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乌鸡国国王之死
夜深了,宝林寺的灯火渐渐熄灭,整个寺庙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唐三葬和他的弟子们早已进入了梦乡,他们的呼吸平稳而有力,似乎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片宁静的夜晚。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诡异的风突然刮起,声音时而细碎时而响亮,飘飘然四处飞扬。佛殿里的花瓶被风吹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琉璃瓦被吹得摇摇欲坠,连智慧之灯都变得昏暗。香炉被吹倒,香灰四溅,烛台歪斜,烛火横飞。寺庙里的幢幡宝盖都被风吹得破破烂烂,钟鼓楼台似乎都在风中摇动。
唐三葬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到风声,突然听到有人在禅堂外隐约地叫了一声“师父!”他心头一惊,猛地睁开眼睛,只见门外站着一个浑身湿透的男人,眼中含泪,不停地叫着“师父!师父!”
唐三葬起身说道:“你不会是妖怪或者邪恶的灵魂,深夜来这里戏弄我吧?我可不是那种贪心或者易怒的人。我本是一个正直的僧人,奉大唐皇帝的命令,前往西天拜佛求经。我有三个徒弟,都是能降龙伏虎的英雄,能扫除妖怪的壮士。如果他们看到你,一定会将你碎尸万段,化为灰尘。这是我出于大慈悲和方便之心的警告。你最好趁早离开,不要出现在我的禅房门前。”
那个人站在禅堂门口说:“师父,我不是妖怪,也不是邪恶的灵魂。”
唐三葬道:“既然你不是这些东西,那么深夜来这里做什么?”
那人道:“师父,你睁开眼睛好好看看我。”
唐三葬仔细一看,惊讶地发现他头戴一顶高耸的冠冕,腰间束着碧玉带,身穿绣有龙飞凤舞的黄袍,脚穿云头绣口的鞋子,手持一柄白玉圭。他的面容像东岳大帝一样庄重,形态似文昌君一样文雅。
唐三葬一看,大惊失色,急忙起身高声问道:“你是哪一朝的皇帝?请坐。”
他伸手去搀扶,却扑了个空,转身坐下。再一看,还是那个人。
唐三葬问道:“陛下,你是哪里的国王?哪个国家的君主?难道是国家不宁,奸臣欺凌,所以你半夜逃到这里?有什么话,说给我听。”
这人泪水滑落,谈起了往事,眉头紧锁,诉说起原因:“师父,我家住正西,离这里只有四十里远。那里有座城池,就是我建立家国的地方。”
唐三葬问:“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那人说:“不瞒师父,那是我当时创立家国,改名为乌鸡国的地方。”
唐三葬道:“陛下,你这么慌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那人说:“师父,我这里五年前,天气干旱,庄稼不长,百姓都饿死了,真是令人伤心。”
唐三葬点头叹道:“陛下,古人说,国家如果治理得好,天意也会顺从。想必是因为你没有慈恤百姓,遇到荒年,怎么就离开了城郭?应该去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悔过自新,重新做好事,释放那些被冤枉的人。自然天意会和谐,风调雨顺。”
那人说:“我国的仓库空虚,钱粮用尽,文武百官都停了俸禄,我的饮食也没有荤腥。我仿效大禹治水,与百姓同甘共苦,沐浴斋戒,日夜焚香祈祷。这样持续了三年,只弄得河枯井涸。正在危急时刻,忽然从锺南山来了一个全真道士,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先见了我的文武百官,后来又见了我,我立即请他登坛祈祷,果然有效,只见令牌一响,立刻下起了大雨。我只希望下三尺雨就够了,他说久旱不能润泽,又多下了两寸。我见他如此仁义,就与他结为兄弟。”
唐三葬道:“这是陛下的万幸。”
那人道:“喜从何来?”
唐三葬道:“那全真既有这样的本事,如果要雨,就让他下雨;如果要金,就让他点金。还有什么不足,却离开了城阙来到这里?”
