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王允的昏招 - 三国旌旗 - 东方织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旌旗 >

第六十七章 王允的昏招

更新时间:2012-07-13

不过李儒此人狡猾如狐,见到事情不妙,乔装而逃,抓捕李儒的兵卒只能无功而返。

李儒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就是李唷@啻巳耸嵌卓的头号心腹大将,有勇有谋,统领三万飞熊军(董卓最精锐的部队)。

当时董卓军中李嗟牡匚辉谂8ǎ董F之下,但前面的两个人都死在长安,于是李嗑统闪肆怪菹稻阀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方。但在这时,王允却出了一个昏招,李儒确实对董卓忠心,但董卓一死,他也成了无根之萍,根本掀不起风浪来。

王允最明智的办法是下一道诏书,宣称不追究李嗟热说淖镌穑或者稍微处罚一下即可。但王允此人极其古板,竟然下令绝不饶恕李嗟热耍这份榜单上郭汜、张济、樊稠,皆榜上有名。

这简直就是捅了马蜂窝,本来这几个人还有逃跑的打算,但现在一看,王允这是要斩尽杀绝啊!在生命的威胁下,这些人迅速团结在李嘀芪В着手攻打长安,立誓要将王允千刀万剐,以绝后患。

但王允犹自觉得树敌不够,竟把目光放到了蔡邕身上。

蔡邕是董卓强迫出仕的,当时董卓听从了李儒的建议“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蔡邕本来是不打算当官的,但董卓偷偷捎话给蔡邕:“你要是不给我面子,出来当官,我就杀你全家!”

不过董卓对蔡邕极为重视,接连不断的给蔡邕升官,也听取了蔡邕的一些意见。

所以蔡邕在董卓死后,也掉了几滴眼泪,叹息几声。

王允本来就忌惮蔡邕的才华,立即就找到收拾蔡邕的罪名,当即谴责蔡邕:“董卓是国家之大贼,杀主之残臣,为天地所不佑,人神所同疾。你身为王臣,世受汉恩,在国主危难之时,没有倒戈而诛除董卓,董卓遭受天诛,为什么反而叹息悲痛呢!”立即下令收捕蔡邕,交廷尉治罪。

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董卓死了,蔡邕叹息几声而已,这也是人之常情。要说没有倒戈诛除董卓就是罪名,那朝堂之上几乎人人都要下狱。

蔡邕没想到王允一心想要至自己于死地,开口请罪道:“我虽然没能亲手诛杀董卓,还能明识大义,古今的安危之事,我听过很多,也谈过不少,怎么能背叛国家而倾向于董卓呢!情愿黥首(在脸上刺字)为刑,继续写完汉史。”

众大臣也开口给蔡邕求情,都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罪,看到蔡邕的人缘如此之好,王允更加坚定了除掉蔡邕的心思,于是将下狱的蔡邕缢死。

蔡邕一死,天下震动,各地士子纷纷落泪,郑玄更是叹息着说:“蔡邕死了,汉朝的历史,谁还能说清楚!”

当然,不久之后小萝莉蔡琰就会得到这个消息,王允也会在敌对名单上添加李重这个名字。

却说李喙汜等人听闻王允不肯赦免自己,当即听从贾诩的意见,收拢各地军队,攻打长安。

吕布听闻李嗟热司郾想要攻打长安,勃然大怒,当即起马步兵万余人,出兵谷口,迎击李唷

谷口位于长安西北,北临泾河,南依秦岭,正是京师长安的西北门户所在。

吕布赶到谷口的时候,正好遇见李嗔毂前来,吕布久经战阵,看到李嗑远来疲惫,立足未稳,当即挥军进兵。吕布一马当先,手持方天画戟,直取李啵左右张辽高顺二人自侧翼猛攻李唷

李嗨渌滴湟找膊蝗酰但和吕布打斗了十余招,感觉每一招都险象环生,浑身冒汗,无奈之下,只得拨马逃走。

吕布乘势追击,大败李啵李嘁徽街下损失士卒近万人,只得依山下寨。李嗟热嘶氐秸手幸槭拢商议如何击败吕布。

牛皮大帐之中,李唷⒐汜、张济、樊稠、贾诩等人围着地图仔细观看,过了好一会,李嗖潘档溃骸奥啦兼缬拢后可采用彭越挠楚之术破之,明日我引兵迎战吕布,伏兵于山上,用弓弩射杀吕布军卒,郭汜引兵抄其后路,令吕布首尾不能呼应。张济樊稠二位将军绕路偷取长安,定能大败吕布。

郭汜等人对李嗟木事才能很是信服,当即答应下来,各自领兵备战。

第二天一早,吕布就引兵前来搦战,李嗔毂迎敌,双方战山下展开一场大战,战至半个时辰,李嘁兵往山上败走,吕布紧追不舍,到了山脚,山上忽然伏兵四起,箭矢如雨,吕布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凛然不惧,手中的方天画戟几乎变成一道金色光幕,将箭矢搅得粉碎,胯下的赤兔马更是神骏,上山的速度竟然不见减少多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