房,那简直是做梦。但现在不一样了,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已经先一步实现了住房自由。

比如说周晓红一家,托了宁夏的福,成了厂里最早入住商品房的人家之一,那套房子装修的时候,厂里但凡沾点关系的人,都来参观过,就差没把门槛踏平。

那段时间累归累,但也是一辈子听过好话最多的时候,谁不是满脸的羡慕。就连大姐周晓荷都厚着脸皮上门,里里外外看完,一言不发的走了,走的时候眼珠子都是红的。也不知道她回去,是气得睡不着呢,还是恨得睡不着。

吃过饭,肖小年和肖晨开着车载大家回去。肖小年拎着从宁夏家里顺的蛋糕去找老婆,肖主编问肖晨,“房子是宁夏买的,你总不好什么都没有,哪怕那样的买不起,像小年这样的,也行吧。不行让小年借钱给你,咱们再贷点款。”

“舅舅,我有钱的。”肖晨一想也对,家里人似乎都不太了解什么叫基金,可能从他们的角度理解,就是找了个地方混日子。

其实肖晨现在的身价,真不比宁夏差多少,尤其是这一回的风暴,他跟伊恩跟在后头迂回,真心没少赚。但在米国有一套豪宅就够了,又不打算住一辈子,买下来以后还得卖。

“我是想在平京买套好点的房子,最好是真正的四合院,不行别墅也可以。舅舅和大哥回去以后,帮我看看,有合适的我就回去一趟。”

九十年代,平京已经有了最初版的别墅区,很多是外销房,只收米元的。比如说六千米元一平方这种,哪怕在九十年代,真正的有钱人也有地方花钱。

“那可得不少钱,现在平京的物价可涨的厉害,跟以前不一样了。”肖主编赶紧申明,怕肖晨不明就里,丢了面子。

“我知道的,我的预算大概是在一百万米元左右,如果实在好,再加也没问题。”

现在的一百万米元,换成人民币大约是八百多万,在九十年代初基本上可以说趟平房地产市场。

肖家这才知道,原来肖晨是真的赚到钱了。肖家大哥倒吸一口凉气,“乖乖,米国真的满地是黄金,可以随便捡吗?”

肖晨笑笑,“要看机会,大哥想留下来吗?”

家里人的愿望,他肯定会尽量满足。

“我就是随便说说,哪儿有一家子全在国外的。”重点是家里三个老人,不可能一个儿孙不留,“你和小年有出息,以后提拔提拔我们家临冬就成。”

大哥肖喜雨是老辈的思想,一家子互帮互助,大的在家守业,照顾老人,小的出去闯荡,闯的不好回来有口饭吃,闯的好以后就提拔家里的小辈儿。

为什么古时候皇朝不过二百载,大家族却常常能跨越几个朝代兴旺发达,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在。

不过到了新社会,很多旧有的思想被打破,尤其是感情不好的大家庭,再想这样就很难了。

因为混的不好回家吃饭,觉得是应该的,混的好就成了自己的,凭什么分给别人好处。

或是想,父母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再裹上重男轻女,婆媳矛盾种种乱七八糟的事,就彻底没了这些思想存在的土壤。

但肖家不一样,肖晨听了就笑,“大哥说什么呢,临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只要他自己好学肯干,还能少了他的机会。”

肖临冬刚上高中,还处在懵懂的阶段,觉得世界之大都不一定够我放开拳脚施展的,我才不靠别人,我想要靠自己。

少年人会这么想,太正常了,大家听完了肖临冬的豪言壮语,纷纷鼓掌,都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根本没必要打击,鼓励就行了。

如果真能靠自己出人头地,那就更好。

肖教授心情舒畅,儿孙都成家立业,马上就能抱重孙或是重孙女,甚至高兴的哼起了小曲儿。

英子的父母先是看了女儿的房子,觉得我的老天爷,简直不要太享受。

等去宁夏家里坐客,再一次刷新三观,怕管家佣人们嘲笑,努力憋着,等四下无人使劲拉着女儿的衣角,“这真是宁夏家,她,她到底赚了多少钱?真成大老板了?”

英子想了想,“当然,赚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事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更直白一点翻译,手握权力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温晴帮着张罗婚礼现场,却半点没有接家人来米国的想法。甚至来到米国这么多年,也没回家一趟,当然,逢年过节打个电话,时不时寄点钱回去,还是有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