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犹记多情
胤T不愿承认因着四爷的动作而心乱,一如雍正爷此番并不愿认可纯粹是因为胤T才心软。
江南这一局若就事论事而言,其实胤T办得分毫不错。雍正爷看着那些文书,遥想起当年自己被叫做“抄家皇帝”的轶事,虽然他那时候旨在震慑、并不啻逼人还债,然国库缺银饷确实也是十足严重的问题。彼世却不同,三十二年“借给官银”一事因利用小八撺掇大哥出头,而被掐死在了摇篮中,遂后方如若节流无忧、漕运此番再能开新源,就真真是我大清之福、百姓之福了!
然而虽认同胤T的治国理念,雍正爷却免不了在心里因着胤T抛出“诱饵”的行为心生恼怒――他明白自己长达十年的诸多利用,已完全丧失了胤T的信任,却总抱有一丝幻想,希望胤T能记着他们五载情浓的情常……
只是,自佟妃母守灵回来伊始的桩桩件件,却完全打破了他希望。砸碎泥人、下忘忧散、漕运诱饵,更是让他们越行越远。而近几日,他才从十三与老九那里强硬地抠出话来,原道是胤T在他守灵去后,不知缘何竟突然病倒,似还呕过血,前后休息了足一月有余,才算是勉强痊愈。近两年来也不敢太同妃母亲近,唯恐被皇父不冷不热吊着的妃母再遭他挂碍。
雍正爷听在耳中,揉碎了心肠。
十三与老九不晓,他若再猜不出,小八在府中急病吐血,是因为……悟出了他这么多年对他从未停歇过的算计,就是傻子了。
说不后悔,那是假的。
“圣祖生前,因允T种种妄行,致使暮年愤懑,‘肌体清瘦,血气衰耗’,伊等毫无爱恋之心,仍‘固结党援,希图侥幸’,朕即位后,将允T优封亲王,任以总理事务,理应痛改前非,输其诚悃,乃不以事君、事兄为重,以允K、允_曾为伊出力,怀挟私心。诸凡事务,有意毁废,奏事并不亲到,敬且草率付之他人。”
“怀挟私心,遇事播弄,希动摇众志,搅扰朕之心思,阻挠朕之政事。”
“允T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断不可留于宗姓之内,为我朝之玷!”
这样的诛心之语,这样的不死不休,他是真心不想再经历一回了。
曾经以为所做的一切都是维护皇权、庇佑大清,毫无错处的行径。目今一想来,似乎又确实如胤T所说,或许一直来,他待胤T的好,都必须是建立在“胤T维护他皇权统治”的基础之上。
只是这样有错么?他本就是九五之尊!!
方想着,心内却有另外一个声音在叫嚣:当年你是九五之尊,他尚且不服气;何况这辈子,你目今还只是个郡王。上一世,兄长好友的背叛疏离,就让那人记仇一辈子;这一世,结发知己五载有余,还能奢望再得原谅?
但他是用了真心的。即便利用,他也有为他考量;即便利用,真心也不容作假;即便利用……
「即便利用。」
难道,他对胤T的所有情感,都是只建立在“利用”的前提上么?不、不是这样!
雍正爷一腔怒火喷薄而出,明面上对着胤T,实际上却不知是不是对着自己,一代帝王心头的千般滋味、万种柔肠,居不知何时都用在了那一个知己身上。
……
胤T因着江南布局没有损毁根基,反而柳暗花明,心头又是苦闷,又是庆幸。而仲春下晌,得了这消息的雍正爷,是既替他高兴,又不免郁结于心。
他先前对着那些不听胤T指挥的漕运拦路虎一通发泄,却其实也有些敲山震虎冲胤T示威的小心眼。但总体来说,却终究是为了大清国运――胤T是聪颖细致,又有别致巧思之人,假以时日,这一番动作是可以从根基上改变江南的。
并没有别的想法!
雍正爷这样告诉自己!!
然而即便此时他想杀到西园之中夸赞一番弟弟在江南漕运方面精妙的改革,目今两人情分,那日水阁之中曾用最恶毒的想法揣测对方的记忆。都让雍正爷不免觉得,即使去了,除了话不投机相互猜忌,再听些狐狸挠人的诛心之语,还能有别的什么出息么?他又望了望桌案上佟家送来的密函,联想了一番胤T江南的人马,纳兰明珠不难浮出水面。
佟半朝与纳兰明珠,也许许多事情,到底是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