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狗啦
寻狗啦
池洛瑶收到暗卫带来的讯息之时已经是到了北境两日,好在她家姜小狗聪明,直接派人往北境而来,也省的在路上扑了个空。
知道梁军的实力远超她们的预估之后,池洛瑶与池晟不得不将原本商议好的进攻计划做出调整。
本来池洛瑶和池晟也是想着先派出一小支队伍前去试探梁军的战力如何,好在消息来得及时,否则派出去的人恐怕将要白白送了性命。
偏生这时候梁国境内的眼线传来消息,梁国边境的军队人数要比预计中还要多,光北境这一边就集结了将近六十万的大军。
要知道军队不是平民,就连姜宁之登基之后有意增加在役军人的数量,可惜到此时,整个大晋经过训练能够上战场作战的也不过比之之前多了六万多人。
而这六万人里甚至还有不少是姜宁之想办法从之前各地诸侯驻军里强行扒拉出来的人,这才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训练之中达到能够上战场的标准。
至于预备的新兵蛋子,不是没有,只是现在还没有将这些人调到前线的打算。
将士与将士之间也是有着差距的,经过训练的战士不说以一敌百吧,起码以一敌十是能够做到的。
可是梁国原先在役军人的数量应当是与大晋差不多的,如今北境这边,大晋死活只凑出来了不到五十万大军,其中除了原北境二十万驻军,其他都是池洛瑶刚刚从京城带来北境的。
既不熟悉北境环境与气候,更没有在北境作战的经验,虽说梁国新增的军队未必就能比他们更加熟悉北境。
可是最让池洛瑶担心的就是这些人恐怕全都配备了姜宁之提到的那种特质的软甲,双方基础实力差别不大的情况之下,这样的装备优势无疑是致命的。
毕竟她手下这群士兵就算想拿命和敌军换命,手上的兵器恐怕都无法刺入梁军体内,更遑论夺取敌人性命。
但无论池洛瑶有多心急,此时霍锦文已经是倾尽全力在调集工匠与材料,没日没夜的赶工锻造辉雪武器。
雍王大手一拍桌子,下了决定。
紧闭城门,若是梁军来攻,只大力防守,绝不开城门迎击,这虽然是个笨方法,但死守不去正面与梁军相斗,借助高耸的城墙来与梁军缠斗,能够大大减少伤亡。
当然,若是梁军能够攻上城墙或是将城门攻破,那北境大军也就不得不上前迎战。
池洛瑶想了一下,给池晟支了个招,让人大量猎杀动物,尤其是牛羊,炼成脂油,通常这是用作车乘中轮轴的润滑剂。
但池洛瑶命人将练好的脂油一桶桶摆放在城墙各处,当梁军攻城之时,浇淋在城墙外部,也可沿着敌军架上来的云梯倒下去,让梁军难以进行攀爬。
随后她又吩咐大军在闲时除了负责四处城门巡防站岗的将士,全都要投入到辉雪武器的炼制之中。
这些将士自然不会锻造武器,但是在工匠的指导下进行原材料的运输和熔炼并不算困难,反而因为有这么些人投入到了生产之中,提升了生产速度,工匠只负责最终的锻打成型。
也许这样生产出来的辉雪武器品质到不了极致,但也已经足够锋利。
在战时,速度就是生命,没有人对于这事有怨言,反而分外主动积极的去参与,苦点累点总好过没有趁手的兵器在战场上窝囊的被敌军活生生耗死吧?
就在这样如火如荼的紧张生产之中,过去了两日时间,梁军迟迟未动,暗卫和眼线暂时都没有传来更多有用的消息。
池洛瑶心中不安,总觉得对方似乎也在拖延时间,恐怕只是为了将大军困在北境。
手段不在新,有用就行。
当初梁国君主联合澜楚那边,北境这边只是作为佯攻,实则主力放在南境那边,若非她和姜宁之出其不意的打赢了南境那边的战斗,恐怕对方早就长驱直入。
而后南境不成,北境这边才突然发起总攻,池洛瑶猜测也许梁国虽然调集了全国所有可用的兵力都压到前线中来,但真正能够配备特殊防具的人数也许有限。
一切也许又是对方的障眼法,池洛瑶一向相信自己在战场上的敏锐直觉。
是夜,她找到雍王辞行。
“父王,北境有您在,女儿相信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你想好了?”池晟皱着眉,他不是不相信这个女儿的能力,可是在他看来,池洛瑶一个人赶到南境,也不能对战局造成多么大的改变,此去危险重重。
“我想好了,阿宁一人在那,我实在放心不下。”
池洛瑶并未有所动摇,坚持着自己的决定。
池晟一时不知应当怎么说,那位如今可是皇帝,南境大军护着她一个人,还有澜楚国那边戚无忧调去前线的大军在一旁做支援。
若是在这样的情t况下,姜宁之都能有危险,那池洛瑶去了岂不是正好让梁军一齐将帝后灭了?
几十万大军护着也能说成是姜宁之一人在那,好在池晟不知道有个词语叫做‘恋爱脑’,否则此时他就该无情的将这三个字做成一个金字招牌让自家女儿日后天天顶在脑袋上。
“她若是连这点能力都没有,趁早退位让我外孙当皇帝算了。”池晟赌气道,岳父看女婿,那是越看越不中意,怎么都看不爽这个将自家大白菜拱了的大猪蹄子。
池洛瑶自然知道父亲只是说气话,她卖了个乖:“父亲说的对,女儿这就去让她退位让贤。”
“......”
“说到底,你就是要去找那家伙就对了。”池晟气的将头扭开,一副抗拒沟通的姿态。
他妻子早亡,两个乾元儿子都是被他放养着长大,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他常年驻守边关,先皇忌惮他,他不是不愿放下一切回京陪伴孩子,是不能也是不敢。
但他并不觉得亏待两个儿子,偏偏对于两个小女儿,他心中十分愧疚。
池洛瑶与池洛枳年纪小,不像那两个哥哥,还是得了不少母爱,自小也是有母亲陪伴着长大。
池洛枳出生没多久,池晟的妻子就去世了,雍王府里再没有别的年长坤泽,女儿们自小便没了母亲,父亲也远在边关,本是应该被娇宠着的小小人儿。
偏偏就只能丢给池晟的好友教导,那人是一位剑客,寡言少语,自然也不懂得如何哄孩子,只晓得带着池家那几个孩子日复一日的学习武艺。
后来孩子们再大些,池晟就给他们请了教导兵法谋略的师傅,为了省心,池洛瑶和池洛枳干脆就跟着哥哥一起学习。
偏偏池洛瑶聪慧至极,武学天赋又好,明明是一个坤泽女子,武艺兵法样样不输儿郎,其实池晟早年也是想过有朝一日可以给女儿一个机会来战场上施展一番才华。
只是后来还未能将这个愿望实现,就被迫将女儿许给皇室,偏偏还嫁给当初什么都没有的七皇女姜宁之,那家伙除了一身病之外一无是处。
虽然如今对方登基为帝,经过池晟的观察,姜宁之确实也是有几分能力,而且对自家女儿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