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灌香肠
第二天一大早,江晚就开车带着江宜桦和江宁直奔县城最大的农贸副食品市场。
年关临近,市场里依旧人头攒动,只是卖特定年货的摊位少了些。
她们直奔记忆中专卖肠衣和肉类的区域。
果然,那个熟悉的摊位还在,老板裹着厚厚的军大衣,揣着手,蹲在一个小炭炉边拨弄着烤花生,显得有几分冷清。
听到脚步声,老板抬起头,看到江晚三人,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拍了拍手上的花生皮站起身:“哎哟,妹子,买点啥?看看肉?今早刚宰的猪,新鲜着呢!排骨也好!”
江晚笑着摇摇头:“老板,今天主要是想来买点肠衣。”
“肠衣?”老板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哎哟!这都啥时候了,腊月二十九了!你这才来买肠衣?我以为今年都没人要了,准备收摊回家过年了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转身从后面一个盖着纱布的桶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把处理得干干净净、盐渍着的肠衣,“喏,就剩这些了,品质绝对好!我本来都打算自己留着了。”
江晚接过肠衣看了看,确实很不错,笑道:“谢谢老板!今年确实是忙忘了,这才想起来补课。”
老板一边称重,一边还是觉得稀奇:“现在像你们这样自己在家灌香肠的年轻人可不多了,都嫌麻烦,买现成的,妹子你好这口?”
“自家做的,味道不一样嘛。”江晚付了钱,目光扫过老板案板上的肉,眼睛一亮。
“老板,您这肉看着是真不错!再给我来这一块前腿肉,对,就那块瘦多肥少的!还有那几块漂亮的肋排,我也要了!”
老板一看她又买这么多肉,更高兴了,手脚麻利地称重切割:“好嘞!妹子你是懂行的!这肉灌香肠、做排骨香肠绝对香!”
买好了肉和肠衣,江晚又带着弟弟妹妹钻进了市场更里面,找到了专卖调料的区域。
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香料混合的复杂气味。
“老板,有没有配好的香肠调料?”江晚问着一个摊位前的老师傅。
“有!广式甜口的,川味麻辣的,都有!”老师傅指着几个大盆里配好的粉末,“都是按老方子配的,辣椒面、花椒面、盐、糖、味精、五香粉……比例都调好了,回家直接拌肉就行,方便!”
“那两种口味各来一大包!”江晚果断下单。
江宁踮着脚看着那些红色的辣椒粉,好奇地问:“姐姐,辣的好吃还是甜的好吃?”
“都好吃!到时候你尝尝就知道啦!”江晚笑着付了钱。
回到家,奶奶早就烧好了热水,准备好了大盆和干净的线绳。
一场家庭灌香肠大会正式开始!
奶奶负责指挥和调馅:“华华,把肉切成这样的小丁,不要用绞肉机绞,口感不好!”
“晚晚,去把肠衣用温水泡上,加点白酒,去去腥气!”
“宁宁,帮奶奶把这两个调料包打开!”
厨房里顿时忙活起来。
江宜桦系着围裙,手起刀落,哒哒哒地切着肉丁。
江晚认真地按照奶奶的指示处理肠衣,表情非常专注。
江宁则努力地想撕开调料包的袋子,小脸都憋红了。
“姐姐姐姐!这个袋子好难开!”江宁求助。
江晚笑着接过,轻松撕开:“喏,下次用剪刀。”
“嘿嘿,忘了嘛。”江宁吐了吐舌头。
肉切好,分成两大盆。
秦阿月分别倒入不同的调料粉。
“这盆是广式甜口的,要加点高度白酒和酱油,颜色更好看,味道也更醇。”老太太一边拌一边说。
“这一盆是川味麻辣的,辣椒花椒足得很!拌匀喽!”红色的辣椒粉裹上肉丁,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江宜桦看着红彤彤的麻辣馅,好奇地用手指沾了一点调料粉放进嘴里,下一秒立刻被辣得直吐舌头,到处找水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傻孩子!那是生调料,能直接吃吗!”老太太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准备工作就绪,最有趣也最需要耐心的灌肠环节开始了!
老太太拿出老式的灌肠工具——一个洗净的矿泉水瓶剪成的漏斗。
江晚负责往漏斗里加肉馅,老太太负责掌控肠衣和挤压。
江宜桦和江宁则负责在旁边看准时机,用线绳分段扎紧。
“奶奶奶奶!这里这里!可以扎了!”江宁眼睛尖,看到肠衣被肉馅充盈到了一定长度,立刻喊起来。
江宜桦赶紧递过线绳,秦阿月熟练地一绕一扎,一节胖乎乎的香肠就成型了。
一边忙活,大家一边叽叽喳喳地聊天。
江宁兴奋地说:“姐姐,今天市场里那个卖糖人的老爷爷,画了一只大凤凰!好漂亮!差点我就想买了!”
江晚:“那你怎么没买?”
江宁:“因为我们要买肉肉灌香肠呀!香肠比糖人顶饱!”
老太太逗笑了:“我们宁宁真懂事!”
江宜桦也难得地主动开口,虽然手上还在忙着递线绳:“看见卖乌龟的,很小,在水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