那人道:“我与他同吃同睡了两年。又遇到了春天,红杏和桃花都开了,家家户户的男女,处处的王孙公子,都去游春赏玩。那时候,文武百官都回衙门,嫔妃都回宫院。我与那全真携手慢慢走到御花园里,忽然走到八角琉璃井边,不知道他扔下什么东西,井里有万道金光。他哄我到井边看什么宝贝,他突然起了杀心,扑通一声把我推下井里,用石板盖上井口,堆上泥土,移了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怜我啊,已经死了三年,是一个落井冤死的鬼魂!”
唐三葬听到说是鬼,吓得浑身无力,毛发竖起,没办法,只能继续问他:“陛下,你说的这些话全不合理。既然已经死了三年,那些文武百官,三宫皇后,每逢三朝上殿,怎么就不寻找你?”
那人道:“师父啊,说起他的本事,真的是世间少有!自从害了我,他当时在花园里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我的样子,没有任何差别。现在他占了我的江山,暗中侵占了我的国土。他把我的文武百官,四百朝臣,三宫皇后,六院嫔妃,都归他所有了。”
唐三葬道:“陛下,你也太懦弱了。”
那人道:“怎么懦弱?”
唐三葬道:“陛下,那妖怪确实有些神通,变成你的样子,侵占你的国家,文武百官都认不出,后妃也不知道,只有你死得明白。你为什么不向阴司阎王告状,把你的冤情申诉一下?”
那人道:“他的神通广大,官员们都和他有交情,都城隍经常和他喝酒,海龙王都和他有亲戚,东岳大帝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姓兄弟。因此这样,我也无处告状。”
唐三葬道:“陛下,你既然在阴司里没办法告他,却来到阳间做什么?”
那人道:“师父啊,我这一点点冤魂,怎么敢上门来?山门前有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十八位护教伽蓝,紧紧跟随。刚才被夜游神一阵神风,把我送进来,他说我三年的水灾已经满了,让我来拜见师父。他说你手下有一个大徒弟,是齐天大圣,非常能斩妖除魔。现在是诚心诚意地来恳求,千万请到我国中,捉住妖怪,辨明真假,我一定会感恩戴德,报答师父的恩情!”
唐三葬说:果然是佛门的人在这栽赃陷害道家弟子,他都这么好了,你为啥还要回来呀,死了投胎岂不是更好么?
乌鸡国国王一脸懵逼的看着唐三葬:给的剧本不是这样子的呀?
唐三葬看着乌鸡国国王,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他知道,这个鬼魂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隐情。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陛下,既然你已经死了三年,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回来呢?难道你不想投胎转世,重新开始吗?”唐三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探究。
钟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一声声敲击着夜的宁静。
月光如洗,洒在他平静的脸上,映出一道淡淡的光影。
乌鸡国国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痛苦,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师父,我何尝不想投胎转世,但是我的冤情未了,我的灵魂无法安息。我必须找到一个人,帮我伸冤,帮我恢复我的名誉。”
唐三葬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理解:“陛下,你的执念很重呀?怪不得放不下。”
乌鸡国国王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我做皇帝好好地,我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要孝顺的儿子,我很幸福,也很滋润,可我突然就死了,我心不甘呀。”
唐三葬微微一笑,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调侃:“那你就是贪图人间富贵呗?”
乌鸡国国王知道辩解不过,只能无奈地说:“就是死的有点儿冤枉,唐爷爷帮帮忙,若是救活我,我给你修庙供奉。”
唐三葬摆了摆手,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豁达:“那倒不必。我们明日就去救你,先让我睡会儿,你回去吧。”
乌鸡国国王千恩万谢,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说:“我在阴曹地府等你哦,老唐师傅,一定要救我。”
唐三葬摇了摇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好晦气呀!”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寒意。唐三葬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夜空中的明月。
他的脑海中却始终回荡着乌鸡国国王的话语,那些话语如同一根根细针,扎在他的心上,让他无法安眠。
他知道,他必须尽快行动,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他不能让这个冤魂继续在世间徘徊,他不能让他的执念继续影响着这个世界。
夜更深了,宝林寺内一片寂静。
唐三葬躺在床上,他的呼吸平稳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