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啦 - 穿回古代变成病弱炮灰A - 雾山隐雪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造谣啦

造谣啦

姜芙算不上多热络,只堪堪维持着面上的礼貌。

姜宁之二人也不想热脸贴冷屁股,礼到了就行,转身离开时听到姜芙不依不饶的追问女皇。

“陛下,缙儿还小,就饶了他这一回吧,他定是知错了。”

姜宁之翻翻白眼,姜宁缙比池洛瑶还要大上几个月,好一个快三十岁的大孩子。

女皇顺着台阶就下,反正这事到底也算是按下了“哼,这次看在你姑母的面子上就免了你寺中清修之苦,但你还需在府中禁足三月以示惩戒。”

姜宁缙火速下拜谢恩“谢母皇”,又转头朝姜芙磕头“谢姑母”

回到座位之上时挑衅的冲姜宁之这边举杯,带着放肆的笑容一饮而尽。

姜宁之与池洛瑶权当他是路边一坨滂臭的狗粑粑,愣是没给一点多余的反应。

席间女皇专门让人赏赐了一道点心给姜宁之与池洛瑶,姜宁之懂得,这是安抚。

众人心思各异的用完了宴,皇子皇女们都告辞离去,姜宁之离去前看了一眼和女皇一同离去的大长公主姜芙,心里想着这二人不会有什么狗血故事吧?

她脑洞大开,设想了一出感天动地的骨科姐妹情,一个女皇一个大长公主,冒天下之大不韪,姜宁缙就是她们二人爱的结晶,所以女皇和大长公主才对姜宁缙这样的偏爱。

虽然烂俗但是很合理的剧情不是吗?

池洛瑶见她狗狗眼滴溜溜的转动,不时还扯扯嘴角笑的无语,捏了一把她腰间软肉,姜宁之回过神来,疑惑不解。

“殿下在想什么?”

两人坐在回程的车架上,倒也可以安心谈话,只是姜宁之不放心,还是悄咪咪靠近池洛瑶耳边嘀嘀咕咕。

池洛瑶震惊于她违背世俗常理的设想,很想掰开她来回晃悠的小脑袋看看里面到底都塞满了什么古怪念头。

“殿下想多了。”池洛瑶淡淡否定。

“啊?”不是吗?姜宁之有点不服气,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在这个异世界里所知讯息太少,导致她根据浅显的表象能够得出的结论也就只有这些。

池洛瑶眼中闪过回忆之色:“大长公主原是一直在京中养病,大约在我六岁那年才离京,幼时随父王进宫也曾见过几次大长公主。”

池洛瑶很肯定,那时的姜芙必定还没有解开蛊毒,而且女皇与大长公主交好的原因也很简单,女皇出身不高,只是先皇酒醉时宠幸的宫人所出,幼时的女皇在宫中活的艰难,若非自小得了大长公主这位姐姐的照拂,只怕也没有今日光景。

“所以啊,陛下感念大长公主的爱护之情,向来都是对大长公主礼敬万分。”

既然大长公主解毒时间对不上,说明只比池洛瑶大几个月的姜宁缙也不可能是大长公主所生,因为莲心堂那位医师叶小姐曾经说过此蛊毒若是怀孕女子所中,则会在生产之时被腹中胎儿尽数带走。

姜宁缙身上没有蛊毒,要真说起来,还不如说姜宁之是大长公主所出的可能性较大。

但让姜宁之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大长公主会对姜宁缙这样特别,难道主角光环就这么厉害吗?

她疑惑的太明显,小狗耳朵都耷拉下来,池洛瑶心软,好心的为小狗解惑。

“陛下算是被大长公主教养大的,一步步扶持她走向帝位,对于大长公主而言,女皇不仅是妹妹,只怕胜似亲子。”

池洛瑶看向随着车架前行而颠簸摆动的小帘子,声音清润和缓:“自然对陛下选中的继承人会比旁的皇子皇女更热络些。”

“啊~原来如此。”姜宁之恍然“所以对让姜宁缙受罚的我心生不满?”

“嗯,大长公主必是为了此事才选在这个时节进京,往常只有十月陛下生辰之时才会回京贺寿。”

池洛瑶调查过,比姜宁之知道的要更多,别看这位大长公主常年礼佛,但她却不是个和善之人,否则怎么能以一个坤泽之身,拿捏了先皇对她的愧疚之心,扶持了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皇女一步步登上皇位,此人,手段通天,掌控欲也极强。

当场宰辅任千秋便是当年大长公主亲自为女皇选定的辅佐之人,甚至于女皇的泰半心腹,都来自于大长公主外祖家的势力。

可以说半个朝堂是在这位常年在外养病的大长公主的掌控之下。

姜宁之震惊,原书剧情里大长公主与隐形人差不多,由于是狗血言情小说,视角主要是围绕着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发展来描写,只有对感情线有举足轻重的事件才会展露出来。

“所以,有可能姜宁缙是大长公主选中的下一任继承人?而不是我母皇选中的?”姜宁之问。

池洛瑶不确定,沉吟半晌,也没否认这种可能性,若真是如此,这位大长公主究竟想要什么?至尊无上之位?一代又一代受她所掌控的傀儡帝王?为什么呢?

......

又过了几日,京城中谣言四起,一开始只在内宅官眷之中流传,几日发展之后,俨然整个京城街头巷尾都在讨论了起来。

就连官员们上朝之时都会交头接耳的讨论此事。

谣言的源头已不可查,但谣言的主角确实姜宁之,准确的说,是透过姜宁之在暗暗指向那位远在北境镇守多年的雍王。

姜宁之自幼无端病弱,多年缠绵于病榻,及至婚前都还仿佛是下一秒便没了气的样子,结果一同雍王女儿成婚,气色越来越好,甚至还因祸得福封了王。

女皇诸多皇子皇女中,目前只有姜宁之受了册封,于是便有谣言称,雍王福泽深厚,只是做了雍王家的女婿就能得到这样多的好处,若是能做雍王的子女,怕是能更近一步。

更有民间高人说祖上曾为雍王先祖相看风水,雍王祖先之墓立于龙脉之上,龙气蕴养,后代子孙个个都是大富大贵之命。

这样的谣言太过诛心,姜宁之已经是封了王的皇女,再要更高,只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东宫太子,再往前,自然便是至尊之位。

再说雍王家坐拥龙脉,谣言空穴来风,三人成虎,朝会上端坐龙椅之上的女皇面色如常,但心中作何想法,谁又可知。

谣言低劣却有用,谣言之所以为谣言,便是不需要佐证,一人一口唾沫便能将谣言中心之人淹没。

这样的手段不算高明,但却是明摆着冲着姜宁之和雍王去的,一箭双雕。

就在谣言有愈演愈烈之势的时候,北境递出一封信,附带一个盒子,盒中装有雍王的一束头发,以及一个荆条。

雍王自请辞去大将军之职,愿将北境守军统领之权交出,并请求女皇削去他的爵位,他愿只做一个大头兵为女皇为大晋朝冲锋陷阵,万死无悔。

女皇又是感动又是愤怒,朝上直言歹人用心险恶,离间君臣,惑乱军心,要严查谣言从何处传出,将散布谣言的乱民揪出五马分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