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 - 弈风 - 曲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弈风 >

☆、疑问

待南宫桀走出帐篷,帐篷里便只剩下池弈一个人了。周围就这么安静下来,池弈不觉地想到了很多。

凭心而论,池弈只是一个外来客人,却硬生生地挤到这个时空里来,从而,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如果没有他,皇甫渊必然会过得很好,事业有成,爱情如意,而不是落到今天这样不堪的局面;如果没有他,南宫桀此时也会快乐地活着,他依然还是那个潇洒不羁的花花公子,肆意地挥霍时光;如果没有他,花韵诗不会就这么轻易地离开昇国,而没有与皇甫渊继续发展下去的机会。

池弈不知道这样的游戏进行下去会有什么意义,自己为了完成任务,已经渐渐地脱离了正轨,变得越来越不像当初的自己;那些原本会幸福的人也因为自己的插足而走向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方向。这倒不是池弈同情心泛滥,他只是越发迷惑,不知道这样的循环会进行多久,不知道自己会迷失到什么程度。

池弈不由攥紧手里的信笺。

就算想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自己还是无力改变什么。池弈摇摇头,站在案边,拿起毛笔,黑色的墨汁落在宣纸上。与其自找烦恼地胡思乱想,不如干些实事。只要自己完成这次的任务,哪怕再接下另一件任务,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接近答案。

皇宫。

一路上,俞霖匆匆赶来,他快步走进御花园,抬头便看见皇帝正披着丝质长衫坐在玉亭里看书。对方一身的悠闲之意,手捧一卷书,小桌上还放着一樽酒,再看看自己匆忙赶来的急喘模样,不禁小怒。这样一来,俞霖行礼的语气也就不善起来。

皇甫渊依然看着书,听见行礼声,眼皮抬也没抬,一直闭着的嘴唇微启:“谁招惹你了?气这么急。”

“哪会有寻常人敢欺负臣。臣这是一时气没喘上来,所以语气失控了。”俞霖连忙睁眼说瞎话。

皇甫渊是不会理会他这些小伎俩的,也不再追问,挑了一个话题,“你可知,朕今日宣你进宫所为何事?”

“还请陛下明示,臣愚昧。”俞霖眼珠都不用转,就把球又踢给了皇甫渊。

总算是合上书页,皇甫渊这才把脸对上俞霖。俞霖见对方虽故作闲适的样子,脸上却掩不了一丝疲惫,眼睛下面还隐隐产生了片黑影,不由关切道:“皇上这是…熬夜了?”

揉揉太阳穴,皇甫渊云淡风轻地说:“这些日子,是熬地晚了些。”

几条相关的信息在俞霖脑中交缠起来,很快他便理清了思绪,试探道:“皇上是为了…边关的事?”

“没错。”皇甫渊点头。

“皇上可是在为池将军担心?”俞霖尽量往好处去想,再怎么说,池弈毕竟是陪着皇上几年慢慢走过来的。

未料皇甫渊嗤笑一声,立刻就否定了他的猜测,“你把他想得太重要了,朕不会因为私情废了公事。”

俞霖想着也是,池弈喜欢皇上可不是什么秘密。别的朝中大臣不太清楚,他们整日在一块还不会清楚吗?要是有一个男人也看上自己的话,自己一定是恨不得对方早死早超生的。念及此,俞霖便也消了心里对池弈的同情,严肃地回答:“皇上说的是,是臣念私情了,着实不该。那不知皇上挂心何事呢?”

“最近大臣们上的奏折愈发多了。大多都是讨论这次边关的事。”

“皇上怎么看?”

看着亭外的攀枝花,皇甫渊若有所思说道:“朕其实心里是不在意的。”

俞霖释然地放松了心里拉紧的弦,说不要念私情,其实他还是担心远在边疆的南宫桀被迁怒的,“皇上圣明。他们大多各执一词,总也吵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只知道哄闹,皇上大可以不必理会,那些奏折,放着就可以了。”

皇甫渊用手指敲着桌面,“这点主意,朕是知道的。若连朕都不信南宫他们的本事,就再不会有人愿意相信他们了……”说到这,皇甫渊思量片刻,话题突转,“边关的日子很苦吧。”

观察着皇帝的心肠放柔下来,俞霖感到舒服多了,拱手答道:“是的,听说那里有连绵的沙漠,凛冽的尘风,将士们只能吃粥。”

皇甫渊了然地点头,“朕在几年前是带过兵的,知道上战场的滋味。”

俞霖倒有些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了,“皇上还是担心池将军?”皇帝这番话分明是站在此时池弈的角度说的,难免让俞霖多想。

“胡说。”皇甫渊猛然训斥,着实吓着了俞霖,他不解地看向帝王。

却不知皇甫渊还对那日的事耿耿于怀,说痛恨池弈也太严重了,但也给不了好脸色,他现在一点也不想探究自己对池弈到底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只是矢口否认,再说:“从今以后,休得在朕面前提他了。”

俞霖这下更摸不清帝皇的心思了,只好应承着说是。

鏖战时代219年春,池将率昇国大军一路挺进原国中心王城,自交禄一站后,再无大阻碍,此间于洪城展开激烈攻城站,滞留时日较多,二月初,大军距王城仅三日行程,全军振奋。胜利在望,将军突接到皇都急件。大帝下旨,命回京。此旨一出,全军哗然。

此乃千古疑案。原因无他,明武大帝生素睿明,对于旨意,必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明知胜利在即,这么做会动摇军心,措施良机,荒废时日,明知不可为却为之,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后人猜测明武大帝定是有要紧事要与封国大将军商议的,但此事之后,无论是京城,或是边关,都没什么大事发生,这件事就如同一块巨石落尽水里,当时掀起哗然巨波,事后又立刻悄然无声,滴落在岸边的水滴,经阳光一照,就再无踪迹,史书亦是无任何记载。当然,也有不少政治学者或历史学家认为大帝忌惮封国大将军军功日益卓著,希望借此消弱其在军中的部分威望,才出此下策。历史的答案就这么被千年的风沙一层层沉积,掩埋,留下无解的疑问,事实,恐怕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读旨太监宣完旨意,倨傲道:“封国大将军还不接旨?”

池弈和南宫桀一起跪在地上,南宫桀首先反应过来,见旁边的池弈还发着愣,便用手推攘了对方几下,这才使池弈渐渐回神。甫一回神,池弈便竖起了浓黑的眉毛,一脸悲愤道:“臣拒绝接旨!”

此言一出,全场大惊,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位铁血将军。南宫桀不由惊叫出声:“你疯了?”

池弈埋下头,没有人能看清他的神色,“本将军没疯。只是实在难以接受这样的旨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