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这日,皇帝去为太后请安。说起太子日渐康复的事情,太后不禁感怀落泪,道:“哀家差点以为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呢,那段时日简直是以泪洗面。幸得渊儿福大命大,得遇贵人,逢凶化吉。”
皇帝安慰了太后许久。
太后用帕子沾去了眼角的泪水,脸上露出一点笑意来,说:“现在可好了,潜儿的王妃眼看着又要给哀家添重孙了,饮水不忘挖井人,皇上,咱们得好好谢谢人家啊。”
皇帝颔首道:“朕亦是在考虑此事。”
太后轻抬手抿了抿鬓角,转了个话题,说:“昨儿听说静嫔被慧贵妃叫去理什么账目,弄到半夜才被放回去,谁知那九儿(九公主)夜里没娘陪着睡就哭闹不休,今儿一早起来就发起高热了,这会子都还没有退热呢。”
皇帝眉头隆起,心里对慧贵妃的专横跋扈颇有不满,却不想在太后面前落她的面子。
太后心知肚明,转而说:“有一个名叫清露香茗的,是才进贡上来的嫩尖新茶,哀家尝着很好,不知道合不合皇上脾胃?今儿且试一试吧。”
说着,便有一女史引着两位宫女为太后和皇帝奉上“清露香茗”,而后退下。
太后饮了一口茶,问皇帝觉得此茶味道如何。
皇帝含笑道:“甘馨可口,回味无穷,好得很!老祖宗天天诵经念佛,早就算是半个神仙。这茶水染上了老祖宗这里的仙气,亦是一样的不凡。”
太后听了呵呵笑,说:“要照皇上这么说,哀家这里的水都能沾上灵气,那人就更应该沾上灵气了。皇上你还真说对了,哀家这里确有一个不俗的女子,而该女恰是为渊儿医治好痼疾的小贾公子的姊姊。皇上,你看,就是刚才献茶上来的女史。”
皇帝摸了摸下巴,道:“贾环长相不俗,卓尔不群,朕观其姐亦有不俗之仪容,怎么以前从没注意到过?”
太后笑道:“这位贾女史嘛,据哀家看,相貌上算不得最拔尖的,难得的是贤淑有度、品性矜贵,或堪侍奉皇上。皇上素日的喜好哀家也知道,原是喜欢那些浓妆艳抹的美人儿,对那些淡漠矜持的就有些敬而远之。可是,哀家以为六宫之中本来就应该百花齐放,大金牡丹是艳丽风情,含露芙蓉则是另一种风情了,皇上何不一试?正好也略微施恩于小贾公子,叫其一家都好兢兢业业,继续为皇上效力。”
皇帝果然被说动了,再一看被引来的贾氏之女,一直含羞带怯地低垂着粉颈,有一种慧贵妃所没有的端正美丽,倒是别有滋味,便高高兴兴地谢了太后,随后下旨封贾氏之女为正五品才人,赐住景秀宫撷绮馆,当夜就被翻了牌子。
贾元春在这深宫大院里苦熬十多年,深知机会来之不易,自然不像一般十五六岁就被晋的小姑娘那般张扬,温柔内敛,又弹得一手好琴,更见风雅高华,叫本来只是想着换换口味的皇帝一时迷得丢不开手,连日流连在贾元春的撷绮馆。
这边,慧贵妃便难受了,见皇帝连续两晚上都宣召这贾才人侍寝,马上就开始闹着胸口疼,可惜皇帝正在新鲜劲儿上,根本不理她装病,只淡淡地吩咐叫太医看诊,弄得慧贵妃下不来台,就真的胸口疼起来了。秦王妃听知此事,少不得经常进宫去宽慰姑母。
贾元春被封为才人的绝大好消息传入贾府,贾府中人顿时从上到下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般,尤其是贾母一整天都没合拢过嘴巴一般,一直喜气洋洋于腮。
薛姨妈正在姊姊王夫人屋内看着下仆们收着宫内送来的赐物,不住口的阿谀之词,又羡慕地说:“要是当初我家宝钗也被选上了,这会子入宫倒是有大姑娘照应着,现成的门路儿。”
王夫人呆板的脸上难得地一直挂着笑,又念佛说:“妹妹啊,你以为那么容易就捱出头的。你是不知道啊。不是我自夸,我家元丫头也算是个好的了,尤其是那一手琴,就连偶尔被外面的相公隔着墙听了都赞好呢,算是才貌双全吧。谁料到一入宫门深似海,从她十五岁那年进宫起,都二十七岁了还未曾蒙受圣上垂爱,就在慈宁宫侍奉太后,苦捱着日子。就前些天,我还满心里为她打算着若是再过两年,到了快三十了,好歹在太后跟前求个情,还是放出宫来的好。谁料到这一年就是时来运转、苦尽甘来,我家元丫头总算熬出了头!”
至于元春年届三十的时候获太后恩准被放出宫殿后的出路,老姐妹们都不提,无非就是找个半老头子,给人家做续弦罢了,三十而未嫁的女子再怎么德容兼备,毕竟是红颜已老,美人迟暮,不可能再挑到好姻缘了。
所以,元春能在二十七岁“高龄”获取圣宠,对于王夫人而言,其心情已经不能用喜悦来形容了,简直就是上天的救赎,而且,元春此时在宫内出头,比之一般的懵懂少女更加有利。
于是,王夫人和贾宝玉马上从灰头土脸的境地中崛起,又在贾府内抖了起来,叫贾赦两口子十分不忿,面上还要笑着道“恭喜”。
贾宝玉本是个言行无忌的人,可是前些日子也叫他郁闷坏了,如今看看,贾母依旧是宠着,府内一干人依旧是捧着,便忘乎所以了起来,想起林家一家人即将搬离贾府,自去新购置的林府居住。在贾宝玉看来,别人无所谓,爱去哪去哪,唯有这林黛玉是心心念念不舍得的,此时仗着自己被几个下人恭维为“国舅爷”的胡诌,便胆气壮了起来,想要去挽留住黛玉。
宝玉进黛玉的屋子的时候,黛玉正在做针线,手里拿着个香囊在绣。
宝玉凑上前一看,赞道:“好精细的活路!妹妹的手艺越发好了!这是给我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