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啦 - 穿回古代变成病弱炮灰A - 雾山隐雪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赈灾啦

赈灾啦

池洛瑶回来的突然,姜宁之嘴上不说,心里却高兴得不行,说明她家老婆还是很在意她的。

缠着人没完没了的吻,差点就要在外殿将人就地正法,芊蕊急匆匆赶来,言称有要事禀报。

姜宁之这才不情不愿的断开纠缠,池洛瑶被她吻的眼尾泛红,双眼盈t着水光,一双唇被吻成艳红之色,姜宁之舔着唇,还有些意犹未尽。

殿外还有芊蕊焦急催促的声音,池洛瑶瞪她,姜小狗只能遗憾的替自家老婆稍微整理着被她弄乱的衣衫。

“进来。”

姜宁之回头冲池洛瑶小声说:“我要扣她月俸,坏我好事。”

芊蕊已经进了殿,池洛瑶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接着衣服的遮掩,悄悄掐她一把。

“参见陛下,皇后娘娘。”

芊蕊身后跟着神色凝重的任千秋,俩人身上俱是严肃至极的神色,姜宁之和池洛瑶对视一眼,心知绝对是出了大事。

“怎么了?”姜宁之赶紧正色问道。

“回陛下,定州连月干旱,产生疫病,已经蔓延了周边数个城池。”任千秋取出奏报递给芊蕊,又接着开口补充:“还有涞河决堤,水淹樊城、旗城、宁漳城等共计三城二十八县,受灾百姓多达数十万。”

“什么!?”姜宁之急忙快走两步接过芊蕊手中的奏报,越看越心惊,灾情发生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新帝登基做了不少变革措施。

这些官员生怕在这个节骨眼上让姜宁之寻到了借口可以拿他们开刀,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故意隐瞒不报,直到现在,问题大到他们再也压不住了,这才报到京城中来。

定州与涞河可以说是东西两个决然不同的方向,定州地处西南,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多数地区都是黄沙漫天的情况。

常常会有一整个月都不会下一场雨的情况发生,奏报上说定州今年是有史以来最干旱的一年。

连着三月没有降雨,在太阳的暴晒之下,河流干涸,就连井水也都枯竭,庄稼没有水源灌溉自然无法生长,牲畜也因缺水而死去。

干旱和饥饿很快便有人活生生饿死,由于水源短缺和卫生条件的恶化,瘟疫也就开始蔓延。

一开始只是小范围的在几个偏远穷苦的村子里传播,后来随着受灾的群众为了生存赶往更大的城池之中,便将疫病一同带了过去,这才扩大了受灾的范围。

而与此相对的是相隔万里之遥的涞河沿岸,连着下了一整个月的雨,就好像天上破了个窟窿,十日前更是接连下了五日的暴雨,河流水位急遽上升,冲破了堤坝。

下游的村庄和农田无一幸免,全都被无情的洪水淹没,房屋被大水冲毁,庄稼被彻底淹没。

水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垃圾粪便,还有各种生物的尸体,洪水虽然暂时褪去了,可是涞河沿岸的受灾群众却无家可归,几十万流民亟待朝廷出手安置。

“蠢材!!”姜宁之很少发这么大的脾气,手中奏报被她攥紧,因为大力压迫已经扭曲变形。

芊蕊和任千秋被她面上的怒火吓到,没有说什么,倒是池洛瑶主动走过来,拍拍她的背,从她手里解救了岌岌可危的奏报。

“先召集大臣们商议一下如何赈灾吧。”池洛瑶吩咐着,芊蕊和任千秋点头领命去了,外殿之中便只剩下姜宁之和池洛瑶二人。

“怎会有如此愚昧无知的人,将几十万百姓的性命视作玩笑。”

姜小狗气呼呼的,但同时也在系统商城了查找打量针剂与消毒灭菌的东西,好在她身上有个什么都有的系统商城,否则在医疗如此落后的古代要彻底解决疫病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行。

