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就这里了(5.7第三更) - 这人活了两千年 - 小骆叔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5章就这里了(5.7第三更)

江河在一旁紧张地看着黎明给何占武治疗。  整个治疗过程并没有像电视上播的那样惊心动魄,手术感式的丰富画面,有的只是黎明顺着何占武的一条条脉络抽丝剥茧,将其走火入魔后的经脉间的阻滞逐渐清除和导引出来。

黎明发现了何占武身体的心脉附近有一处位置明显是有异常的,这个估计除了是走火入魔的后遗症外,还“误食”了一些药物。

这些药物固然有固本清源的作用,但是对于身体的恢复将会有一定的阻碍,这个可以算是副作用。

估计给何占武服食这个药物的人不是为了伤害何占武,而仅仅是不希望他的身子恢复得这么快的。

黎明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这样反而是多此一举啊,如果不是我出手,恐怕也要好长一段时间才可以康复,届时不要说这一次的比试了,可能下一届还有比试的话也可能要错过了。”

不过,黎明也没有将这些情况说出来,毕竟他也没有打算让何占武上场了。

黎明替何占武清除了走火入魔的内患后,已经是晚上了,吃过江河买回来的外卖,三人就在屋内睡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黎明嘱托了江河一些熬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告诫何占武近段时间都需要静心修养,等待他下次过来检查确定完全恢复后,才可以重新修炼。

一切办妥,黎明打了电话给冯加斌冯仁亮和李守邦,告知几人去“风云台”这个地方集合。

原来,黎明已经收到司徒宏波的通知,告诉他找到了一个适合开设武馆的地方,让黎明带人过去看看,如果满意的话就可以随时开业的。

黎明去到的时候,冯家兄弟、李守邦等人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到啊?”黎明想不到冯加斌他们比自己还要快。

“师父,我们坐车过来,而且这里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啊。”冯仁亮不着痕迹的揶揄了黎明基本去哪里都是走路的,很少主动坐车的。

“咳咳,我就说嘛,不可能你们比我还快的,不过冯仁亮,多点走路对身体好啊,现在不是很多软件叫做什么走路赚钱的吗,我手机也装了,当然,我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锻炼身体,明白吗?”黎明看了看众人好像有点忍笑的样子,有点欲盖弥彰的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司徒宏波从里面走了出来:“黎明,你们到了?”

“嗯,刚到的。”黎明给大家互相介绍了。

一行人走了进去。

“这个地方原名叫做风云台,原本也是想要建成一个武馆的,但是建好后主人却临时有事一直搁置没有开业,刚好我有个朋友跟这个主人是相识的,现在干脆就打算转让给我了,大家看看,如果合适的话,装修一下就可以开业的了。”

竟然会有这么凑巧的事情?

大家不自觉地向黎明看去,一致地认为应该是黎明早已经推断好的。

黎明撇撇嘴,心想:“我虽然厉害,但是不至于啥事也要推算吧,老子忙得很!”

里面的建筑风格和布局确实是按照一个传统的武馆来建造的,该有的都有了,只要打响了招牌,招收学徒应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趁着大家都在很有兴趣地研究,司徒宏波悄悄地将黎明拉过一边:“这间武馆的转让合同过两天就可以办下来,如果你确定了就是这间,我会去将所有的证件手续都办妥的,然后我再将名字转给你。”

司徒宏波在还没有知道黎明是不是确定这里就是他所需要的武馆前,就打算把它买下来,然后再打算将这里的一切都转给黎明,这就不是投资赞助了,纯粹就是赠送了,这份魄力也算可以了。

黎明看了看司徒宏波,从他眼神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诚意,略微沉吟了一下道:“我之前说过,开这间武馆找你主要是投资赞助性质的,你就不用转给我了,如果武馆产生收益,该怎么计算就怎么计算,如果亏损,还是要你多多担待的啊。”

“行,你说怎样就怎样。”司徒宏波完全没有将这间武馆放在眼内,他眼内只有黎明这个人。

也幸好他没有将这间武馆直接转赠给黎明,以后这间武馆所创下的收益和口碑甚至还可以反哺给他的耕牧园园庄,也正是这次无心插柳的投资,助稳了他的庄主之位。

当然,这是后话了。

黎明将这间武馆的里里外外都看过了一遍,虽然和他心目中的还有些距离,不过,有现成的,已经非常不错了,风水格局看过也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他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一致认为:就这里了。

真的拎包就可以入住了。

只要等武馆的名字定下来,司徒宏波去办理营业执照和消防等手续就可以直接开业了。

“大家对于武馆的名字心中有什么建议吗,不妨大胆说出来。”黎明打算尽快确定武馆的名字,让大家各就各位,一切上了轨道就好办了。

“黎明,我们大家都是粗人,对于武馆名字什么的都没有意见,你看着办吧。”冯加斌、冯仁亮和李守邦三人之前就已经取得一致意见,一切都听取黎明安排的,毕竟起名字这些他们也不太在行。

黎明沉吟了一下:“我开设武馆的初衷除了说让志同道合的人士汇聚一堂,发挥自己的特长外,就是希望能够做一点能够回馈社会的事情,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人家,都一视同仁的,况且,除了武馆,相匹配的中医问诊等我都想要有配套的,引用白居易的那句‘知足常乐,胸怀百姓’,心存敬畏,方能心里舒服,那么,我们这间武馆就叫做‘百姓馆’吧!”

“百姓馆、百姓馆,虽然听起来不怎么拉风,不过师父你说好就好,说多几次就顺口了!”冯仁亮马上第一个发表了建议,他可是以黎明马首是瞻的。

“百姓馆,这个名字好,我们就是要有胸怀天下黎民百姓的胸襟啊。”冯加斌也认为这个名字不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