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啦
火锅啦
女皇不让大军进城,姜宁之与池洛瑶其实是没有所谓的,这个城进不进,对她们来说无非也就是生活条件上的差别。
她们俩不急,这五万南境大军虽然女皇此行为有些意见,但也老老实实的在原地驻扎停留了下来。
北境那边,收到了女皇勤王的旨意,‘三皇子姜宁缙’带着十万大军开拔,奔赴京城。
若要说各方之中谁最着急,自然还是女皇,别看她仿佛很沉得住气,其实她是很担心蒋厚那边失败的。
败不可怕,就怕败的太惨,损失如果太过惨重,姜宁缙带回的十万大军她也不敢全然相信,到时候单靠城外姜宁之所带领的那五万南境大军,再加上京城之中现有的两万多守军。
她都不知道到时如何应对将近二十万的叛军,还有可能被姜宁缙掌控完全的十万北境大军。
日子一天天过去,蒋厚那边始终没有新的消息传来,女皇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她有些坐不住了,决心明日再收不到新的消息便让城外大军入城了。
毕竟虽然蒋厚那边没有新的消息,姜宁缙这边却是不断传来为了勤王大军日夜不停的赶路。
究竟是为了勤王还是为了反叛,女皇心中冷哼,毫不犹豫就替姜宁缙选择了后一个理由。
本来册封太子乃是大事,一国之储君,册封典礼的规格只在新皇登基之下,礼部从收到旨意至今都不足一月。
正常来说没个两三年都准备不完,当时收到女皇加急准备的旨意,礼部尚书还以为顶多也就是提前个一年半载的。
直到今日早朝,女皇催问礼部准备的进度之后,礼部尚书这才一脸懵然的回复女皇。
“启禀陛下,礼部尚在核对册封典礼上所需用具的清单,太子的朝服、冠冕等刚刚完成量身,尚未开始制作。”
言下之意是,这才开了个头呢,您这么就开始催了?
别说他懵逼,其他众臣也很懵逼,本就对突然册封一个毫无功绩的皇子为太子有些意见,此时被女皇莫名其妙的操作搞的十分无语。
已经有大臣在心中怀疑女皇怕不是被人夺舍了,从前女皇虽算不上一个了不得的明君,但那是在优秀的先皇衬托之下才显得女皇平庸。
实则女皇登基这些年,起码能算是一个勤勉的君主,从不苛待臣工,平日里也是表现的十分爱民如子。
只是近段日子以来,也不知怎么回事,从当时对三皇子欺辱昭亲王妻妻的行为视而不见开始。
一件件一桩桩,越来越不合常理,包括让立下大功绩的昭亲王妻妻率领大军勤王后又将人拒之城门外。
放着多次解救国境于水火中的昭亲王妻妻不进行奖赏,反倒去立一个毫无功绩又平平无奇的皇子为太子。
但不管殿中众位大臣如何想,女皇可没打算跟他们解释自己的想法与打算,更不会在意这些大臣心中的不满。
只要不说出来,不闹到她跟前,她是可以装作不知的。
即使真闹过来,女皇难道就会在意吗?当然不,她只会觉得他们愚蠢,不知道身为皇帝需要考量的更多是如何握紧手中权势。
“连月战争,国库空虚,此时还在战时,册封仪式便一切从简罢。”
女皇开口,乍一看借口找的算是堂堂正正,你再一细想,便能觉出不对来。
既然此时国库空虚又在战时,完全可以缓两年再举行册封仪式的嘛,毕竟册封的旨意也出来了,女皇属意的储君人选已是板上钉钉,早举行晚举行也不会影响。
若是女皇有意提前让六皇子以储君的身份来入朝理政,也不是不可以,无非也就是女皇一句话的事。
虽然还未举行册封仪式,姜宁昭不能提前入驻东宫,也不能以称之为太子,但是女皇愿意让他入朝理政或是代为处理一些简单政务,大臣们也不会有异议。
“陛下,这...有些不合礼法。”
礼部尚书硬着头皮婉拒,t这可是一国的储君啊,怎么跟闹着玩似的,总不能明日随意搭个台子,让女皇带着六皇子草草祭了个天,就算完成了太子的册封仪式?
“是有些不合适,但如今情况特殊,便按朕说的做,当初昭亲王出征之前,不也是一切从简?”
众位大臣不由在心里吐槽,这能一样吗?
人家昭亲王当时是赶着要带来大军去南境支援,这六皇子现在也不急着干什么,非得急着完成这个册封仪式搬入东宫吗?
谏院那些御史大夫自然便要适时出来劝阻女皇,但女皇仍旧不为所动,一时便就这样僵持下来。
有不少大臣将期盼的目光转至站在首位的宰辅大人身上,任千秋低垂眉眼,仿佛并不在意此事。
没了办法,礼部尚书只能接受女皇的安排,要不然呢?以死相谏?犯不着。
只是没想到女皇在散朝之前还特意嘱咐了一句。
“五日后便举行仪式。”
随后便吩咐散朝,根本不顾满场哗然,女皇就这样离去。
“这,简直是胡闹!”某白胡子大臣气红了脸。
旁边有人嘀嘀咕咕:“是啊!开国至今,哪有这样随意的仪式,这可是一国储君的册封典礼啊。”
又有人跟着附和:“观星司可曾算了日子?”
乐今歌被人扯着问,她也不好直接甩开,只是礼貌的将自己的衣袖抽出来。
“陛下并未吩咐观星司测算吉时,况且五日后诸事不吉。”
随后她拱拱手便离去了。
乐今歌的答复让这些大臣更是无语,敢情这个日子不过是女皇随意选的,根本都没经过观星司测算吉日吉时。
况且大晋朝开国以来,一般册封太子的仪式举办之前,皇帝是要先测算一个良辰吉日,沐浴斋戒,进太庙告祭各位先祖,得到先祖准许方可进行太子的册封仪式。
女皇现下是要打算跳过一切流程,直接就带着六皇子在宫中祭天,举行册封仪式。
礼部尚书已经打算直接摆烂了,正经祭天也得是女皇带着六皇子前往京城之外的封铭山,在山顶上那尊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的铜铸大鼎前进行祭天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