她一个搞金融的,高中生物教了什么早就还给了老师,姜宁之越想越气,一边往外拿着兑换出来的药品,一边骂骂咧咧。

池洛瑶赶了两个时辰的路才回到京城,还没来得及歇一口气就直接回来金阙宫中逮人,打算教训一下自家坏心眼的小狗,结果碰上了这事,只好暂时放过姜宁之。

“好了,不要生气,先让人送点吃食来吧,我饿了。”池洛瑶想着估计一会儿议事要费不少时间,赶紧趁着这个时候让她家可怜的小狗吃点东西。

但她又知道姜宁之现在正在气头上,真要劝她自己吃,她估计是一点都吃不下的,只有说自己饿了,才能把姜宁之的注意力拉回来。

“那我赶紧让小厨房做点你爱吃的,先吃些糕点垫垫肚子,你都瘦了好多,训练很苦吧?。”

姜宁之心疼自家老婆,拉着她坐下,桌上还有一些糕点,平时她处理政事的时候,芊蕊总会在她手边放着茶水和糕点,怕她饿了,这会儿也是正好能给池洛瑶先垫垫肚子。

池洛瑶就着她的手吃了一口糕点,也撚起一枚绿豆糕塞她嘴里,“你也吃点。”

绿豆清新微甜的味道很好的缓解了姜宁之心中的郁闷,而且还是自家老婆亲手喂给她的,更是开心又满足的边吃边笑。

姜宁之一手抓着糕点吃,一手提起笔写着什么,池洛瑶伸头一看,原来是她在短短时间内已经想好了如何赈灾以及灾后重建的方法。

首先是迅速抽调人手,召集起一支由士兵、大夫组成的救援队伍,姜宁之还决定在受灾地区招募志愿者,针对那些身体状况还不错、暂时没有沾染疫病的流民而设立的志愿者小队。

到时赈灾队伍无论是施粥、诊治疫病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来帮助他们,搭建粥棚、建造临时的流民安置点。

帮忙安置流民、分发食物和药品、还有简单的外伤包扎等等都需要有人来做。

否则光靠这些士兵和京城调过去的大夫,恐怕人手远远不够,光是涞河沿岸那三城二十八县就有多大数十万的受灾百姓。

要知道人在这种环境之下哪还会顾忌什么仁义道德或是王法规矩,流民作乱起来,姜宁之上哪有几十万大军可以拿去镇压?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流民用起来,每日提供吃食,既让他们饿不着,也让他们有事做,到得灾情过去,灾后重建也一样需要不少人手。

涞河沿岸需要替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寻找合适的地方新建房屋,还有需要重新规划新的水利设施,一座更坚实的堤坝、蓄水的水库,最好是能修建沟渠,将涞河的水引到定州那边。

一方面解决了涞河的水患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定州常年干旱的问题,两全其美。

这些由朝廷和官府出资,还有这些受灾群众全都要登基在册,免除未来三年的赋税......

写着写着,姜宁之想到了她现在还是个穷的叮当响的皇帝,好不容易才从那些贪官还有宗室身上刮出点油水,本是为了和梁国打仗储备用的,结果现在也算是正好了,也算是有粮食和药品可以供给受灾地区。

可是灾后重建就是一项大难题,没有钱,寸步难行,就算是她这个皇帝,有想法没钱都白搭。

“怎么了?”池洛瑶替她揉捏肩膀,看她那唉声叹气的样子有些疑惑,“你写的这些不是挺好的吗?”

姜宁之牵过自家老婆的手,将人扯入怀里抱着,“这些方法不难,我脑子里有一大堆从前世带过来的救灾思路,难在执行。”

池洛瑶一下就明白了姜宁之的难处,的确,她家阿宁这个皇帝当的可真是太不容易了,“让锦文那边,由霍家牵头,带着皇商还有世家大族们捐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