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啦
到达啦
大抵是心中有了期盼,也可能是因为过了怀孕的头三个月,总之,接下来的赶路并无耽搁,池洛瑶再也没有明显的不适。
一直偷偷提着心的姜小狗这才松了口气,两人却一致的变得嗜睡,每日赶路就是躲在马车中闭眼睡觉。
姜宁之是因为前段时间照顾自家老婆,实在熬的太多了,这一松懈下来,什么都不想管,只想闷头睡觉。
池洛瑶则是因为怀孕本就嗜睡,她前些日子不舒服,成天成天的反胃想吐,现在没了这种不适的感觉影响,自然便陪着自家小狗一起懒懒的睡觉了。
跟着的大军见主将小两口成天闷在马车中,几乎没怎么出来见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他们甚至在猜测两位又有了什么出人意料的计谋待执行。
很有默契的对这个奇怪的现象视而不见,既是对主将行为的了解,也是对主将能力的信任。
几个副将老老实实的带着队伍,路上没有什么波折,顺顺利利赶到京城。
没想到临到头,却在这里遇到了波折。
大军被堵在城门外,京城城门紧闭,副将王铎打马出去,擡头对着城门上的守军,扬声开口。
“吾乃南境援军,右卫中郎将,王铎,随昭亲王殿下回京勤王,还不速速打开城门让我等入城?”
城上几个人头攒动,太远了,王铎看不太清,只大概能分辨有几人正在交头接耳的,可能是在交流什么。
敏感时期,小心点,也没什么,他理解,身后五万南境大军自然也理解,没有人焦急催促,稳稳当当的在原地等候。
城墙头上有一人伸出头来回应。
“吾乃南城门的城门校尉,关孟,已派人入宫请示圣意,城下诸位请耐心稍后片刻。”
王铎蹙眉,什么意思?也不说验证身份之类的话,就丢一句入宫请示?提都不提昭亲王?
昭亲王接旨率十万南境大军回来勤王,这是人人都知晓的事情,如今到了城门口了,却被堵在城外,真搞不懂这是什么道理。
姜宁之懂,她与池洛瑶早在大军停在城门前就醒来了,此时听得霜儿回报外面的情况,两人觉得女皇还真是十分可笑。
“就这么防备我们?”姜宁之脾气大着呢,让她怀孕的老婆受了一路的颠簸,本来就没什么耐心,到了京城还要被堵着不让进城。
池洛瑶看着自家小狗委屈巴巴又气呼呼的样子,知晓她不高兴的原因是什么。
“正常的。”她毫不在意的笑笑,云淡风轻中自有成竹在胸的闲适与自信。
“就她这么疑神疑鬼的性子,真要顺利放我们进城,反倒显得奇怪了。”
虽然女皇是让他们回来勤王没错,但实际上呢,女皇也怕,如今京城的守卫薄弱,一点风吹草动都足够影响女皇那根紧绷的神经。
没到叛军将要打到城下的关头,恐怕都不会轻易让姜宁之带着五万大军入城,毕竟五万大军,轻易便可以发起一场宫变了。
很快就传来了消息,城墙上那位城门校尉关孟在此伸头喊话,已经是过去一个多时辰了。
这时间别说进宫请示了,来回三趟都绰绰有余,南境大军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换是谁千里迢迢、餐风露宿的辛苦赶了大半个月的路回来。
没有第一时间被欢迎进城就算了,还要在城门前眼巴巴的干等着,这种被慢待的不爽慢慢就传遍了南境大军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是大家也不会将对女皇的不满说出。
“陛下有旨,城下大军退后十五里地,扎营休息,暂不需要入城。”
关孟话音一转,继续开口:“请昭亲王与王妃先入城。”
打的一手好算盘,算盘珠子都蹦到姜宁之的脸上了。
小狗冷笑一声,冲着马车之外的霜儿开口。
“你去说,既然大军无法入城,本王身为南境大军的主帅,岂可独自入城,自是要与大军同吃同行才是,就先不入城了。”
霜儿点头应是,行至大军最前方,将话原原本本的传给了王铎。
又防着姜宁之带着这五万大军回来可能会搞事,又想让姜宁之与池洛瑶老老实实的回到京城受她拿捏管制。
姜宁之才不傻,这城好进,进了虎口再想出来可就难了。
城墙之上的关门听得城下之人的喊话,本欲再说什么,却见南境大军齐齐调转方向,过着退后十五里地,就那么在城外安营扎寨。
关孟没辙,只得着人再去宫内请示,陛下也没说非得昭亲王妻妻入城不可,但是不管如何总得将情况汇报回宫中。
至于宫里的那位女皇陛下有些什么心思打算,就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城门校尉能够猜测的事情了,他也不在乎,转头吩咐左右接着站岗,有什么异常情况再去通知他。
然后他便匆匆下了城墙,往城中去了,士兵们好奇自家长官怎么在这时候离开,但也没多说什么,依然尽忠职守的扛着烈日在城墙上站岗。
女皇得知消息,脸上阴晴不定,不知这是姜宁之收买人心的手段,还是她真的就是如此这般的行事风格。
难得有些恍惚,回忆起过去二十几年,她对这个女儿并不了解,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陌生的。
当初的姜宁之常年缠绵于病榻之上,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女皇几次,这个女儿的到来算不上是女皇期待的孩子。
可以说除了姜宁缙,其他所有孩子的降生,无非都是因为她需要利用他们母亲外家的势力,所以迎娶了不少的妃子。
姜宁之的生母虽然不一样,但也是因为利用的初衷才会选择将人带回宫中,她对那个女人没什么印象,没谁会对一个用完就扔的工具有印象。
女皇也说不清姜宁之的性格是不是就这样的,这些年并未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之前见了,只觉得她普通懦弱,不显眼。
对女皇而言,她活着一天,像是在提醒自己曾经做了什么不堪的事情,哪怕女皇并不在意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符合常理上的正确。
但她介意自己完美的仁君形象有一丝被影响破裂的可能,对她而言,这个孩子最好是什么时候悄无声息的死了,那么一切秘密都将就此被掩埋。
可她没想到她从未在意的孩子,短短几个月就走到了这种让她忌惮的地步,女皇不确定,是姜宁之确实t如此优秀,还是得益于她的王妃,作为战神雍王的女儿,池洛瑶确实很有能力。
几场仗打下来,就连女皇也无法忽视她的才能。
女皇没再开口强求昭亲王两妻妻进城,这与她一直对外保持的仁君形象不符合,反而还冲着传话的军士友好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