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计啦
定计啦
无论女皇如何想,澜楚的君主自然不会亲自来为女皇解惑,任凭女皇着急上火,该解决的事依然还在等着她。
关于支援北境之事,显然不像南境那样,像块人人都想争抢的香饽饽,一早的大朝会上,女皇询问应对之法时,竟是个个紧闭双唇,一声不吭。
就连那几个皇子皇女,也没人打算争援军主帅的位子了,这一去,军功肯定少不了,但是能不能活着带军功回来可就不好说了。
最后还是宰辅任千秋站出来,提出让女皇先颁布诸侯令,指派一个使臣一路带着诸侯令到各诸侯封地调动封地驻军汇聚奔赴至前线。
想法是好的,只是且不说各地诸侯是否原地配合,就说有胆子拿着诸侯令出使的人,目前看来,是没有的。
有人提议由雍王次子,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池元正担当副使,再从皇子皇女中择一人担当正使,这是参考了南境援军的组合,能让诸侯王卖个面子的人不多,也许只有池氏子了。
女皇眉头紧皱,对这个建议不置可否,众臣也不傻,心知女皇是不愿将池氏子女全都放出去,如今雍王北境被犯,长子池修永、长女池洛瑶全都在外,若是连剩下的孩子也都派出去了。
还是担当这样重要的职位,虽说只是使者并非统军的主帅,可是也是实打实拿着天子给的诸侯令前去调兵的人,万一池家真有个反叛的心思,可以说女皇这边是决计无力抵抗的。
也有更多的人能够将局势看清,诸侯王并不好相与,别说是皇子皇女担当正使了,就算是女皇亲至也未必能卖这个面子。
但在诸侯王那里,池氏更值得他们拉拢投资,说到底雍王只是因为军功卓绝才受封的异性王,即使掌兵再多,若要起兵叛乱却是缺少了光明正大的由头,得位不正自古以来都是难题。
女皇不是不知道这些,相反她心中很是有数,只要雍王胆敢造反,哪怕真让他成功了,以后全天下的姜氏子弟都可以打着清缴反派的名号去征讨他。
可是有些事,不是你明知道这些道理就可以不在意的,女皇在位多年,享受到了权利带来的众多好处,自然也习惯了至高之位的孤独与恐惧。
少年时的她与雍王,那也是真心如兄妹般相处的,一同在军中打拼出来的两人,曾是互相把后背交给彼此的绝对信任,可走到此时,女皇不敢说雍王不会变,因为她也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不起眼的皇女了。
到最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女皇只是下了旨意召集兵马,留下一句“一切留待之后再议”便挥袖而去,众人自然也不敢在此时去触女皇眉头。
远在坤方城的姜宁之几人自然也收到了北境有敌来犯的消息,蒋厚坐不住,年轻气盛但也同时渴望军功,此次便是很好的机会,说不定日后便不用再被池修永再压一头。
“眼下南境危局已解,我等应当尽快前往北境支援才是。”蒋厚声音里全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在他看来虽然雍王大军当前局势不好,那只是人数差距造成的,真要说打仗,在座几位加起来那都不够雍王一只手的。
池洛瑶摇摇头,可没有他这样乐观,她转头看向自家大哥,只见池修永蹙眉,也是一脸不赞同的样子。
“虽然交手不多,但我看得出,澜楚太子心思狡猾多变,此时大军转向北境,只怕下一刻澜楚十万大军便会攻破我坤方城。”
蒋厚一急:“难不成就这样□□耗着?”
伏老将军擅守,在此时倒是能说上几句自己的见解:“这便是敌军的策略,明摆着告诉我军,若要支援北境,南境必定不保。”
澜楚这十万大军必定也不会轻易乱动,为的就是牵制他们。
众人脸上都是愁绪,眼下的情况,动也不是,不动t也不是,但北境雍王那边可等不得,澜楚能耗,他们却是耗不起。
虽则姜宁之是名义上的主帅,但说到底此次南境援军谁主事大家心里都有个数,于是众人也在看着伏老将军。
伏老将军无奈:“如今之计,只有分兵了,现下南境十万援军与原五万守军共有十五万之数,守方毕竟有优势,极限之下,留下八万守军,剩下七万大军由昭王殿下率领前往北境支援,可好?”
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澜楚虎视眈眈,分兵太多人前去支援,坤方城便守不住,分兵太少,又担心对方伏击援军,到时援军无力抵抗便是全军覆没。
池洛瑶看向姜宁之,她已经很熟悉小狗的反应了,可以说现在的姜宁之一个细微的表情与眼神,池洛瑶都能大概猜到她在想什么。
从讨论至今,姜宁之都没开口,但脸上不见急色,只是一直犹豫思考着什么,说明她心中有其他想法,于是她主动开口询问。
“殿下觉得呢?”
姜宁之被点名,一擡头发现众人的视线齐刷刷的看向自己,老婆脸上更是写着满满的期待,就连伏老将军与蒋厚,竟然都有几分期待,那些不曾开口的副将眼中也能找出同样的情绪。
怎么回事?
姜宁之一脸懵逼,现在大家都已经指着吉祥物来出谋划策了吗?
但姜宁之心中也确实是有着其他想法的,她虽然没有打过仗,也没了解过这个世界的著名战役,更没研究过这个世界的兵法谋略。
但不妨碍来自遥远异世界的她有那么一丢丢的军事素养存在,毕竟三十六计这样有名的兵法策略,就算不能熟读完整,著名的几个拿出来也够用了。
比如很适应此时的一计,也是三十六计里的第二计,围魏救赵。
姜宁之想了一下,将思路整理好,缓缓开口。
“我觉得不好。”
“分兵之计实乃下策,分兵之后南境将会处于下风,前往支援的援军数量也不够改变北境战局的,如我们昨日猜测一般,梁国必定还有后手。”
她话说得直接,可以说是毫不客气的评价,但伏老将军什么性格,这段时日相处下来她多少也知道一点,见对方没有怪罪她冒犯的意思,当下也不再犹豫,直接将心中所想一一道来。
“然则澜楚此次却是举倾国之力而出,北境不会是澜楚真正意图所在,他们也清楚即使攻下,梁国也必然不会愿意与他们共享。”
“那么各位可以想想,为什么澜楚要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甚至还要防备梁国一朝反目,拿下北境之后当即便调转枪头反而进攻澜楚。”
“冒这样大的险究竟是为什么?难道只为了给梁国做嫁衣吗?难道真的没有一丝打算吗?”
池洛瑶最快反应过来:“当然不,他们是想拿下南境,此后也算有所依仗,不必畏惧梁国反水!”
姜宁之点点头,其实澜楚的计策如今看来很好懂,他们拖着南境,看似是在为北境争取进攻的时间,安知不是借用梁国进攻北境的这段时间好让大晋分身乏术。
若是南境分兵,自然更加容易攻下,若是南境不分兵,那也没关系,北境迟早扛不住双倍的兵力差距,那澜楚放在北境的兵力倒是可以抽出一些来进攻南境,把北境的战场留给梁国。
梁国与大晋谁也拿谁没办法,这样更好,北境也不会被梁国拿下,双方互相牵制无法离开。
但澜楚可以将所有兵力齐聚南境,到那时,大晋已经无兵可调,南境孤立无援,拿下也只是时间问题。
谁说澜楚国君疯了?谁说澜楚那位太子是想给梁国送温暖?
这不是聪明的将各国耍的团团转吗,无论如何,澜楚都已经占得先机,只需要坐山观虎斗便可。
可是即使懂得这番道理,也洞悉了澜楚的奸计,他们又能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