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桃花源记
男主人就这样看着黎明吃光桌面上的饭菜,似乎一点都不介意,末了,他还拿出一瓶竹叶青的白酒道:“来一瓶,吃饱喝足吧。” 黎明刚刚才觉得吃饱了有点儿想喝点东西的,想不到人家这么热情细心,他于是也没有矫情,一手接过白酒:“谢了!”
黎明举起这个酒瓶,咕隆咕隆地一口接着一口,干脆就不用碗了直接整瓶干了。
这一次,黎明真的酒足饭饱了。
他正想好好说几句话,道谢一番的,但是才刚放下酒瓶,还没有来得及张开口,脑袋就没理由地一阵昏眩,顿时就晕睡了过去。
黎明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咦?我怎么睡在草地上了?”
黎明站了起来,举目四望,哪还有三间茅舍的影子?哪还有那一家三口的影子?
黎明猛地拍打了一下额头:“昨天的三个人,茅舍,饭菜……不对啊,应该都是真的啊,怎么一觉睡醒就成这个样子呢?”
黎明很肯定昨天他所遇到的人景物都是真的,毕竟吃在肚子,喝在口里,一切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
“但是为什么一觉醒来就什么都没有呢?还说流沙河没有奇遇呢,转眼就来个如此奇异的转折吗?”
黎明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再继续在周边搜寻,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其实,黎明天然对这些民间的老百姓没有任何的防范,尤其是他感觉到这些人毫无害人之心的时候,他更加是以一种跟他们身份接近的方式去与他们沟通交流。
你是农民,我比你更加农民。
你是平民,我比你更加平民。
你是善良的人,我比你更加善良。
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
这个就是黎明一直以来的为人行事准则。
他的“百姓武馆”就是抱着这样的初衷给起的名字,所谓心藏百姓,胸怀百姓,就是如此了。
此刻,黎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陶渊明的那首《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黎明在心中将《桃花源记》默诵了一遍,他发现今天的遭遇跟这个《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莫非,这里有什么示意吗?还有,我来到这里,一些人物、一些经历隐隐然跟世俗界有点相似,这一切难道也有有什么启迪吗?”
黎明摇了摇头,他决定不再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